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崩症治案二则

2013-04-07杨东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尿崩症次服尿意

陈 芸,杨东东

(1.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成都 610072)

尿崩症治案二则

陈 芸1,杨东东2

(1.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 成都 610072)

我们用中药治疗尿崩症2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

杨某,女,17岁,于2012年4月8日诊。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尿频、尿急,每天饮水量约4000mL,饮不解渴,饮后约10min即感尿意,尿急,稍晚如厕即小便流出,尿量多,夜间亦如此,严重影响睡眠,白天倦怠无力,腰酸困,心烦,纳差,苦不堪言,问及病情时,默默不语,学习成绩下降。查面色白光白,舌红苔黄厚腻,脉浮滑。既往身体健康,无家族遗传病病史。查小便常规示尿比重1.003,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B超、头颅MRI均未见异常。就诊于多家医院,辗转医治未见效果。中医诊断为尿崩症(邪伏三焦证)。西医诊断为尿崩症。方用达原饮加减。药用黄芩15g,厚朴15g,知母15g,草果10g,槟榔10g,甘草5g,生石膏20g,茵陈15g,桑白皮15g,枇杷叶15g,杏仁15g,菊花15g,焦栀子15g,覆盆子15g,芡实10g。7剂,水煎,日1剂,每次100mL,每日3次服。服药后近1周尿量及如厕次数明显减少,烦渴减轻,每天饮水量约3000mL,饮后尿意时间延长,睡眠纳食有所改善,腰酸困,舌稍红苔黄微腻,脉滑。前方去覆盆子、芡实,加山药15g、炒白术20g、杜仲15g,7剂,水煎,日1剂,每次100mL,每日3次服。服药后症状基本消失,腰酸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改用肾气丸加减。[熟地20g,山药15g,山茱萸15g,丹皮15g,泽泻15g,茯苓15g,杜仲15g,怀牛膝15g,桑寄生15g,肉桂10g,附子15g(先煎0.5h)]。15剂,水煎,每次100mL,每日3次服。服药后痊愈,已正常上学。

韩某,男,10岁,2012年11月21日诊。2周前受凉后咳嗽、喷嚏、鼻塞、流涕等,服用西药(具体不详)后症状消失。几天后口渴、尿频、尿急,饮水量约5000mL,饮不解口,饮完便感尿意,夜间需起床饮水数次,常有尿床,继续服用感冒药(具体不知)后未见缓解。面色微红,舌红苔黄厚,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尿崩症(邪伏三焦证)。西医诊断为尿崩症。方用达原饮加减。药用黄芩10g,厚朴12g,知母12g,草果10g,槟榔10g,甘草5g,生石膏20g,桑叶10g,桑白皮10g,枇杷叶10g,杏仁12g,防风10g,菊花12g,焦栀子10g,覆盆子10g,芡实10g,芦根15g。7剂,水煎,日1剂,每次100mL,每日3次服。服药后症状消失,舌淡苔薄白,脉沉。上方继续7天,改用肾气丸加减[熟地12g,山药10g,山茱萸10g,丹皮6g,泽泻6g,茯苓10g,怀牛膝10g,桑寄生10g,肉桂10g,附子9g(先煎0.5h)],7剂,水煎,日1剂,每次100mL,每日3次服。服药后痊愈。

2 体 会

例1因湿邪内停,影响脾胃升降之功能,导致津液输布障碍,结合舌脉,当属湿邪内蕴,邪伏膜原。例2有外感史,因表邪未解,循经入里,太阳之表邪传入半表半里之膜原。二者病因虽大不相同,却均兼三焦运化失常,津液输布障碍病机,因此均用达原饮加减。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及“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治疗之初加以收涩药覆盆子、芡实等缓急,好转近痊愈之时予以肾气丸固护肾气巩固疗效。

R249.7

B

1004-2814(2013)12-1059-02

2013-07-17

猜你喜欢

尿崩症次服尿意
突然尿量异常增多,可能是尿崩症
突然尿量异常增多,可能是尿崩症
“爱爱”时想小便正常吗
治神经衰弱
关于“嘘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尿崩症的特点及诊断工作探讨
治神经衰弱
无敌上上签
老年男性晨起走走再排尿
合并颅内钙化的渴感减退性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