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病毒载量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分析

2013-04-19付万智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14期
关键词:载量代偿乙肝

付万智,杨 丽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注:*为t值;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转归情况比较〔n(%)〕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导致慢性肝病的最常见病因。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区,一般人群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09%[1-2]。HBV感染相关的肝功能衰竭是我国最常见的肝病死亡原因之一,每年有10万人以上死于肝功能衰竭[3]。HBV感染时,外周血中HBV DNA是检测病毒复制的最常用的直接指标之一,可反映体内病毒水平和传染性的强弱[4]。文献报道,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条件为HBV DNA水平较高,即HBeAg阳性者血清HBV DNA水平≥105拷贝/ml或HbeAg阴性者血清HBV DNA水平≥104拷贝/ml[5]。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间收治的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毒载量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转归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83例,血清HBV DNA水平均≥103拷贝/ml;诊断标准依照参考文献[6];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78例、B级62例、C级43例。根据血清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低病毒载量组67例(<105拷贝/ml)和高病毒载量组116例(≥105拷贝/ml)。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10 mg/d)等,6个月为1个疗程;开始治疗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观察指标血清HBV标志物HBeAg的检测采用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血常规的检测采用迈瑞BC-5800及配套试剂,肝、肾功能的检测采用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HBV-DNA定量采用上海科华实验系统公司的Fluocycle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仪及其配套试剂盒,参考值<103拷贝/ml;所有操作及结果判断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本研究选取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凝血酶原时间(PT);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转归情况。

2 结果

2.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AST水平、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LB、TBiL、CHE、TB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病毒载量组、高病毒载量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转归情况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自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论

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肝癌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为HBV感染,HBV的反复复制可加重肝细胞炎性坏死和肝纤维化程度,与乙肝的反复活动有关[7-9]。血清HBV DNA水平与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硬化并进展为肝癌密切相关,但目前关于导致乙肝发展恶化的血清HBV DNA临界值尚未达成统一标准。既往国内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多数研究样本量偏小,难以真实地反映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患者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10]。

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中实际HBV DNA水平并不呈线性相关关系,故肝组织中HBV DNA实际水平并不能根据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进行准确地推断,国内部分研究显示血清HBV DNA水平与患者肝硬化程度无相关性,因此,低水平HBV DNA的临床应用价值尚不确定,但肝硬化患者HBV前C区多发生变异(HBeAg阴性)[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低病毒载量组患者HBeAg阳性率低于高病毒载量组。

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高病毒载量组患者治疗前AST水平、PT高于低病毒载量组,其他观察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经对症支持治疗及抗病毒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所有观察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而各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提示血清HBV DNA水平并不能直接反映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析患者转归情况发现,两组患者死亡率相近,低病毒载量组原发性肝癌、自发性腹膜炎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高于高病毒载量组,与文献报道的血清HBV DNA水平较高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较高不一致[13-14],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低病毒载量患者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病程较高病毒载量者长,而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中HBV DNA实际水平并非线性关系,不能直接反映肝内病毒活动情况,虽然血清HBV DNA水平较低,但肝组织中病毒仍在继续复制并进一步加重肝脏炎性坏死,促使肝脏发生纤维化。因此,临床上较少见到低病毒载量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出现明显的自发性病情减轻[15-16],而低病毒载量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出现肝肾功能严重恶化多是由于病情反复和病变累积的结果[17]。

总之,血清HBV DNA水平并不能直接反映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应仅依据血清HBV DNA水平选择是否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应重视低病毒载量患者的早期治疗,出现失代偿倾向时应采取积极措施以及时阻断疾病进展。

1王蕊,张福奎,马佳丽,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特征[J].肝脏,2012,17(4):233-236.

2El Chaar M,El Jisr T,Allain JP.Hepatitis B virus DNA splicing in Lebanese blood donors and genotype A to E strains:implications for hepatitis B virus DNA quantification and infectivity[J].J Clin Microbiol,2012,50(10):3159-3167.

3Xie H,Yang H,Wu W,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types and serum HBV DNA level in chronic HBV carriers positive for HBeAg[J].Nan Fang Yi Ke Da Xue Xue Bao,2012,32(7):960-962.

4刘静,邓子德,吴跃,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HBV DNA水平自发性下降的临床研究——附264例报告[J].新医学,2008,39(8):501-503.

5徐启桓,揭育胜,林淑珍,等.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临床特征及48周短期转归关系[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9,23(4):282-284.

6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891.

7李红艺,董忠,马红.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与透明质酸的关系[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7,21(3):256-257.

8吴梓苗,冯杰,张爱军.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948.

9周渝阳,皮儒先,陈平.多烯磷脂酰胆碱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致失代偿期肝硬化92例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5):577-578.

10林爱娣,吴金明,何杰,等.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乙肝后肝硬化临床特征比较[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18(12):1108-1110.

11郑金鑫,于敏,席宏丽,等.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及前C区突变的检测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3):286-288.

12Lai J,Gan WQ,Xie DY,et al.Dynamics of serum HBV DNA levels during the terminal phases of acute-on-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failure with different HBeAg status[J].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2012,20(7):522-525.

13Sun KX,Li J,Zhu FC,et al.A predictive value of quantitative HBsAg for serum HBV DNA level among HBeAg-positive pregnant women[J].Vaccine,2012,30(36):5335-5340.

14Tas T,Kaya S,Onal S,et al.The detection of HBV DNA with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blood donors with isolated 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J].Med Glas(Zenica),2012,9(2):227-230.

15付建军,白艳丽,王巧侠,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6例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的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9):710-713.

16丁慧俊,孙剑,陈永鹏,等.肝硬化病原学分析和乙肝肝硬化中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8):1324-1326.

17陈萍,李江,苏菲,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评估[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10):1218-1221.

猜你喜欢

载量代偿乙肝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