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剑华治疗筋伤案——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2013-04-07刘渝松马善治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错缝背痛胸椎

刘渝松,马善治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400010)

刘某,男,35岁,2010年7月25日初诊。昨日早晨起床时动作过快而突感背部疼痛,尤以左侧为甚,痛有定处,按之痛甚,呼吸、咳嗽均感疼痛,不能平卧。在院外经拔罐及推拿等治疗后未见缓解,反致症状加重,并出现胸部牵扯样疼痛,但无心慌、胸闷等症状。查背部肌肉明显紧张,尤以左侧为甚,胸3、4椎棘突左侧缘压痛明显,轻微叩痛,无放射痛,舌淡红苔薄白,舌下脉络少许瘀滞,脉弦涩。胸椎CR检查示胸椎未见骨折及小关节增生征象。中医诊断为背痛(筋骨错缝、气滞血瘀型)。西医诊断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因为起床时动作过快而致胸椎筋骨错缝,局部气滞血瘀,经脉瘀滞所致。治当疏经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理气。郭老师治疗采用舒筋解痉类手法,主要采用揉、滚、拿、推等轻柔手法放松背部肌肉,再配合坐位端提胸椎整脊法整复错缝的胸椎小关节,并听见“咔嗒”声。术后诸症消失,随访3个月未复发。

按: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指由于胸椎小关节在身体扭转姿势不当或受到暴力时,引起其解剖关系的微小移位引起的疾病。主要好发于胸3、胸4、胸5椎。胸椎因有胸廓及其它软组织的加固,稳定性相对于颈椎和腰椎要强,发生小关节紊乱的机会相对于颈椎和腰椎为少。因生理和病理的影响,胸椎小关节紊乱发生后关节周围软组织呈反射性紧张状态,很难自行复位,即使手法治疗也有一定难度。因此,应在避免加重损伤的基础上针对病变部位,施以适当的推拿手法及整复手法,调节病变关节的活动范围,促使错位的关节复位是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关键。郭老师在整复手法前施以舒筋解痉类手法,通过揉、滚、拿、推等轻柔手法使背部肌肉完全放松,背部肌张力减小以利整复手法成功。然后采用坐位端提胸椎整脊法,使紊乱的胸椎小关节达到复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且推拿疗法方法简单,效果显著,但对于年老体弱或骨质疏松患者应谨慎,以免造成新的损伤而加重病情。

临床上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有许多不同手法,如俯卧冲压法、旋转冲压法、双手重叠按压法、膝顶扩胸扳法、坐位旋转推法、拔伸牵引法等。郭老师采用坐位端提胸椎整脊法通过端提向上的牵引力,能瞬间使胸椎发生轻微位移,嵌顿的滑膜回纳,解除了对胸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刺激或压迫,从而达到止痛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为患者坐位腰背挺直,双眼平视前方,双手向后交叉抱于后枕部,呈扩胸姿势。医生立于患者背后,双手从其腋下穿过握住患者前臂。嘱患者全身放松,在深吸气的同时,医生瞬间用力向上突然端提患者的上臂和前臂,此时往往可闻及胸椎发出“咔嗒”声,患者感背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则表示胸椎小关节紊乱得以纠正。

猜你喜欢

错缝背痛胸椎
肩背痛竟然也是肺癌信号
胸椎脊索瘤1例
脊柱缘何“骨错缝”
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研究现存问题的思考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胸椎真菌感染误诊结核一例
Constructing Large Scale Cohort for Clinical Study on Heart Failure with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in Regional Healthcare Platform: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in Data Reuse
索罗斯的背痛和梅西的点球
错缝结构对隔墙传声损失的影响研究
后背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