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9~2011年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分析

2013-06-07徐春燕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沙星喹诺酮类药物

徐春燕

2009~2011年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分析

徐春燕

目的探讨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在口服喹诺酮类药物中,销售金额处于前三位的是加替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氟罗沙星胶囊;在注射喹诺酮类药物中,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列前四位的有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加替沙星针、氟罗沙星针、依诺沙星注射液。结论我院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应进一步加强其使用监督管理。

喹诺酮类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药物利用

1962年研制的萘啶酸为第1代喹诺酮类(Guinolones),现已很少使用。1973年合成了第2代药物吡哌酸(Pipemidic Acid),仅限于治疗泌尿道和肠道感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制的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为第3代喹诺酮类。90年代后期开发的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众多品种面世,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生物利用度好、半衰期长、给药方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2],其中左氧氟沙星生物利用度为该类药物中最佳[3]。近年来,开发了一系列抗菌活性增强了的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其药理作用为选择性抑制微生物拓扑异构酶与DNA回旋酶,阻碍微生物的DNA不能正常复制、转录而导致细菌死亡[4]。但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由于其药物化学结构的固有特征,药物不良反应报道日益增多[5]。为探讨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本文对我院2009~2011年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价,旨在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数据来源于我院HIS系统中药库2009~2011年喹诺酮类药物采购的实际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零售价、用药数量、销售金额等。

1.2 方法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各项数据运用Microseft Excel XP软件进行处理。按药品名称统计销售金额、比例、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并进行排序。限定日剂量(DDD)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本文参照2011年4月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药品字典和DDD值。DDDs=某药物的总销耗量/该药物的DDD值。DDDs可反映药物的使用结构和动态变化。DDDs值越大,反映临床对该药物的选择倾向性大,药物应用就越广泛[6]。DDC=某药物的总费用/该药物的DDDs[7]。

2 结果

2.1 口服喹诺酮类药的应用情况我院三年应用的口服喹诺酮类药物共计5种。各年度口服喹诺酮类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比例、排序和DDC统计,见表1。

表1 各年度口服喹诺酮类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比例、排序和DDC统计

由表1可见,3年来我院口服喹诺酮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处于前三位的是加替沙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氟罗沙星胶囊。但各药物各年度销售金额所占比例变化较大。其DDDs所占比例,2009年加替沙星胶囊最高(52.60%),2010年、2011年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最高(49.57%、57.60%)。DDC最高的是氟罗沙星胶囊,最低的是诺氟沙星胶囊。

2.2 注射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我院应用的注射喹诺酮类药物有7种。各年度注射喹诺酮类药物销售金额、DDDs、比例、排序和DDC统计,见表2。

表2 各年度注射喹诺酮类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比例、排序和DDC统计

由表2可见,3年来我院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列前4位的有盐酸左氧氟沙星针、加替沙星针、氟罗沙星针、依诺沙星注射液。其销售金额在注射喹诺酮类药物中各占43.97%、33.53%、9.04%、10.46%,其DDDs各占5.560%、5.200%、1.240%、1.100%。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甲磺酸帕珠沙星针、甲磺酸培氟沙星针依次位于末位。

3 讨论

3年来,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中,氟罗沙星的DDDs占第一位,属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良好与其它类别的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等特点。加替沙星的销售金额占第一位,本品为第4代喹诺酮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为90%~96%,既具有广谱抗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活性,也对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菌及结核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尽管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几乎没有光敏反应,但可产生血糖紊乱和心脏毒性,并于2006年5月,其生产企业宣布停止生产,还从美国和加拿大撤市[8]。动物实验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关节软骨有毒性,因而认为孕妇、哺乳期以及18岁以下儿童都不适用[9]。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三年的销售金额占第2位,DDDs占第3位。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总销售金额和总DDDs居首位,说明其临床应用广泛,可能是因为其DDC值较低的原因。

依诺沙星注射液的总销售金额占第3位,总DDDs占第4位。本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抗菌活性高;对多重耐药菌也有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的大多数菌株都具抗菌作用。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总销售金额占第4位,总DDDs占第3位。该药物也属于第3代喹诺酮类,口服生物利用度接近100%,具有广谱、高效、长效的特点;消除t1/2达10h以上,可每天给药1次。

