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的探索

2013-04-03李光英

中外医疗 2013年2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李光英

[摘要] 目的 探讨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 方法 对志愿参加实验的11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进行评估。研究组的实验对象进行为期2个月的积极心理学式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的实验对象不参加任何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 结果 干预实施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SCL-90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干预实施前后SCL-90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的影响有意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02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其心理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目前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大多数致力于把重点放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各类心理问题上,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为了破除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该研究把新兴的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让大学生们有积极健康的阳光心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同在大学生的内心深处筑起一条通向健康的桥梁。笔者2010年3月—2011年12月通过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探索了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该大学三年级自愿参加研究的118名大学生,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其中研究组中共59名大学生,男性23名,女性36名,平均年龄为:(21±1.91)岁。对照组中共59名大学生,男性22名,女性37名,平均年龄为:(21±1.87)岁。

2.2 方法

在实验前、实验后分别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评价。评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评价由本大学教授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教师在无干扰的、安静的地点,对参加实验的大学生采用统一时间、统一指导语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评,以观察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变化情况及干预效果。

研究组由该大学教授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专业教师对研究对象进行2个月的积极心理学式心理健康教育干预, 2~3次/周, 2~4 h/次。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人际交往、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情绪管理、心身疾病、常见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等。对照组不做任何类型的心理健康课程辅导。

2.3 主要观察指标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后SCL-90各个因子分的比较,两组间的各个因子分的比较。

2.4 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和分析对比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两组前后、组间对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间在实验实施前SCL-90阳性因子对比结果

分界值以SCL-90各症状因子是否达到和超过2(≥2)判定为中等痛苦水平,即因子分≥2者为阳性体征,有心理问题。实验实施前两组共检出心理异常者37人,心理异常总检出率为31.56%。其中研究组中SCL-90平均总分为(144.07±41.82)。心理异常者19人,总检出率(31.69%)。其中阳性检出率较高的因子包括人际关系敏感(8.06%)、焦虑(6.22%)、 强迫(7.14%)和抑郁(7.14%)。对照组中SCL-90平均总分为(140.07±39.12)。心理异常者18人,总检出率为30.71%。其中阳性检出率较高的因子有人际关系敏感(7.96%)、焦虑(7.27%)、强迫(7.78%)和抑郁(6.94%)。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两组间在实验实施之后SCL-90阳性因子对比结果

干预实施之后,以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分以及各因子分为统计指标,研究组心理健康水平较对照组提高,其中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0~2.764,P<0.05)。结果显示,干预实施之后,研究组与对照组阳性因子有显著性的组间差异。

3.3 两组间在实验实施前后SCL-90阳性因子对比结果

以总分以及各因子分为统计指标,对两组学生进行SCL-90检查发现:研究组心理健康水平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提高,其中总分、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0~3.924,P<0.05);而对照组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3~1.178,P>0.05)。以阳性检出率为统计指标,研究组干预后心理异常总检出率有所下降(11.33%),干预前后,其心理异常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7.987,P<0.05),其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因子阳性检出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8~8.497,P<0.05)。而对照组心理异常总检出率,为16.41%,各因子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1.577,P>0.05)。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干预实施之前后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干预实施之前后阳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该研究显示,①SCL-90评价结果提示大学生心理异常总检出率为31.56%。其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强迫、抑郁因子的阳性检出率较高。②研究组与对照组总分、各阳性因子在实验实施之前无显著性的组间差异。干预实施之后,研究组与对照组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干预实施之前后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干预实施之前后阳性因子无显著性的差异。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的影响有意义,可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于20世纪末起源于西方心理学界的新型心理学模式,基于人本主义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注重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主张发挥其内心潜在的、固有的、最具动力学的潜意识为出发点,倡导采用积极心态来对各种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做出新的、积极意义的解读,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及优秀品质,使其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2]。

一直以来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关注于对病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负面心理方面的研究,忽视了人类本来具有的正向、积极的力量。积极心理学的创立扭转了这一被动局面[3]。应用积极心理学来考虑心理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便会发现过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被动的堵、防,如同治理洪水一样,堵、防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其可以自己产生免疫力,如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道理,发挥其内在的、潜在的、积极的力量,这正是人本主义理论的精髓,因此,积极心理学可以更加有效地、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

基于以上的理论及思考、参考相关国内外文献,结合我国的高校现状,笔者研究、设计了本实验,希望探索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的影响有意义,证明该方法可有效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当然本实验还有实验样本量不大、测量量表少等不足,以后研究会进一步改进,做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31.

[2] Seligman M E P,Csiksizent mihaly M.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514.

[3] 童林,李霞.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54-57.

(收稿日期:2012-11-10)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