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地质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地质素描”课程教学质量

2013-04-12赵秀丽李守军王平丽

中国地质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学时素描课程

赵秀丽,李守军,王平丽

山东科技大学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培养地质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地质素描”课程教学质量

赵秀丽,李守军,王平丽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摘 要:21世纪我国教育思想转变的具体体现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也是地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地质类专业学生的制图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制图能力,在地质类专业开设地质素描课程很有必要。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自2007年开设该课程,主要讲授透视学原理、块面分析与明暗色调、地质素描的内容要素和各类素描图绘制方法等内容。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野外绘图水平。

关键词:地质素描;课程建设;透视学原理

我国21世纪人才培养的宏大目标集中体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指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同时,21世纪我国教育思想转变的具体体现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地质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他们不仅要掌握传统地质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会一些实用的技能。例如野外地质素描图的绘制、应用计算机进行地质编图制图、在地质统计分析中进行数值计算以及建立各种功能的地质数据库等等[1]。虽然现在照相机比较普及,摄影有着一定的优点,但也有一些难以避免的缺点,如有时天气阴暗、能见度低,相片质量不高,有时某些细节特征难以用摄影方法获取,用局部放大的素描图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因此掌握地质素描图的绘制也是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学院自2007年在本科一年级下学期开设了“地质素描”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课程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规划和改进。

一、课程简介

地质素描是以地质物象为内容,以素描画法为手段,透视投影摄取形象来绘制的一种地质图件,地质素描图与地形图、地质图、航空像片等都是地质科学中的重要图件[1]。有些用语言不易描述的地质现象,可以用一幅简单的素描图来说明问题,不仅直观、生动、形象,而且节省文字,如果地质人员有良好的作图素质,能清晰美观地反映出地质特征在空间的形态。则可以使作出来的图件具有较好的易读性,提高论文或报告的质量,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老一辈地质学家都很重视地质素描的运用和推广。地质素描的内容从侧重地貌景观扩展至地层、矿物矿床特征、岩石、古生物、地质构造等地质学各个领域,不少论文、著作中都有精美的地质素描图(图1~图3)[2-4]。如图1是断陷湖,主要是由断裂构造形成的。昆明滇池主要是喜山期构造运动后形成的断陷湖。主要是近南北向的西山大断层东侧下降后积水成湖。湖面积约300km2。平均水深4.4m左右。湖面海拔高程为1886m左右。图2是背斜山,指与背斜构造相应的山地,是构造地貌的一个单元。辽宁铁岭叶尔兴背斜是一个典型的褶皱构造背斜。其剖面中,背斜中间(核部)为时代较老的震旦系岩层(Z1),两侧为时代较新的岩层(Z2)。图3是金沙江虎跳峡上峡口的冷都复杂斜坡体中下长坪崩塌体和长胜古滑坡体,滑坡体中部有基岩出露,基岩中断裂发育,破碎程度较高,在雨季容易出现滑塌。滇藏铁路丽江——香格里拉段的金沙江大桥在该斜坡体下游1.0km处。

图1 昆明滇池断陷湖地貌素描图

图2 背斜山地貌素描图(上)与剖面素描图(下)

图3 核咱一带斜坡中部基岩中的断裂现象

目前我们地质类专业学生在作图、绘图、制图技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传统的作图绘图能力下降,特别是野外现场观察的图示记录;包括露头观测、地质填图和地质素描。“地质素描”课程是为地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由浅入深的了解地质素描的基础理论,掌握最基本的地质素描技能。使学生学会用生动的图形来表达抽象的地学概念和地质现象,了解地质素描在地质学、地貌学学科领域的应用。同时帮助他们提高对地质现象的观察能力、思辨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研究能力。必将对提高学生的地质野外工作能力,提高地质研究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改进

由于开课之初没有教学大纲和教材可供参考,又没有教学与实践经验,学生普遍没有美术基础,教师也不是美术专业,如何上好“地质素描”课程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任课教师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上好这门课,于是开始备课查找参考资料,根据《透视与地质素描》、《野外地质素描》、《透视》等参考书[5-7],制订了教学大纲,然后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确定了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1),并书写教案和制作电子讲稿,确定每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大纲将课程总学时定为24学时,理论教学18学时,共分四章内容,分别是绪论、透视学原理与应用、地质素描绘画基础、地质素描法各论和实例。

表1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主要介绍地质素描概念、常用工具等。透视学原理与应用作为重点和难点,介绍透视、视线、视距、视平线等基本概念。初步了解透视的种类及要素。掌握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地质素描绘画基础的内容为块面分析与明暗色调、线条的运用、地质素描的构图和内容要素。地质素描法各论和实例分别介绍地貌、地层、构造、古生物、岩矿等有关地质专业各类素描图的绘制方法。课程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针对不合理的地方随时进行改进,合理安排理论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的分配。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会动手作画,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不需要讲过多的理论,比如透视学原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占用学时稍多,讲解的内容较深奥,学生反映不好理解,将原来的4个学时减少为2个学时,透视学原理作为难点,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慢慢去自己体会,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理论部分作为重点,突出地质素描的内容,学时分别减少2个学时,将减少的学时增加到实践环节,这样理论教学共12学时,避免了理论课堂的枯燥乏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法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分三个步骤进行,即语言讲授、观察演示和实践。首先通过语言讲授基本素描技法和原理。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一些好的地质素描图,如上述的图1~图3,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从中学习线条运用、明暗画法以及质感等的表达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视野。然后是实践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多动手练习、多动脑思考和观察,同学之间可以展开讨论,相互学习,实践教学分为室内临摹和室外写生,室内的临摹就是比着课件播放的素描图实例去画,相对比较简单,但也有同学掌握不好图像之间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原因在于没有仔细观察;野外写生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能力,能够把立体的物象抽象为简单的线条,要求学生按照素描的作图步骤,内容要素全面美观,主要轮廓线和次要轮廓线配布合理,素描地点选在校园内半亩塘周围和洞门山上,将一个班级按照10个人一组,划分为几个组,每个组选择不同的景观或者角度去练习写生,如半亩塘小湖泊景观、花岗岩球状风化、根劈、名人园、小西湖(砚湖)、徽竹园、泰山石等景点都可以作为写生地点。

