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初期疗效观察

2013-06-05龚霞王晓云黄魏宁黄卫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肉芽肿质子泵性疾病

龚霞 王晓云 黄魏宁 黄卫红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初期疗效观察

龚霞1王晓云1黄魏宁1黄卫红1

目的评估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初期疗效。方法 将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根据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和反流检查计分量表(RFS)评分诊断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仅让患者进行生活饮食调节;B组(25例)则在生活饮食调节的基础上,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一日两次,2个月后,再次进行RSI评分,评估两组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26.92%(7/26),B组为72.0%(18/25),A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χ2=10.36,P<0.05)。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初期疗效较满意。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咽喉反流性疾病; 治疗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临床表现为持续清嗓、慢性长期咳嗽、声嘶(或发声障碍)、咽喉疼痛、咽喉部异物感等症状,最常见的体征有后部喉炎、假声带沟、接触性肉芽肿、喉室消失、声带水肿、后联合粘膜增生等[1]。目前,其治疗除规律饮食及戒除不良习惯之外,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首选方案,本研究试图评估PPI对LPRD的初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来北京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确诊的51例LPR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30~72岁,平均47.4±11.9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26.9±22.9月。随机分为A(26例)、B(25例)两组,A组与B组之间年龄、性别和病程无显著性差异。病例入选标准:①主诉均以咽喉部症状为主,如咽部异物感、反复清嗓、干咳、声嘶、痰多等;②询问病史,让患者填写反流症状指数量表(the reflux symptom index,RSI)[2],通过RSI对其症状进行评分,分数>13的患者被认为异常;③针对RSI评分异常的患者,进一步在门诊行多功能电子纤维喉镜检查,排除咽喉部良、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喉镜所见逐项填写反流检查记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3],分数≥7被判定为异常。两个量表评分均异常(RSI>13和RFS≥7)者被认为是LPRD的疑诊患者,作为入选病例。B组有1例患者治疗前经喉镜检查,于左侧声带后部杓状软骨声带突处发现非特异性肉芽肿样病变,考虑为接触性肉芽肿。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给予生活饮食调节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规律饮食;②戒除烟、酒;③避免饮用咖啡、巧克力、茶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和碳酸饮料;④睡眠时头高脚低位;⑤睡前3小时内避免进食;⑥餐后避免立即平卧、弯腰、唱歌等;⑦避免食用辛辣和酸性食物,如辣椒、咖喱、芥末、酸性水果特别是柑橘类。B组患者在给予生活饮食调节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商品名洛赛克,10毫克/片)20 mg,分别于早、晚餐前30~60分钟口服。

1.3 随访及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2个月后复诊,再次行RSI评分并复查电子喉镜,RSI总评分下降>7分视为显效,下降4~7分视为有效,下降<4分视为无效[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6.92%(7/26)和72.0%(18/25),A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1)(表1)。

B组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仅一例患者在服药初期出现了轻度的腹痛症状,未特殊处理,自行缓解,其余患者均无不适。喉镜检查显示,B组一例接触性肉芽肿的患者治疗2月后,肉芽肿完全消失。

表1 A、B两组LPRD患者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目前LPRD尚缺乏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到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中有10%的人存在反流的症状和体征[5],此病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LPRD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咽喉部的粘膜缺少针对胃酸-胃蛋白酶的抗反流机制,导致与胃酸接触的咽喉粘膜表面损伤。病变的程度与反流物的成分、反流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有关[6]。研究表明,LPRD明显不同于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D),两者在症状特点、反流方式及机制上都存在较多的差异。对于食管来说,1天出现50次的反流都认为是正常的;但在咽喉部,1周出现3次反流就可以产生有意义的病理改变[7]。所以,与GERD的治疗不同的是,LPRD的治疗需要更严格的抑酸。

饮食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对LPRD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疗效有限。本研究中A组患者单纯进行生活饮食调节,总有效率仅为26.92%。目前国际上公认的LPRD的治疗方案是在生活饮食调节的同时配合PPI治疗,而且一日两次PPI药物治疗是经验性治疗的最佳剂量[8,9]。奥美拉唑是第一代PPI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等疾病的治疗。它选择性抑制胃壁细胞膜H+-K+-ATP酶活性,阻断H+被排泌至壁细胞外,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以及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和食物刺激引起的酸分泌,从而阻止胃酸对食管及咽喉粘膜的损伤而达到治疗目的。人类尸体解剖发现喉粘膜下的腺体内也存在H+-K+-ATP酶,因此给LPRD患者使用PPI类药物,不仅作用于胃壁细胞,可能也同时直接作用于喉粘膜[10]。从本研究结果看,在生活饮食调节的基础上配合奥美拉唑治疗LPRD的B组总有效率提高到72.0%,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生活饮食调节的A组。需要注意的是,服药时间对疗效十分重要,一定要强调餐前30~60分钟左右服用,这样才能在食物刺激质子泵时,药物浓度达到最高,使其抑酸的作用达到最佳。

值得一提的是,B组中一例接触性肉芽肿的患者,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肉芽肿完全消失。既往此病通常首选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较高,近几年发现,除了气管插管、用声过度之外,胃酸反流也是声带接触性肉芽肿的重要发病因素,所以目前该病首选保守治疗,而药物治疗主要是抗咽喉反流治疗,有效率高达70%~80%[11]。虽然本研究样本量小,但也进一步印证了既往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仅观察了PPI对LPRD的初期疗效,其远期疗效还有待增加样本量并进一步观察。

1 李进让.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72.

2 Belafsky PC,Postma GN,Koufman JA.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flux symptom index(RSI)[J].J Voice,2002,16:274. 3 Belafsky PC,Postma GN,Koufman JA.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flux finding score(RFS)[J].Laryngoscope,2001,111:1 313.

4 冉向群,赵新宇,童红霞,等.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喉咽反流性疾病临床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137.

5 Tauber S,MaIlfmd G,Issing WJ.Association of laryngopharyngeal symptom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Laryngoscope,2002,112:879.

6 Ludemann JP,Manoukian J,Shaw K,et al.Effects of simulated gastreesophageal reflux on the untraumatized rabbit larynx[J].J Otolaryngol,1998,27:127.

7 Koufman JA.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is different from classic gastroesphageal reflux disease[J].Ear Nose Throat J,2002,81(Suppl 2):7.

8 Park W,Hicks DM,Khandwala F,et al.Laryngopharyngeal reflux: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evaluating optimal dose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therapy and pre-therapy predictors of response[J].Laryngoscope,2005,115:1 230.

9 王丽萍,陈晓秋,臧燕姿.反流性喉炎的临床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242.

10 Altman KW,Waltonen JD,Hammer ND,et al.Proton pump(H+/K+-ATPase)expression in human laryngeal seromucinous gland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5,133:718.

11 李进让,郭红光,陈曦,等.喉接触性肉芽肿的药物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43:387.

(2012-11-29收稿)

(本文编辑 雷培香)

10.3969/j.issn.1006-7299.2013.04.027

时间:2013-7-3 16:57

R766.5

A

1006-7299(2013)04-0414-02

��医院耳鼻咽喉科(北京 100730)

王晓云(Email:gongxia_1976@sina.cn)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391.R.20130703.1657.017.html

猜你喜欢

肉芽肿质子泵性疾病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吲哚美辛在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中的应用
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分析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
5100 阳性不典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一例随访观察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