APP下载

针刺配合隔药饼灸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

2013-06-11张益辉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饼灸胃下垂钡餐

张益辉



针刺配合隔药饼灸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

张益辉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海门 226100)

针灸疗法;隔物灸;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胃的位置低于正常(胃角隅或幽门管低于髂嵴连线以下,胃下极位于髂嵴连线下6 cm以上),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隔药饼灸治疗胃下垂40例,与口服中药治疗40例相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胃下垂患者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年;Ⅰ°胃下垂20例,Ⅱ°17例,Ⅲ°3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Ⅰ°胃下垂19例,Ⅱ°8例,Ⅲ°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形体消瘦,上腹痛,腹胀,腹部有下垂感,平卧减轻;②纳差、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③头昏、失眠,少气懒言,四肢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缓无力或细弱。

1.3 纳入标准[1]

根据站立位胃切迹与两侧髂嵴连线的位置分为3度。①轻度表现为胃切迹的位置位于骼嵴连线下1.0~5.0 cm;②中度表现为胃切迹的位置位于骼嵴连线下5.1~10.0 cm;③重度表现为胃切迹的位置位于骼嵴连线下10.0 cm以上。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针刺治疗

取中脘、天枢、百会、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常规消毒后,采用0.25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中脘、天枢向脐中透刺后行捻转补法,足三里、三阴交直刺后行捻转补法,百会行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日1次,20 d为1个疗程。

2.1.2 隔药饼灸

取神阙穴。将蓖麻子、附子、肉桂各等份研成细粉备用,取药粉约10 g,用黄酒调制成厚0.5 cm的药饼,置于患者神阙穴上,在药饼上放置2.5 cm×2.0 cm的圆锥形艾炷点燃,连续灸5壮,以患者感到有热气向脐内渗透为宜,灸毕用纱布将药盖上,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20 d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为黄芪25 g,党参15 g,当归10 g,陈皮6 g,柴胡5 g,升麻5 g,白术10 g,山楂15 g,鸡内金10 g,大枣10枚,炙甘草6 g。每日1剂,20 d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胃钡餐透视检查胃恢复到正常位置。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胃钡餐透视检查胃角隅较治疗前上升2 cm以上。

好转:症状缓解,胃钡餐透视复查胃角隅较前上升1~1.5 cm。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胃钡餐检查胃的高度没有变化或有所下降。

3.2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3.3 治疗结果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1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3.4 病例介绍

患者,女,60岁,2010年3月初诊。胃脘部胀痛下垂感2年。服用西药无明显疗效,近来腹胀,恶心,胃胀痛,头昏,心慌,失眠,少气懒言,四肢乏力,腹部下垂感加重,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胃钡餐提示胃角隅在髂嵴连线以下3.5 cm,胃下极6.5 cm,胃蠕动缓慢。给予隔药饼灸神阙,针刺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天枢,百会。每日1次,治疗20 d后复查,胃钡餐提示胃角隅在髂嵴连线下1.5 cm,胃下极5.0 cm,胃蠕动力增强。续治20 d后,诸症状消失,胃钡餐复查示胃恢复到正常位置,胃蠕动力强,排空正常。

4 讨论

胃下垂主要是由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弛无力,至使胃整个位置下降,胃蠕动减弱,造成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2]。本病属中医学“胃缓”、“胃痛”、“胃下”等范畴,主要因为素体虚弱或长期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等损伤脾胃,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无力托举所致。

脐部敷药是中医学内病外治的一种方法。神阙是任脉之要穴,内接胃大小肠,可温阳固虚,健运脾胃[3]。按照现代医学分析认为,脐部为腹壁最后关闭和最薄处,表皮角质层较薄,屏障功能最弱,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黏膜和腹膜直接相通,故药物渗透力强,易于穿透,容易吸收[4],能弥散迅速而通达全身。附子温阳止痛,肉桂的桂皮油能促进胃机能和肠运动,促进消化吸收功能[5],蓖麻子可加强肌肉紧张度,刺激脏器及平滑肌韧带收缩[6]。

中脘近胃腑,为八会穴之一,胃之募穴,与胃俞相配是俞募配穴,有和胃气、健脾胃、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有理气降浊、疏通六腑的作用;足三里为胃经输穴,有健脾补虚、调理胃肠、健运中气的作用;三阴交是足三阴交会穴,有培补足三阴之真气的作用;百会为手足三阳经之交会穴,有回阳固脱、升阳举陷的作用。诸穴共用能改善胃下垂症状,起到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

[1] 马玉富.胃下垂X线钡餐诊断标准的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9(6):462-463.

[2] 王山,张敏尚,王秋景.芒针配体针治疗中重度胃下垂54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145.

[3] 张信花.温针配合药物敷脐治疗慢性腹泻24例[J].针灸临床杂志, 2010,26(2):21.

[4] 刘晓琴.艾灸神阙穴为主治疗五更泻3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01):32.

[5] 刘亚静,张仲.中药肉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89-2990.

[6] 贾一江.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1:180.

2012-10-09

张益辉(1970 - ),男,副主任医师

1005-0957(2013)03-0213-02

R246.1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3.03.213

猜你喜欢

饼灸胃下垂钡餐
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肠道菌群的影响
隔药饼灸临床应用研究※
CT 扫描及X-线钡餐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胃下垂的内外调养法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
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的钡餐比较分析
蹲着吃饭缓解胃下垂
隔附子饼灸临床研究进展
蹲着吃饭缓解胃下垂
全消化道钡餐及钡滞留拍片在肠神经元异常性便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