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促进瘢痕修复研究进展

2013-04-08吴宝玉殷子斐苏永华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胶原纤维细胞瘢痕

吴宝玉,殷子斐,苏永华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2.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上海200433)

瘢痕是整形外科和烧伤外科中的难治性疾病,同时也是癫痫、肌键粘连等其它疾病的发病原因。其发病率高,对患者的外观、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影响巨大[1]。目前,瘢痕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压力、放射、激素、手术切除以及药物修复等,但总体疗效有限,且副作用大,复发率高[2]。因此,寻找特异性强,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已成为临床医生的迫切需要。祖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在历代医书中也有相关记载。早在汉代《五十二病方》记载:“令伤毋般,取彘膏药衍并治,傅之。”明代《医宗金鉴》中将其称为“黄瓜痈”、“肉龟”,认为瘢痕“由脾火积毒而成”。此外,近代名家赵炳南据其形态称之为“锯痕症”、“蟹足肿”,认为本病与刀伤关系密切,可采用黑布膏治疗。本文就中药促进瘢痕修复的病因、病机、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1 清热解毒

“热毒蕴于脏腑”正是瘢痕的发生重要原因。《太平圣惠方·灭瘢痕诸方》云“夫瘢痕者,皆是热毒气,在于脏腑,冲注于肌肉,而生疱疹,及其疮愈,而毒性尚未全散,故疮痂虽落,其瘢尤黯,或凹凸肉起,宜用消毒灭瘢之药以敷之。”此外,《太平圣惠方》亦载“身面瘢痕。马齿苋汤日洗二次。”可见,清热解毒药物很早就用于治疗瘢痕。

近代有很多关于瘢痕的临床研究。如张连生[3]等采用积雪苷软膏外用预防季肋部切口的瘢痕增生,连续用药3~4个月,6~8个月后复查,大多患者的切口没有明显的瘙痒、箍紧感,瘢痕的颜色、硬度、弹性也明显优于不用药患者。李开琴[4]等采用醋调海藻、鸦胆子治疗烧伤瘢痕增生,可控制瘢痕面积的增大,最大限度的达到组织修复的效果;王玲[5]等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大血藤250 g,丹参50g,红花50 g,当归100 g煎汁,湿敷浸泡烧烫伤瘢痕,效果较瘢痕周围注射激素效果要好,并且避免了长期运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马春太[6]等用祛瘢效灵汤治疗瘢痕疙瘩的观察中,发现以生地、玄参、皂刺、紫草、白花蛇舌草等为主方的祛瘢效灵汤煎汁服用,其治疗瘢痕疙瘩有效率高达96%。

现有大量实验证实从黄芩、紫草、青蒿、白黎芦、积雪草、苦参等中药材中提取出的中药单体黄芩甙、紫草素、青蒿素、白黎芦醇、积雪草甙、苦参碱等可通过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等机制,促进瘢痕修复。李巍[7]等在实验中观察到黄芩甙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沉积,来影响皮肤瘢痕的形成,为治疗皮肤瘢痕的有效手段之一;紫草素[8]的动物实验中发现,实验动物大鼠背部皮损浅红,轻度水肿,溃疡较小,且水肿消退时间较短,肿胀消退指数升高,瘢痕发生率降低而其脱落率升高;农晓琳[9]等在研究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中发现,青蒿素、青蒿琥酯对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后者呈浓度依赖性。另外,白黎芦醇[10]能降低成纤维细胞增殖指数,抑制瘢痕增生,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张云松[11]发现半边旗提取物5F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不具细胞毒性;陈明春[12]等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发现在一定浓度下,积雪草甙和苦参碱均能抑制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且积雪草甙的抗瘢痕作用强于苦参碱;吕建华[13]等将苦参碱微乳经小鼠背部皮肤给药,观察兔耳增生性瘢痕病理改变情况,发现其可预防创伤性瘢痕增生,且可作为临床预防肺纤维化用药;边曦[14]等实验发现氧化苦参碱可能通过抑制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和纤维粘连蛋白mRNA表达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还可通过诱导成纤维细胞的MMP-1 mRNA表达增加而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因而具有潜在的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作用。

2 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类中药促进瘢痕修复,早在《千金翼方》中就有记载:“灭瘢方:丹参、羊脂上二味,和煎敷之,灭瘢神妙。”中医认为损伤愈合后,从局部来看,属疽症之类,是由于腠理肌肤损伤,经络受阻,营卫失调,气滞血瘀而成。

