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3-04-03雷玉彬

中外医疗 2013年2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护理管理

雷玉彬

[摘要] 目的 为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探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抽取在该院妇产科、儿科两个科室2011年9月—2012年3月住院期间的患者和在妇产科、儿科工作的63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该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安全量化评分标准的评价表,评价患者安全,比较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和护士考核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护士考核优秀率、护士健康知识普及率、病房管理、护理操作、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士水平、有效及早发现患者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005-02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实施的全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包括心理、机体器官或功能上的损害、以及各种缺陷、甚至死亡的发生[1]。护理安全涉及护理操作、护理记录、临床用药等诸多问题,护理安全也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需要多方面人群的参与。随着社会的发展,提高各级护理水平、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护理模式迫在眉睫。护理安全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为了探讨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够及早的发现患者身上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不断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选取2011年9月—2012年3月住院期间的63名护士,现将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住院期间的患者和在妇产科、儿科工作的63名护士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之前为对照,比较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和护士考核差异情况。

1.2 实验方法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护理部-护士长-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成立院级安全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各科护士长及责任组长。①由护理部组织院级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总的各项制度及措施,如健全护理安全制度(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各种疾病护理常规、各项工作质量标准)、制定完善监控措施(护理缺陷控制流程、危险因素评估表、高危患者监护、护理措施、护理关键环节流程)、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公共突发事件、院内意外事件)、护理人员防护措施(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安全防护措施、警示牌)等。护理部每月定期组织安全管理小组进行护理安全查房,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进行安全教育(典型实例分析、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由分管院长对护理部进行考核[3]。②护士长负责该科室的全面工作,完善病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班岗位职责、操作流程、服务流程、有护理缺陷登记、分析、报告、讨论制度、见习护士管理制度),护士长指定相对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协助安全管理,并定期进行自查。抓好关键环节,重点包括关键人(低年资、情绪不稳定),关键服务对象(抢救、危重、高危患者、围手术期等),关键事(特殊药物、输血等),关键时间段(交接班、夜班、节假日、特别忙或特别空等);健全护理告知制度:住院患者安全告知(环境、有关制度及注意事项),有创操作告知(导尿、留置静脉穿刺等),护理防护用具使用告知(约束带、制动措施等),规范护理安全警示标志,如使用护理部统一标识(特殊药物、特殊治疗、防滑等)、指示、警示牌,标志醒目、清晰、温馨、规范使用。病区走廊、各出入口、通道保持畅通、安全;对各级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护、护理操作规范、应急预案、院内外护理事件预警等;定期对科室抢救药物及物品、护理用具、仪器、设备、安全通道等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对高危人群实施护理评估,落实监控措施,监控结果上报、汇总,定期分析讨论。由护理部对护士长进行全面考核,制定相关的评分标准(由安全管理小组讨论通过),根据各项考核标准进行评分[4]。③由护理部制定大体的方向,各科室根据自己科室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规则,以便更加方便的实施;建立各项指标与绩效挂钩制度,科室总奖金的40%参与量化管理,建立各项详细的评分标准,由护士长及责任组长根据各项指标对其进行评分,根据最终的评分结果进行奖金分配。建立起以量化管理为基础,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模式。考核主要包括护理技术操作、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两个科室的每个护士将自己所做工作及分值登记在考核表上,护士长每日签字认可,以一个月为单位,总结各护士工作情况,患者评分情况及所得总分值,并评价患者安全,比较患者安全状况以及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评定的差别。

1.3 护理安全量化观察指标

护理工作人员考核率:科室建立统一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评价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根据评分进行比较。考核评价指标: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优秀得分90~100分;良好得分80~89分;合格得分70~79分;不合格得分70分以下。根据完成的每项护理工作项目进行评分,不同的护理工作项目分值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需要时间,技术难度、人员配合来确定。若发生不良事件,按照事件由轻到重来扣10~50分,如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护士考核比较

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合格率为95.2%,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后合格率为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从该研究看出,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管理能促进量化管理的实施,使其较好地达到预期中的效果[5],分级管理能多层次、多方位地发挥不同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护理人员的能力,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中各种院内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在目前医疗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对于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广大医务人员深思。

3.1 患者安全目标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为核心,应用量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可以针对医院为患者提供护理的过程中存在常见,多发,易忽视的安全隐患和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和必须达到的效果,同时可以精心为患者省钱省心,切实为患者省力贯穿整个临床护理服务全程。

3.2 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的应用

量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管理,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健全护理安全制度及处理应急预案[6]。①执行严格的查对制度,准确识别病人的身份,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正确的治疗,操作,检查,做到正确执行医嘱。②执行卫生规范,落实感染控制。③提高用药安全,急救物品、药品安全、给药,规范特殊药物的管理[7]。④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挽救生命。⑤规范与减少意外事件,新入院患者、危重患者、严防患者的安全、防火、防烫伤等。⑥鼓励病人参与医疗安全。⑦护士合理排班,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护理工作量来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如医疗高峰时、发生突发事件时、危重病人抢救时等,并减少因疲惫引起的护理差错。⑧安排业务学习时间,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全体护理人员中树立护理安全的观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时刻把病人安危放在心上,建立安全第一的观点。护理管理者应着眼于系统分析,经常检查和督促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要加强护士业务素质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对病人的护理安全质量。此外新护士、新设备的进入有一个培训、适应、磨合的过程。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容易发生不安全隐范,发生护理差错[8]。

3.3 量化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护理工作是一个多人多班次合作的工作,环节多、交接多、配合多、可能发生的差错隐患也多,故在重点环节实施流程管理中控制护理质量,如制订病人出入院流程、病房交接流程、转床流程、转科工作流程、接待急诊病人工作流程等一系列标准化流程,并认真执行,以避免工作遗漏,提高工作质量及病人满意率。同时要求病区护士长加强重点人员的管理,针对该病区存在的问题,制订详细的管理措施,如建立护嘱本,把每日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让护士在交班时具体遵循,使交班内容准确、详细,避免交班过程中遗忘给医疗、护理活动带来隐患;坚持护士长一日五查房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尽量减少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9]。

[参考文献]

[1] 韩红芳,李想.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于实施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96-4900;

[2] 马效芝.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8):15-16.

[3]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4] 裴广秀.对护士长实施量化考核与目标管理的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9):82-83.

[5] 商进荣.层级管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20-21.

[6] 王芳,叶志弘,葛学娣,等.三级综合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777-780.

[7] 谢娟,邹勤,杜晓红,等.工作绩效综合评价在护理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7):88-89.

[8] 彭桂芝,李玉梅.门诊输液现代化管理与成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0):166-167.

[9] 孙启云.人性化量化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6):1477-1479.

(收稿日期:2012-09-12)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护理管理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胃管误插入气管不典型症状1例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