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渭南市发展核桃产业的思考

2013-04-18赵红茹冯海燕关燕雯

防护林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渭南市核桃建设

赵红茹,冯海燕,关燕雯

(陕西省渭南市林业局,陕西 渭南714000)

1 生产现状

核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四大坚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渭南市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1999年以来,随着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启动实施,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民兴林致富的迫切需要,特别是2010年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促推了渭南市核桃产业的迅猛发展,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发展核桃2.9万hm2,挂果面积1万hm2,年产干果1.4万t,年产值3.1亿元,核桃产业已成为促进渭南市部分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2 存在问题

2.1 建园质量差,管理粗放,产量和质量低下

一是部分地区在核桃建园时不考虑品种,导致新建核桃园品种杂乱,大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后期产量。二是规划不到位,建园标准低。建园时,对园址选择、苗木规格、授粉树的配置等缺乏全盘考虑,随意性大,为栽植成活及优质丰产,埋下隐患。三是管理粗放,产量和质量低下。目前,多数群众在核桃管理上仍跳不出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只造不管,有的轻施肥灌水,有的不整形修剪、放任生长,有的对病虫害不进行防治或很少防治,导致核桃园适龄不结果,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

2.2 技术力量薄弱,技术应用滞后

近年,市县各级林业部门在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大了对林农的指导和培训工作,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但由于各级技术人员科技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人员包括乡镇级林业工作人员,对林业技术缺乏系统性学习,技术力量薄弱,技术应用滞后,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覆盖率和应用率低下。

2.3 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产业建设速度和质量

2010年省政府2号文件确定“每种一亩核桃补贴100元,改造补贴50元”,同时要求各市县按照省政府要求进行补贴。由于渭南市及所辖各县市区财政资金短缺,加之近年劳动力成本及农资价格增加,核桃亩投入增大,核桃生产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不仅影响核桃基地建设速度,而且影响其建设质量。

2.4 产业化程度低,产品综合效益低下

目前,渭南市核桃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缺少核桃产业龙头企业,核桃初级和精深加工几乎为零,核桃坚果主要以销售原果为主,产品单一,产业链条短,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低下。

2.5 营销网络不健全,产供销脱节

目前,渭南市各地不同程度地成立了核桃专业合作社,但核桃果品的经销大多还停留在客商上门收购或当地群众自发经营,缺少专业化的经营销售市场,缺乏高素质的营销队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渭南市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3 对策建议

3.1 坚持规划引领,确保核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规划是做大做强核桃产业的基石。省政府2010年2号文件提出到2015年,全省新建和改造核桃39.7万hm2,总面积达到56.7万hm2,到2020年,总面积达到66.7万hm2。2012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实施秦东大地园林化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重点抓好“3511”工程建设。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科学制定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到村组、到地块,将责任明确到人,确保渭南市核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2 坚持科技支撑,走标准化发展之路

一是要加强科技培训。市、县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技术普及、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活动,一个村保证有2~3个懂技术会管理的明白人,通过他们把技术传授给周围群众,扩大技术覆盖面。二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组织技术人员从良种选育、栽植建园、有害生物防治、适时采收等各个环节制定详细具体且操作性强的技术标准,同时加强现有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指导渭南市核桃产业发展。三是强化科技推广体系与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市、县、乡(镇)、村四级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强化技术培训,造就一批懂技术、会操作、懂经营、靠得住的核桃经营技术骨干队伍。四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联系与沟通,依托其科技优势,携手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3.3 狠抓种苗建设,切实保证核桃基地建设质量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国有苗圃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加强现有核桃良种采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为核桃基地建设培育品种纯正的良种壮苗。二是积极尝试采用合同育苗、委托育苗等新机制,支持引导育苗大户和群众,采用新技术,培育核桃良种苗木。三是加大苗木执法力度,强化市场监管,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坚决杜绝劣质苗、等外苗,切实保证核桃基地建设质量。

3.4 坚持示范带动,促推产业发展

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和促进面上工作,是渭南市林业生产的一条成功经验。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要亲自抓点抓示范,树立典型。要结合实际,层层抓好示范点,做到村有科技示范户,户有示范园,县、市有示范基地。要从高标准选苗,规范化栽植,标准化建园,精细化管理,层层把关,建立高水平示范园,通过示范园建设辐射带动核桃产业发展。

3.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证核桃产业有序发展

一是市县各级政府要依据省上对新建核桃标准园、低改园财政扶持有关文件要求,给予相应的财政扶持。二是根据省林业厅、农行及农村信用联社有关林权抵押贷款相关文件精神,引导林农通过林权证抵押贷款,缓解核桃种植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三是结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通过整合资金发展核桃产业。四是鼓励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私营业主、农民协作组织等各种形式的经济组织和个人打破地域、行业界限,采取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速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核桃产业的合理流动,共同投资核桃产业。五是积极倡导和引导“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3.6 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和完善各类社会化中介服务组织。引导成立核桃协会、果品协会、产销协会等行业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其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纽带作用,规范行业竞争行为,协调产、供、销各个环节,实现市场各参与主体的有序互动。二是鼓励和引导核桃生产、经营者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合作社”等联合体,开展群众性的社会互助活动。三是鼓励各类中介组织,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活动,积极组织技术培训、市场调研、供求信息发布、展览会、交易会,为核桃产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者提供优质服务。

3.7 培育完善市场,健全信息和营销网络

一是加快核桃产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营销网络化,产销一体化”的思路,抓紧建立健全市、县、乡、村信息网络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市、县、乡、村信息网络和销售网络,及时有效地为林农提供市场行情、价格、产品供求等各方面的信息。二是建立完善核桃产品和市场流通体系,分区域建立和完善与核桃产品相配套的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和核桃坚果集散地,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销售市场体系。三是积极探索直销、代理、网上销售、参评参展、产品展销会、新闻发布会等现代营销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发挥产业化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的运作机制。

3.8 加强管理,搞好服务

各级政府部门要在核桃产业化建设中做好引导、宣传、管理工作,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产品推介力度。要高度重视实施名牌战略,创立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抓紧做好注册登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占有率和品牌的无形价值。林业部门要积极为核桃基地及产业化建设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协调好生产、经营、科研、管理及政府、企业、农户和市场等方面的关系,总结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及先进经验,做好各类人才的培训工作,确保渭南市核桃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渭南市核桃建设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陕西省渭南市红楼梦学会成立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果树在渭南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