目前,临床上常用到的此类中药有丹参、辣椒、五灵脂等。杨卫玺[15]等在试验中发现,单用丹参治疗烧伤后瘢痕的疗效较单用激素的效果要好;刘策励[16]等发现外用辣椒素药膜治疗增生性瘢痕,使用3个月后瘢痕硬度明显降低,血流量减少,瘢痕颜色得到改善;武水斗[17]等发现口服五灵脂丸治疗瘢痕疙瘩,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封闭治疗效果相当。因此,对有激素使用禁忌症(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的患者会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在药理研究方面,实验发现中药单体丹参酮、红花、血竭粉、三七总甙等可促进瘢痕修复,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瘢痕的科学性。范希玲[18]等研究发现活血止痛汤通过下调Fas、FasL的表达,减少了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达到了预防硬膜外瘢痕增生、粘连的效果。张楠楠等[19]等发现中药丹参具有抗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主要机制是丹参酮类物质参与调节MAPK、VEGF等信号通路。红花[20]可降低增生性瘢痕的厚度及硬度,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并可推测其机理为抑制 TGF-β1的表达。廖春华[21]等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血竭粉联合治疗女性面部Ⅱ度烧伤,同联合磺胺嘧啶银霜相对比,发现前者优于后者。当归[22]挥发油对增生性瘢痕有抑制作用,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细胞、G2/M期减少,显著增加了S期。桃仁[23]外用能有效的改变瘢痕的形态大小,主要通过调控TGF-β1和CD44细胞因子从而减少瘢痕形成,提高瘢痕组织内SOD的活力,清除自由基,使纤维组织降解。另外,三七总甙[24]也能够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具有体外抗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起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效应。

3 收敛固涩

创伤形成以后,在愈合过程中,为了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使用收敛固涩药可起到很好的疗效。《本草经疏》云:白及“极粘腻,性极收涩。能封填破损,使肿痛可消,溃败可托,死肌可去,脓血可洁,有托旧生新之妙用也”。临床上常用到的收敛固涩药物有白及、乌梅、五倍子等。

乌梅[25]外用善消因手术烧伤、外伤疮疡愈合期出现的瘢痕疙瘩。该法用于新鲜瘢痕效果佳,日久老化者较差,毒副作用小;继存[26]等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五倍子瘢痕膏治疗瘢痕疙瘩,发现五倍子瘢痕膏疗效优于传统的黑布药,与得宝松相比无差异,但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得宝松组;王建民[27]等用自制白竭散(白及、血竭各等份)均匀撒于肛瘘术后创面,能减少肛瘘患者术后创面瘢痕形成,提高愈合质量。

4 益气养阴润燥

创伤后期,正气虚弱,邪毒外入壅滞血气,邪浊不排,瘀积作肿。创面虽愈合,邪浊未泻,于愈合之处形成瘢痕。此时益气养阴类药物对气血亏虚,特别是气阴两虚者效果尤佳。《太平圣惠方》载“消灭瘢痕。鸡子五七枚煮熟,取黄炒黑,拭涂,三日。久久自灭”

赵自然[28]研究人参皂苷Rg3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中Caspase-3、细胞色素C的影响,Rg3可明显增加兔耳增生性瘢痕中Caspase-3、细胞色素C的表达;蜂蜜[29]提取物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亦作为蜂蜜的临床疗效的佐证;张艳[30]等观察黄芪治疗大耳白兔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通过减少TGF-β1 mRNA水平的合成,减少TGF-β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增生,显示黄芪注射液可能是治疗增生性瘢痕较好的药物。

5 结语

中药在治疗瘢痕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其副作用小,弥补了激素等药物长期运用带来的副作用。其疗效独特,可以作为某些药物的替代疗法。目前虽然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可促进瘢痕的修复,但是对瘢痕有修复作用的中药单体、复方很多,运用的剂型种类繁多,究竟使用哪种药物、哪种方法更安全有效,目前尚需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此外,很多研究都证明许多中药单体对瘢痕治疗有效,但这些研究大多是体外实验,着眼点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来实现治愈瘢痕,但其具体机制,及它们能否最终运用于临床,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继续加强促进瘢痕修复单体的筛选,寻找并制备针对性强的合适的外用剂型,以构建中药修复瘢痕的理想模式,进一步显著提高瘢痕的治愈率,将是未来研究方向。

[1]万鲲,高申,王世岭.增生性瘢痕治疗药物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2344-2345.

