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高校建立“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的若干思考
——以常熟理工学院“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为例

2013-04-01葛绝王小龙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山歌区域音乐

葛绝,王小龙

(常熟理工学院艺术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地方本科高校建立“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的若干思考
——以常熟理工学院“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为例

葛绝,王小龙

(常熟理工学院艺术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地方本科高校建立“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可以为“区域音乐文化课程”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为地方高校音乐“特色办学”提供突破口,为非遗保护推向深入提供有力支撑。“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诞生于常熟理工学院“校地互动”战略决策的大背景下,也是该校音乐专业结合地方办学实践孕育的结果,其成立必将推动专业办学和吴地音乐文化研究的深入。

地方本科高校音乐教育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互动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

一、问题的提出

胡锦涛同志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1]“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新时期我国现代高等学校的四大职能。其中“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课题。许多学者认为新时期高校应加强高校的文化引领作用[2]28,高等教育既要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又要积极参与、导引、规范社会的变革与发展。[3]17基于以上认识,当今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都将“校地互动”作为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和发展战略,以及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事实上,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的人才技术性过专、知识面过窄而造成“片面发展”的情况;另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诉求,是多种技能并存的音乐普及工作者。地方本科高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形正日益显现。围绕着高校新职能的命题,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音乐教育教学也应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开拓新的思路,与学校所在的行政区域进行互动。整合优势资源,通过“校地互动”的形式建立“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是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相互合作、共生共赢和科学发展的有力举措。

二、建立“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的重要意义

首先,为“区域音乐文化课程”的开设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音乐教育界发起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高师音乐教学体系改革”。1995年12月在广东番禺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主题是“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强调在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2004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艺术教育司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规定该专业的“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地方和学校课程(约180学时,10学分)根据区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特色开设课程”。这就把因地制宜开设地方音乐课程纳入了常规化的轨道。

《方案》出台后,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纷纷响应,教育部第一批试点的45家音乐教育机构,几乎都是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学院或音乐系,而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却寥寥无几(仅沈阳音乐学院与广西艺术学院两家)。这说明,地方本科院校结合地方办学的需求迫切,“区域音乐文化课程”开课愿望凸显。

然而,地方特色音乐课程开设后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学资源不足。过去,音乐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中央和省级以上科研院所和高等艺术院校的采集编写。地方特色课程(或称“区域音乐特色课程”)开设后,这些研究成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可以说,地方特色课程的教学呼唤“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的出现,以弥补地方音乐教学资源的不足。

众所周知,每个地区的音乐文化资源都十分丰富,从体裁类型上说就有民歌、歌舞、戏曲、曲艺、民间器乐等,从接收人群上考察则有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之分。如此丰富的“矿藏”为开设“区域音乐文化课程”提供了享用不尽的丰富资源。

以江南吴地为例,从泰伯、仲雍奔吴开始,吴地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地的音乐文化资源更是异常丰富,这里的民歌、歌舞、戏曲、曲艺和民间器乐品种之多,分布范围之广,传承渊源之深厚为全国罕见。民歌方面,江南吴歌小曲久负盛名,而乡野吴歌也日渐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张家港凤凰镇的“河阳山歌”,至今传唱着黄帝时期的古弹歌《斫竹歌》,芦墟山歌、白茆山歌、双凤山歌都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歌舞方面,这里有花鼓、茶担、荡湖船,跳麒麟、打连厢等多种民舞品种,至今传承不绝。曲艺方面,苏州弹词在江浙沪都有流传,其他还有小热昏、宣卷、道情等,戏曲品种则有明代以来独步天下的“昆曲”,以及沪剧、锡剧、苏剧、山歌剧等等,而器乐品种除了独奏源远流长之外,还有江南丝竹、十番锣鼓等多种形式。因此,这些丰富的资源是身处吴地的地方本科高校民歌、民族器乐、舞蹈等“区域音乐文化课程”品种重要的课程资料来源。

其次,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办学”提供必要的突破口。

“特色办学”是新时期音乐教育的必然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向,地方本科高校设立的音乐专业在数量上已经颇具规模。这支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只有与高等专业音乐院校错位发展才有出路。因此,如何寻找自己的“突破口”,将音乐专业办出特色,是摆在每一个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地方本科高校音乐专业办学是个新生事物,在摸索中不断寻找自己的定位和“特色”。比如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立足本土,加强江苏音乐文化与教育研究”和“放眼世界,推进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与音乐教学研究”的“两个特色”。在“本土特色”研究领域,确立了江苏古琴、江南琵琶、江南二胡名家、江南丝竹、江苏曲艺、江苏戏曲等研究方向,并将上述研究成果逐步转化为优质的课程资源,建设本专业的特色课程,包括《江苏民间音乐》、《江南丝竹鉴赏与演奏》、《苏州弹词鉴赏与演唱》、《扬剧鉴赏与演唱》、《锡剧鉴赏与演唱》、《淮剧鉴赏与演唱》、《昆剧鉴赏与演唱》等。[4]p.66因此,该院结合其下属的“音乐研究所”以及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协助,陆续编写了多本地方音乐校本教材。常熟理工学院在音乐专业办学中也及时提出了结合地方特色音乐品种(“虞山琴派”)办学的理念,从1998年开始开设了古琴选修课,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第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向纵深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及我国201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可以看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整个非遗项目中的比重,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中的第一第四项与音乐直接相关,其他各门类与音乐也有一定的关联。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技艺性,需要人来传承。地方本科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今后都要走向地方文艺部门和教育机构工作,可以说,他们是今后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地方本科高校与地方行政主管联起手来促进非遗保护走向纵深,这是非遗保护的必然路向。因为当今通行的教育方式已经使口传心授不可能成为主流的传承,技艺的传承必须走向学校,非遗项目也必须依托学校教育平台,才能顺利传承下去,这就使得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必须走在“非遗保护的主阵地”中。“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可以开展很多的工作,包括非遗知识的普及、非遗项目、品种的普查,非遗项目独特性的论证、非遗技艺的学习传承等。

