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农民消费需求不足成因及对策

2013-04-12李建华李云翔赵晓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补贴消费

□文/李建华 李云翔 赵晓娟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张家口)

一、沽源县农村消费基本情况

1、农村消费比重情况。截至2011年底,该县农村总体消费水平占全县消费水平的比重连续三年变化不大、基本稳定,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分别为46.69%、47.01%和48.61%。此数据说明,人口占比达到80%以上的农民,其消费水平接近50%,虽然受金融危机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消费能力仍在恢复当中,但可以肯定很快就会占到“半壁江山”,由于农民消费基数的庞大,其潜力会进一步扩大和释放,农村消费对经济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2、农村居民收入情况。把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近年来,沽源县经济发展较快,该县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近3年来农民的收入增幅更为明显,多数农民家庭收入稳中有增。其增收主要原因:一是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二是积极鼓励和引导返乡、在乡农民工的自主创业,尤其是拓展了蔬菜产业的一条龙生产产业,包括蔬菜的种植、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信息服务等项目,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三是注重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特别是畜牧业养殖产业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致富。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和特点,主要表现在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上。

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1、农民收入总体水平还不高。收入增长的持续性不强是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主要原因。截至2011年底,该县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仍然偏大,由于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收入时好时坏,增收拉动作用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不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所占份额不大。多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在于非农行业就业的机会不多,现有的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和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不高。主要原因是该县农民家庭二三产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效益低,农民从中得到的收入少,限制了农民的消费。

2、经济发展基础差,城市化水平低。

从地理位置来看,沽源县属于坝上边远地区,距离周边城市较远,接受辐射机遇欠佳,加之交通等基础设施因素的影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该县西部5个乡土地贫瘠、整体工业基础薄弱、财政较为困难是当前的基本情况,直接后果就是长期对农业投入的严重不足,相比之下非农产业起步晚,就意味着缺少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较快发展的启动力量。同时,城镇化水平滞后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受到需求限制,阻碍了劳动力就业。此外,镇村几乎没有企业发展,谈不上工业化程度,即使个别乡镇有企业,仍处于小散低弱状态,吸纳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极为有限,阻碍农民收入,进而阻碍农民消费。

3、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不快,农村市场化进程缓慢。近年来,该县积极实施以“龙头带基地、项目带产业、协会带农户、部门带新村”的新战略,狠抓农业产业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业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发育程度较低,产业链条短而松,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阻碍了农村市场化的进程。调查显示,目前沽源县70%的农户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是靠个体商贩到田间地头、农户家里收购,20%的农户通过集贸市场销售;90%的农户主要从个体商贩购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农资质量难以保证;有70%的农户认为偏高的生产资料价格限制和减少了消费。

4、刺激农民消费的补贴政策粗放。

2008年以来的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政策旨在激发农民消费潜力,激励农民购买欲望,利用“家电下乡”、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鼓励农民消费,中央财政补贴金额在数百元不等。但回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效果,可谓平平。由于数百元的补贴,收入水平较高农民的消费热情和购买意欲立即调动起来,但收入水平较低农民消费需求表现得十分温和,由于拿不出购买刺激消费的政策性商品所需几百元乃至上千元资金,消费需求表现得十分冷清,只能望“补贴”兴叹,一刀切的补贴政策很难收到理想效果。因此,依据“被平均”的农民收入进行平均补贴对扩大农民消费需求作用不大。补贴政策未收到理想的效果的一大突出表现,就是补贴政策的粗放有余,精细不足,导致无的放矢,事半功倍。

5、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近几年,虽然县域基层农村医疗合作已全面普及,农民看病的支出省了,但由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相当薄弱,农村居民的养老、大病医疗、子女高中以上的入学等各种问题时刻困扰着农民,特别是近几年该县农村青年存有攀比思想,大部分农村青年结婚的首要条件是在县城购买住房,这使得他们和父辈两代人,不得不节衣缩食,增加储蓄,加上农民预期收支的不稳定,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其他即时消费。

三、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和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的建议

1、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扩大农村消费,首先要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门路,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拓宽农民的就业领域;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务市场体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农民工的培训,让外出务工人员掌握一技之长,这对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要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将农村劳动力更多地转移到城镇来。

2、大力发展错季蔬菜种植、畜牧业养殖产业。蔬菜种植、畜牧业生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从长远看,它虽然不是该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却是稳定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应当把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畜牧业养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积极鼓励农民从事蔬菜种植、畜牧业生产,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另一方面要着力调整生产结构,发展规模特种蔬菜种植、畜牧业养殖、特种养殖和畜产品加工业,及时捕捉市场信息,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3、采取阶梯式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补贴。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讨论首先必须面对两个问题:一是居住在不同区域的农民,收入大不相同;同一地区的农民,收入也有较大差别的问题。二是应认识到不同收入农民的人群购买不同价位和品质的商品的问题。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民在几百元补贴的刺激下,购买刺激消费的政策性商品,享受国家的优惠补贴政策,得到更多的经济实惠,但这部分农民只占农民总数少部分;而收入较低农民只能用于基本的生活、生产和消费,基本上无经济能力消费更多的刺激消费的政策性商品,消费意愿调动不起来。一概用平均补贴与平均收入水平来制定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政策与现实相悖。

作为反映农民生活现状的收入统计数据,要避免“平面化”、片面化的数据,必须建立多维度、多角度的立体化数据统计体系,才能既体现他们宏观环境的大势所趋,又体现他们生活疾苦的轻重缓急。尤其在当前形势下,基于农民阶层、区域差异,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农民问题中的不平衡性相当突出,对于调查统计中的“平均数”误区要慎重使用。因此,按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要求,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入手,解决农民收入不平衡问题,应对农民实施阶梯式的补贴政策,探索和建立对农民补贴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4、改善农村消费软环境。要完善和健全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稳定农村居民支出预期。目前,农村居民遇到大病医疗、子女高等教育、养老等重大支出时主要还是靠自己平时积累的积蓄,或者向亲戚朋友借用。如果能够尽早建立健全一套适宜于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居民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支出有一定抵御能力,减少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自然就可以有效地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其起到的经济促进效应将是无法估量的。

5、出台相应的抵御农民经济风险的保险政策。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保险政策,加强农民抵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据调查,农民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十分担忧,特别对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忧心忡忡,经验告诉他们,自然或市场风险来临,经济损失较大。所以,他们往往居安思危,对未来可能遭受的经济风险未雨绸缪,其应对方法就是捂紧钱袋,尽量减少消费。农业是一个弱势行业,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中间还有一部分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并不是他们不勤劳,而是地域、机制等历史原因造成这部分人的贫困。要想解决弱势群体收入,解决消费增长缓慢等问题,应从政策和资金方面解决增加收入和抵御风险问题。

[1]中国统计年鉴 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胡放之.论解决内需不足的关键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市场[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8.

[3]中国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启动欠发达地区农村消费市场的难点与对策[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8.8.

[4]白雪.2009中国农村家电消费调查报告[N].中国青年报,2009.3.23.

[5]陈熙.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新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09.2.

[6]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农村经济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9.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补贴消费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国内消费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新消费ABC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