通过练习,逐步提高野外写生能力,大部分学生的作品还是不错的,有些学生绘制的地质图存在一些问题,如图面内容不匹配,布局不合理,比例不准确,线条粗细不分,线条生硬,明暗没有过渡,画面呆板,一些地质编图的常识和规定都不知道,如常用岩性符号、构造线符号、地层代号等,内容要素不齐全、不规范等。今后可在课程结束时举办一个画展,把好的作品拿出来展览,使学生之间加强交流,相互学习。

四、实践教学的改进

针对学生普遍缺乏美术基础,更要重视实践教学,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首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进行调整,实践教学学时由6学时增加到12学时;增加室内临摹和室外写生的作业量;提高作业要求;室内训练增加石膏几何体和静物写生教具,或者用矿物晶体模型作为教具,完成4幅素描图,通过这些基础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线条、明暗和质感表现方法以及物象轮廓、大小比例关系的配布等。在野外作图训练过程中针对实景实物消化理解理论知识,多与学生交流互动,增加学生之间的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习地质素描可以很好地锻炼人的观察能力,耐心细致的良好心态,这种训练对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考核方式的改进

开课最初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内容为理论知识,卷面成绩占70%,作业和平时考勤成绩占30%,“地质素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让学生会动手作画,理论知识考得再好,不会动手作画等于没学,所以必须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理论知识作为平时作业,为成绩评定的参考,最后成绩主要由每次素描图作业的质量来确定。这样避免了有些学生不认真作画,敷衍了事,而只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的现象,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提高了教学效果。

要掌握好素描图的绘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长期的练习和积累,贯穿于后期各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如岩石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课程都需要绘制地质素描图,仅靠24个学时就能画好素描图是不可能的,在各门课教学实习环节中提高对制图能力的要求,比如实习、实验报告中必须附有素描图,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作图水平,多给学生做一些示范,如在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学时,教师给学生示范画一下三叶虫、珊瑚等古生物素描图,还要充分利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环节,教学生如何在野外进行地质观察和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素描图来表示,如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进行的野外地层学实习、下学期巢湖的填图实习,在野外有很多的地质现象可以让学生去画,地层接触关系、古生物化石、断层等,要求学生在实习报告中要有素描图的附图。所以要帮助他们提高对地质现象的观察能力、思辨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研究能力,必须在大学学习期间直至工作以后都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掌握了这项技能必将对提高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地质素描是科学与艺术的交叉,学习地质素描不仅是掌握一项技能,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也是艺术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的一条途径,可以陶冶情操,增加审美情趣,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改变目前部分学生知识面窄,无业余爱好,生活枯燥,沉溺于电脑游戏之中的状况。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学生步入艺术的殿堂,作为该课程的延伸可以为学生举办一些美术讲座,名画欣赏讲座等活动,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素描”等美术公选课,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这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崔宁.应重视地质类专业大学生作图技能的训练[J].中国地质教育,1996,(2):21-25.

[2] 钟华邦.地质素描——云南昆明滇池断陷湖[J].地质学刊,2011,(1):49.

[3] 钟华邦.地质素描——背斜山及剖面图[J].地质学刊,2010,(4):350.

[4] 张永双,卿三惠,郭长宝,等.虎跳峡冷都复杂斜坡体的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初步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6,(14):308-313.

[5] 李尚宽.透视与地质素描[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

[6] 蓝淇锋.野外地质素描[M].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

[7] 殷光宇.透视[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372 (2013)04-0086-04

收稿日期:2013-08-30;修回日期:2013-10-10。

基金项目: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开放课题(DMSM200805);山东省教学研究项目:山东野外地质走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2246);山东省教学研究项目:工学地质类专业主干课精品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2249)。

作者简介:赵秀丽,女,副教授,主要从事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Cultivat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Geological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Geological Sketch Course

ZHAO Xiu-li, LI Shou-jun, WANG Ping-li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90, China

Abstract:In 21st century,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China’s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ideology and the core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were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raining geological talents. Mapping ability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geolo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drawing, it was necessary to set up the geological sketch course in geology major. The course has been set up since 2007. 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s includes the principles of perspective, block surface analysis and tonal, geological sketch elements and all kinds of sketch drawing etc. The students’ abilities of observation, analysis problems were cultivated and the fi eld mapping level was improved. The foundation and practice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in future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geological sketch; cours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of perspective

猜你喜欢

学时素描课程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武汉素描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素描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跟踪导练(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