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结合对肺结核咯血的治疗探讨

2013-04-03

中外医疗 2013年2期
关键词:片状抗炎结核病

高 兰

吉林省通化市结核病防治所,吉林通化 134001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症状之一,肺结核咯血占所有咯血病人总数60%~80%不等,既可发生在病变进展、恶化中,又可出现在病灶吸收好转期,甚至是已钙化的病灶,咯血易引起结核病灶播散,并发肺不张,合并肺感染,大量咯血(200 mL以上),还可造成失血性休克或咯血窒息而危及生命,其反复咯血是特征,属临床急症,约占肺结核病人的30%左右,很多病人是由出现咯血而就诊,最后确诊为结核病,为了观察肺结核患者咯血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该院2011年5月—2012年3月期间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诊断

咯血可由多种疾病形成,并非肺结核独有。

①肺结核咯血的颜色和形状多为鲜红色,很少出现黑便(如咳血吞咽后即可出现黑便);②肺结核咯血可伴发热,午后为甚,低热、盗汗、消瘦、厌食等;③肺结核咯血可伴胸疼;④肺结核咯血常有盗汗、消瘦、厌食、精神萎靡;⑤肺结核咯血初期量少,如空洞则大量咳血。

2 鉴别诊断

肺结核咯血色鲜红,肺炎球菌肺炎咯血为铁锈样,肺吸血史病和肺泡出血也可以咯血铁锈样痰,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咯血的血为砖红胶冻样,二尖瓣狭窄咯血为暗红色,左心衰竭所致咯血为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肺栓塞引起咯血为粘稠暗 红色血痰。

①咯血伴发热也可见于肺炎、肺脓肿、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支气管肺癌等;②咯血伴胸疼可见肺炎球菌肺炎,肺栓塞、支气管肺癌等;③咯血伴脓痰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空洞性肺结核继发细菌感染等。其中干性支气管扩张则仅表现为反复咯血而无浓痰;④咯血伴皮肤黏膜,可见于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或风湿病,最注重是血液病;⑤咯血伴杵状指,(长期缺氧)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支气管肺癌等;⑥咯血伴黄疸,须注意钩端螺旋体病、肺炎球菌肺炎、肺栓塞等。

3 对于诊断

X线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大部医院都有此项设备,并通过实验所查痰结核杆菌再看血沉增速情况,最后也可考虑CT和段强用于确诊。

4 肺结核在X线的表现

斑点结节状,密度较高,边缘清楚的纤维包围的干酪灶,云雾状或片状,密度较浅,边缘完整密度不均匀的球型病灶,具有环形边界,透亮的空洞形成。

5 具体病例

病例1:陈 xx、男、31岁,家住光明路,于2011年5月10日就诊。

主诉:咯血1周。

现病史:于1周前晨起突然咯血,咯出血量约1茶杯,伴心悸气短,其后每逢劳累或饭后即咯血,其量大致相同,其血色鲜红,胸闷痛,夜间盗汗已有2月余,偶尔潮热发烧,间断性咳嗽,饮食欠佳,周身倦怠,乏力,大便正常,急诊来院。

检查:BP:120/76 mmHg病人体质营养一般,五官端正,口唇淡白,颊红及颈静脉怒张,甲状腺不肿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拍胸片正侧位X线片。检查结核杆菌菌素实验阴性反应,考虑肺结核。

治疗:抗痨、抗炎、止血、对症、支持疗法。

请中医会诊:病例敬阅,同意以上诊断及治疗意见,中医典籍无肺结核一词,其状咳嗽,潮热盗汗,身体消瘦,咯血诊为肺痨即本病由肺虫引起,肺虫居肺叶之内,融入肺体而瘵痰,咯血声斯,治法以“杀虫”“补虚”,病人脉细数、舌质红、潮热盗汗、咯血、肺阴虚、阴虚生内热、血内热则沸、肺中津液不足、阴虚生火、火邪重肺、不能行肃降之令、血随咯而出。

治疗方法:滋阴润肺降火止血

处方:沙参15 g、麦冬15 g、天冬15 g、百合20 g、桑皮15 g、百部15 g、地骨皮25 g、花粉15 g、白笈15 g、玉竹15 g、生地15 g、龟板15 g、花蕊石15 g、三七粉3 g、冲服。3剂、水煎服、取汁750 mL分3次口服,服药第4天,未见咯血。

继续抗痨、抗炎、支持疗法。

瞩其服龟煎中药,紫沂车粉3袋/次,3次/d,瞩其忌食,辛辣之物如葱、姜、花椒、胡椒,忌食水果荔枝,樱桃,杨梅。忌食狗肉,瞩其食用白罗卜、白梨、花生、猪肺、银耳、燕窝等。