[2]鲍卫汉.实用瘢痕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2000:331-334.

[3]张连生,刘暾,韩雪峰.积雪苷软膏预防季肋部切口瘢痕增生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7):949-950.

[4]李开琴,赵斌,许宏龙.醋调海藻、鸦胆子治疗烧伤瘢痕增生的临床探索[J].内蒙古中医药,2012,23:43-44.

[5]王玲,王琪.大血藤洗剂治疗烧伤瘢痕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2):36.

[6]马春太.夏晓萍.李志刚,等.祛瘢效灵汤治疗瘢痕疙瘩26 例观察[J].新疆中药,2001,19(4):22.

[7]李巍,李峥,陈锋.黄芩对皮肤瘢痕形成过程中TGF-β1、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影响[J].西部医学,2012,24(3):462-464.

[8]杨延龙,张丞,纪荣,等.紫草素促进化疗药物渗漏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愈合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7):60-62.

[9]农晓琳,陈洪,陈石海,等.青蒿素、青蒿琥酯抗皮肤瘢痕的体外实验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2):202-205.

[10]朱倩,夏洪生,张辛,等.白黎芦醇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及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6,8(1):7-8.

[11]张云松,罗少军,汤少明等.半边旗提取物5F对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1(3):201-203.

[12]陈明春,黄茂芳.积雪草甙和苦参碱对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1):11-14.

[13]吕建华,魏红,张振苦,等.参碱微乳经皮给药在小鼠体内分布及对兔耳增生性瘢痕预防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3):572-575.

[14]边曦,吴江群,聂兴举,等.氧化苦参碱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前胶原及纤维粘连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32(10):1390-1393.

[15]杨卫玺,杨敏烈,吕国忠.药物注射法治疗60例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3):323-325.

[16]刘策励,黎鳌,赵雄飞,等.辣椒素药膜防治增生性疲痕的临床研究[J].现代康复,2000,4(7):1032-1033.

[17]武水斗,伊书红.五灵脂丸治疗瘢痕疙瘩54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4):23-24.

[18]范希玲,周辉,夏志敏,等.活血止痛汤在硬膜外瘢痕中对Ⅰ、Ⅱ型跨膜糖蛋白介导凋亡信号传导的影响[J].中国骨伤,2011,24(2):154-157.

[19]张楠楠,王倩,高 洁,等.中药丹参抗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J].中草药,2012,43(12):2403-2010.

[20]刘燕,傅跃先,邱 林,等.红花注射治疗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中 TGFβ1 的表达变化[J].重庆医学,2011,40(13):1294-1296.

[21]廖春华,严伟宾.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血竭粉外用外敷对女性面部II度烧伤创面影响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4):71-72.

[22]刘凯,张选奋,张瑾,等.当归挥发油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胶原合成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1536-1538.

[23]王福波,余安胜,曹艳杰.桃仁涂膜剂抗人源移植裸鼠肥厚性瘢痕的靶点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6):1221-1224.

[24]周卫,刘灿,孔焕宇,等.三七透明质酸钠凝胶对家兔硬膜外瘢痕中Cox-2、TGF-β1及CTGF表达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5):384-389.

[25]陈夫佑.乌梅善消瘢痕[J].中医杂志,2009,43(9):651.

[26]继存,严月华,翟晓翔,等.五倍子瘢痕膏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28(5):356-359.

[27]王建民,毛细云,卢灿省,等.白竭散对肛瘘术后创面瘢痕形成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6):605.

[28]刘鹤松,王芳,吴杰,等.人参皂苷Rg3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中Caspase-3、细胞色素 C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3106-3107.

[20]Syazana MSN,Halim AS,Gan SH,etal.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f methanolic extraction of tualang honey on human keloid fibroblasts[J].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1,11:82.

[30]张艳,邱林,吴清华,等.黄芪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6):864-868.

猜你喜欢

胶原纤维细胞瘢痕
牛跟腱胶原与草鱼皮胶原的结构表征及自组装行为比较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胶原无纺布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红蓝光联合胶原贴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