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配合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血压的影响

2013-05-29易枝秀胡丽萍何彦芳龚妮容陈婷

当代医学 2013年21期
关键词:腹膜肾病血压

易枝秀 胡丽萍 何彦芳 龚妮容 陈婷

由于糖尿病患者有广泛的血管病变,而腹膜透析不需做内瘘,血流动力学稳定,因而成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疗法。但由于腹透液本身为高浓度葡萄糖溶液,且糖尿病患者多饮多食,更易导致血糖紊乱及容量负荷过重,影响临床疗效[1]。因此,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延缓肾功能恶化,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对腹膜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3月-2011年9月于我院进行腹膜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6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17 例,年龄37~75 岁,平均(63.1±9.3)岁;透析时间4~63 个月,平均(30.7±8.4)个月;观察组:男22 例,女16例,年龄34~77 岁,平均(65.2±8.7)岁;透析时间3~65 个月,平均(31.2±7.8)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透析时间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在局麻下行腹膜透析:经腹部正中线脐下3~5 cm处做3cm左右切口,采用本院透析管路和双系统腹透液,将透析管插置膀胱直肠凹(男性)或子宫直肠凹(女性),然后缝合腹膜。在皮下脂肪层用止血钳分离一个5cm皮下隧道,从隧道口拉出导管,然后依次缝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腹膜透析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2.1 心理护理 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程长,患者心理压力增加,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临床疗效。护理人员需和患者多沟通,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精神压力。

1.2.2.2 切口处和导管出口处护理 切口处加腹带包扎并保持局部干燥;保持导管出口处干燥,固定导管,避免牵拉。隧道口的周围皮肤以碘伏消毒。告诫患者及其家属保护好导管,避免拔出或者发生损伤而影响治疗。

1.2.2.3 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变化 严密监测血糖、血压变化,及时调整糖的摄入量,防止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1.2.2.4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多食优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嘱咐患者不宜养成常喝水的习惯,要利用进餐时的液体等。

1.3 观察指标

1.3.1 糖化血红蛋白 所有患者取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 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血糖控制标准[2]:糖化血红蛋白<7%为控制良好,≥7%为血糖控制不佳。

1.3.2 血压 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 个月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SBP≤100 mmHg和/或DBP≤60 mmHg;脉压差≥50 mmHg或≤20 mmHg即定义为血压控制不佳。

1.4 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血压和血糖控制良好率≥80%;有效: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改善,血压和血糖控制良好率≥60%;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血压和血糖控制良好率≤1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血糖及血压控制水平比较 观察组的血糖及血压控制良好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血糖及血压控制水平比较[n(%)]

2.2 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由于腹膜透析中透析液的葡萄糖浓度为1360~3860 mg/dL,而机体可吸收透析液中约60%~80%的葡萄糖,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因此腹膜透析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强化血糖控制对微血管疾病及其他合并症有延缓作用,对残肾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所以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血糖管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临床问题[5],而作为医护人员,告知病人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

另外,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及僵硬度常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常常导致患者的血压异常。近期有研究发现,腹膜透析患者的血压及脉压与患者病死率呈正相关[7]。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治是至关重要。

本研究中,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压力得以有效缓解,膳食得以平衡,有利于血糖及血压的控制,因而该组患者血糖及血压控制良好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护理降低了炎症感染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配合腹膜透析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及血压水平,降低腹膜透析时并发症发生,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1]白保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0,9(28):55-56.

[2]李青,吴松华,潘洁敏,等.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2):2994-2996.

[3]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糖尿病肾病诊断、辩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7):7-8.

[4]Patel A,MacMahon S,Chalmers J,et al.Intens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N Engl J Med,2008,358(24):2560-2572.

[5]Duong U,Mehrotra R,Molnar MZ,et al.Glycemic control and survival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Clin J Am Soc Nephrol,2011,6(5):1041-1048.

[6]茹海燕.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6 A):1490-1491.

[7]Fang W,Yang X,Bargman JM,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ulse pressure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itoneal dialysis[J].Perit Dial Int,2009,29(2):163-170.

猜你喜欢

腹膜肾病血压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重女轻男”的肾病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