病例2:赵某某,女,44岁,通化市江东乡,2012年3月16日入院。

主诉:间断性咳嗽胸闷咯血1 d。

缘於半月前无明显诱因,渐起咳嗽、胸闷、胸疼、气短、周身乏力、饮食欠佳、便秘、夜间盗汗、发病后未到医院检查治疗,自服中药“六味地黄丸”之后、盗汗稍好转,今日突然咯血,色鲜红,总量约250 mL,急诊来院,门诊经检查:①血型播散性肺结核、进展期中等量咯血。②慢性丙型肝炎收入院10年前患肺结核,3年前曾患慢性丙型肝炎,曾2次在我院住院治疗,间断应用抗结核药1个月,应用抗结核药(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患病期间无发热,进食及睡眠差,二便无异常。

诊断:①III型肺结核;②慢性丙型肝炎。

诊断依据:①间断性咳嗽胸闷、胸疼、气短、盗汗、乏力、头晕、咯血1 d。②左肺可闻及少许干性罗音。③X线片、右肺上、左肺上中可见斑片状、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尤以左肺为著,左肺中可见透光区、壁厚不规则。

鉴别诊断:①大叶性肺炎:起病急,有高热、气急、寒战、胸痛、咯铁锈色痰,抗炎治疗有效。X线病灶呈大片状影、密度均匀、常局限一侧肺——1个叶。②支气管肺炎:好发于儿童及老年人,咳嗽、咯黄色浓痰,抗炎治疗有效,X线病灶呈沿肺纹理走行的点片状及絮片状模糊影,有时可融合成大片状。

治疗经过:①抗痨、抗炎、止血、对症、支持疗法;②注意休息、定期复查肝功、胸片

入院后第2天,由主任带领全科医护讨论病情。首先由主治医师介绍病情及用药情况,大家同意治疗方案,预后辩别体质差,且患丙肝,愈后差。

入院后第6天,今晨突然咯血,色鲜红,量约300 mL,立即给垂体后叶素12单位加入静点及乙酸胺乙酸、乙二啶静点。瞩患者注意休息,少动,注意病情变化,30 min后症状缓解。

请中医科会诊:中医科医生3人,同肺结核10年反复发病,且伴慢性丙肝,病后头3月,体质弱,血气两亏,久病灶劣及于肾,肾精亏损,中医命名为肺病,肺痨的病位肺,肺脏虚弱,肺主气气虚,卫气功能减弱,复感慢性丙肝,肾虚失去滋生之源,肾虚相火灼,乃致肺肾两虚,肺虚不能伐肝,肾虚不能养肝,又同肺虚心火旺盛,肾虚不能以水制火,乃致心肝火旺,火灼津液,火热肺,血亦沸,周而络破血溢,咯出鲜血,治疗先止血,防咯血量多体更弱,气血愈虚,气虚不能摄血,可出现大量咯血之虚。

处方:黄芪50 g、生地15 g、阿胶15 g、烊服。 党参50 g、白术15 g、甘草15 g、沙参15 g、百合15 g、五味子15 g、子苑15 g、冬苑15 g、白笈15 g、女真子50 g、旱莲草50 g、水煎服,连煎3次,取汁750 g,250 mL/次口服,连服一周,病人未再咯血,体力渐支,面色转润,在处方基础加入川贝母15 g、大贝15 g、天冬15 g、麦冬15 g、连续服用2个月,痰中无血,抗痨治疗方案不变,经7个月治疗,最终痊愈出院。

6 讨论

该院采用中医辩证施治对治疗肺结核咯血有明显的辅助治疗的作用,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纠正改善脏腑功能,改善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加快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空洞关闭缩小及咯血症状改善的速度,降低由于西药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作用,缩短短程化疗疗程。结果显示,经治疗满7个月后,2例患者都痰中无血,最终痊愈出院。

肺结核咯血临床常见,咯血之前大部患者常有胸闷,喉痒,心窝发热,口痒,其好发于清晨,患者咯血后都很恐惧,求救心切,有时因咯血不能说话就用手势,见上状首先解除恐惧,咯血病人的居室应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生活规律,心态平衡,注意饮食,忌食辛辣之物,用食疗,中医中药对该病的治疗起很大补益,同时用中药止血疗效确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①中药药源充足,制备方便;②不良反应小,病人依从性好;③止血时间缩短;④临床效果较明显,尤其再出现反复咯血少,可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机体免疫力增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黄行芳,洪建军.50例肺结核大咯血中西医结合治疗[C]//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委员会,2008.

[2]王业建,李超贤.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观察[C]//2011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防痨协会,2011.

[3]李殷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245.

猜你喜欢

片状抗炎结核病
雪花不只有六边形片状的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控制片状α-Al2O3粉体形貌影响因素的研究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IL-17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