莫西沙星片和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应用情况一直处于末几位,但在治疗多种严重感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莫西沙星于1999年批准用于临床,口服生物利用度约90%,Vd值(3~4L/kg)大于环丙沙星(2~3L/kg)。粪便和尿液中原形药物的排泄量分别为25%和20%,消除t1/2为12~15h。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与诺氟沙星相近。临床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鼻窦炎,也可用于泌尿生殖系统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莫西沙星具有在肺组织浓度高、抗菌作用强、耐药率低、每日只需给药1次、对肝肾功能损伤小等优点,被称为“呼吸喹诺酮”[10]。

由表1可见,口服喹诺酮类药物的销售金额2010年、2011年与2009年相比有明显下降。3年来,氟罗沙星胶囊的DDC最高(10.41元/日),诺氟沙星胶囊的DDC最低(0.64元/日);注射喹诺酮中莫西沙星的DDC最高(326.25元/日),加替沙星注射剂的DDC最低。口服制剂具有DDC低、使用方便等优点,而注射剂对于住院患者来说使用更为普遍。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序贯疗法多以选用口服制剂为主,这符合经济学、治疗学原则。

喹诺酮类抗生素发展迅速,抗菌谱越来越大,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因此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见的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11]。据研究[10],在国内应用该类药物的初期,细菌对该类药物的敏感性极高,但随着逐渐广泛应用,细菌耐药率快速上升,有些细菌对某一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达90%,这是对该类药物应用不加控制,甚至滥用的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喹诺酮类抗生素销售金额明显下降,充分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抗菌药物特别是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管理的结果,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使用逐步趋向更加合理和规范。2011年国家规定三级医院抗生素不超过50种,并实行了抗生素分级管理。我院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制定了抗生素分级管理目录,使我院抗生素的使用更加经济、合理、安全、有效。

[1] 杨宝峰,苏定冯,周宏灏,等.药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4.

[2] 张桂芬,支伟锋,归莱,等.我院2007~2009年喹诺酮类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10):869.

[3] 荚恒敏,马筱玲,张义永.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分析及临床用药方案[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2):155.

[4] 黄玫,曲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217-218.

[5] 卢健聪,蔡绍曦.关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25(6):534.

[6] 马嘉,陈盛新,裘雪友.医院开展药物利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J].中国药学杂志,1999,34(10):706.

[7] 潘沛,王丽丽,何敏,等.2005~2007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1):38.

[8] 中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决定从市场撤出加替沙星[J].中国药物警戒,2006,19(04):251-252.

[9] 罗跃娥,刘斌.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研究[J].天津医药, 2004,32(6):380-382.

[10] 刘春霞,余小霞,邱凯锋,等.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10):1909.

[11] 程勤.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J].实用心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2):1817-1818.

Utilization of Quinolone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9 to 2011

Xu Chunyan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utilization and tendency of quinolones in our hospital.MethodsUsing DDD meth-od, the utilization of quinolone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9 to 2011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in terms of drug variety, consump-tion sum, DDDs and DDC, etc.ResultsThe percentages of the consumption sum of quinolone in antibiotic drugs decreased year by year. Over the 3 years, the first 3 quinolones oral agents i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sum and DDDs were Gatifloxacin capsules, Levofloxacin capsules and Fleroxacin capsules.The first 4 quinolones for injection in the list of consumption sum and DDDs included Levofloxacin injection, Gatifloxacin injection, Fleroxacin injection, Enoxacin injection.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quinolone in our hospital is reasonable bu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respect of the management of drug use.

Quinolones; Consumption sum; DDDs; DDC; Drug utilization

R956;R978.1

B

1673-5846(2013)04-0039-03

徐州市中医院药剂科,江苏徐州 221003

猜你喜欢

沙星喹诺酮类药物
盐酸安妥沙星片中右旋安妥沙星的测定*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生物质炭及草炭吸附模拟废水中恩诺沙星特性的研究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