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粒度钼铁重熔试验研究

2013-05-23崔国伟马力言

中国钼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重熔电炉粒度

崔国伟,马力言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华县 714101)

0 引言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钼铁生产规模已达12 000 t/a,随着20 000 t/a生产线的建成和投产,金堆城将形成32 000 t/a的钼铁生产规模。根据现有的钼铁生产工艺和技术条件,钼铁冶炼、破碎、筛分和精整过程中产生大量0~10 mm的小粒度钼铁,仅2011年小粒度钼铁、含钼冶炼烟尘、含钼烟道烟尘和冶炼渣水选钼铁积存量已达到900余吨,严重影响着钼炉料产品的生产经营。因而有必要对小粒度钼铁进行重熔技术研究,探索含钼杂料电炉直接熔炼技术,解决含钼杂料库存积压难题。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原料

试验所用原料为钼铁破碎所产生的粒度小于10 mm的小粒度钼铁3 000 kg,小粒度钼铁成分见表1。

表1 小粒度钼铁成分 %

1.2 试验原理

试验采用电炉熔炼的方法,对小粒度钼铁进行高温重熔。小粒度钼铁由于长期存放,其表面发生锈蚀,高温重熔时易发生氧化作用,因此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铝带作为脱氧剂进行调整,并造渣形成保护层,脱氧反应机理如下:

1.3 重熔工艺流程

中频感应电炉重熔小粒度钼铁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中频感应电炉重熔小粒度钼铁工艺流程图

1.4 试验部分

试验所用设备主要有工业中频感应电炉(600 kW,1 t,杭州泽帆电炉有限公司)、坩埚(φ50 cm,锦州长城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试验每炉加入600 kg小粒度钼铁,调整剂为纯度98.5%的铝带。先启动中频感应电炉,向电炉内加入20 kg轴承钢,送电熔化30 min;再人工缓慢向炉内加入小粒度钼铁,边熔边加入,待物料充分熔化,加入除氧用铝带,10 min后将熔液倒入内衬为氧化铝的坩埚中,经自然冷却60 min铁锭成型,入水激淬20 min,进行表面渣清除、人工破碎,获得钼铁产品进行采、制样分析。

试验中铝带用量是影响钼回收率(钼直接回收率)及钼铁产品质量(钼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本次试验共进行了5组,每组600 kg小粒度钼铁,铝带用量取 0 kg、1 kg、2 kg、3 kg、4 kg 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铝带加入量对钼金属回收率及钼金属含量影响

由图2可见,钼金属回收率(直接回收率)随着铝带加入量的增加而下降,当铝带加入量大于3 kg时,钼金属回收率变化趋势平缓;所炼钼铁的品位随铝带加入量的增加而上升。铝带的加入不仅影响所炼钼铁中氧的脱除率,还影响所炼钼铁中钼含量及渣量。当炉内不加铝带时,小粒度钼铁仅是个重新熔化的过程,所炼钼铁可以成型,但钼铁表面无熔渣,由于没有炉渣保护,钼铁锭表面发生氧化现象,钼铁锭颜色灰黑,断面有大量气沟,底部粘结少量砂壳;当加入一定量的铝带进行调整时,铁锭表面产生一定量熔渣,炉渣将空气与铁锭有效隔离,从而避免了铁锭的氧化,铁锭断面致密平整;由于部分钼熔融进入到炉渣中,造成钼的损失,因此钼金属回收率随着铝带的加入而降低。

钼铁产品的出厂质量标准要求:外观无生锈或氧化;表面无大量气沟或夹杂;钼品位如无特殊要求,必须在55%以上。

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条件为:铝带加入量为3 kg/600 kg小粒度钼铁,此条件下钼的回收率为97.32%,所炼钼铁品位为55.97%。获得的钼铁成分如表2所示。

表2 钼铁成分 %

所获得钼铁进行破碎、筛分、精整和包装,获得10~100 mm合格钼铁产品598 kg,吨钼铁产品总加工费用为3 415元。

2 结论

利用中频电炉对钼铁生产所产生的小粒度钼铁进行重新熔炼,技术上完全可行。在600 kW中频感应电炉进行了5组重熔试验,确定了最佳铝带用量为3 kg/600 kg小粒度钼铁,制备出含钼55.97%的钼铁产品,钼金属回收率为97.32%,吨钼铁产品加工费用为3 415元。试验所产生的钼铁锭成型良好,断面平整,产品质量符合钼铁质量标准。

[1]赵乃成,张启轩.铁合金生产实用技术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201-217.

[2]张武城.铸造熔炼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99-321.

[3]殷志双.钼铁细粉回炉冶炼工艺改进[J].攀钢技术,1998,21(2):40 -41.

[4]张文钲,康泰成,黄宪法.钼冶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51.

[5]黄宪法,杨 平.钼铁冶炼造渣学[J].钼业经济技术,1991,1:13 -19.

[6]朱兆鹏.中国钼铁生产[J].中国钼业,1997,21(2):73 -75.

[7]赵业松.钼铁熔炼新途径[J].铁合金,2000,5:16-18.

猜你喜欢

重熔电炉粒度
70Mn激光表面重熔工艺参数研究
攀钢突破钛渣电炉煤气回收与钛精矿干燥闭环利用技术难题
电炉炼钢现状及其“双碳”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基于重熔技术的热喷涂涂层质量调控与性能优化现状研究
重熔温度对GCr15 轴承钢表面感应重熔镍基涂层微观组织性能的影响
粉末粒度对纯Re坯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TIG重熔对6005A-T6铝合金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动态更新属性值变化时的最优粒度
废钢预热技术在电炉炼钢中的发展应用
双粒度混合烧结矿颗粒填充床压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