三、“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成立的理念与实践思考

进入新世纪以来,地方本科院校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譬如,江苏多所高校的音乐院系都建立了自己的区域音乐学术研究平台,苏州科技学院有“苏南地方音乐文化研究所”(2009年成立),扬州大学有“扬州民间音乐研究所”(2011年成立),南通大学有“南通民间音乐研究所”(2008年成立研究室,2012年成立研究所)等等。

常熟理工学院“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第一,“校地互动”发展战略的催生。

常熟理工学院是2004年正式升本的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自升本以来,学校领导以及基层教学单位都在思考如何有效实施“校地互动”的问题。可以说,常熟理工学院对于“校地互动”的研讨和实施是全方位的。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校地互动”,将它与学校发展规划紧密相连,进而配套产生了一系列的校地互动的实施方案,包括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校除了关注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贡献外,还注意到高校与地方文化发展的相互影响问题。朱士中校长撰文指出,文化及资源服务主要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开放学校有关文化场所,与地方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加强地方文化研究。三是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四是建立乡镇科研基地。五是加强对地方旅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产业的服务力度。[5]42正是在学校“校地互动”这一总体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催生了“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的诞生。

第二,音乐专业办学实践经验的孕育。

常熟理工学院音乐专业已经有了40多年的办学历史,它源自于1972年“苏州地区师范学校”的“文艺班”,1986年在苏州师专增设音乐系,为师范专科2年制,1987级为第一届学生。2004年开始以常熟理工学院名义单独招收本科生。1998年,该系率先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中开设古琴选修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由此,走上了一条“结合地方特色进行音乐办学”的新路。2004年开始,该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吴地音乐”课程,向学生系统讲授苏南地区的民间音乐品种,并安排有吴地音乐品种的田野考察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田野,走进街巷去零距离接触、考察身边的音乐现象。2009年,由笔者牵头成功申报了的省高校哲社课题《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以白茆山歌为例》,通过研讨发现,不仅是学校有试图与地方互动的诉求,地方文化部门其实也有同样的需求。通过白茆山歌的“互动”,使双方都互有收获。教师们认识了白茆山歌的规律特性;通过大量创编,丰富了白茆山歌曲目库;通过对白茆山歌的应时创新,丰富了白茆山歌的表演形式;也增强了研究者和传承者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而白茆山歌传承保护的地方文化工作者通过互动了解了当下的音乐发展动态,激发了他们传承保护白茆山歌的内在动力,也扩大了他们的影响[7]42-43。可以说,这是区域音乐文化教育活动走向深入的成功案例。其他还有像史琳教授牵头的“江南宣卷音乐”研究团队,成功申报了教育部、文化部研究课题多项,学生论文获得江苏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常熟理工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团队一等奖等殊荣。

因此,建立一个合适的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平台,以支撑师生们对吴地音乐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势在必行。经走访调研江苏同类高校新近成立的数家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2012年5月9日,“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在常熟理工学院挂牌成立。成立之日即浓缩汇集了一台苏南地方经典音乐的部分展示;随之,常熟市文化局与相关教师签订了常熟市道教音乐研究合作意向书;古里镇政府也在第七个非遗日期间邀请部分老师实地考察,共商进一步合作研究的计划;常熟“白茆山歌”、“虞山古琴”,苏州“胜浦三宝”、张家港“河阳山歌”等走进了学生课堂;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联合举办“东方音乐类型的文化研究”研讨会;苏南地方优秀民歌展演会以及与吴地音乐文化相关的学术研讨也如期举行。

可以相信,依托“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该校音乐教育和吴地音乐文化研究将会有更大的作为,这一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将会发挥多方作用:

第一,音乐专业建设将以学习研究吴地音乐文化为契机,与地方文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为服务地方文化的目标积蓄力量,同时对专业的发展转型又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作为“吴地”(即以苏州、无锡、常熟为中心的苏南环太湖地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顶层设计单位,研究所可以为吴地音乐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作明确的规划,可以制定与周边地区文化单位互动、师生进行地方音乐文化实践考察的预案,可以为校本教材的开发有计划地积累相关资料。

第三,可以依托该平台与同类高校科研院所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给专业办学带来活力。扬州大学“扬州民间音乐研究所”2012年举办了“全国高等院校区域音乐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多达百余人,汇集了全国各地众多的专家,使扬州大学艺术学院获得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苏南地方音乐文化研究所”创办了《苏南地方音乐文化艺术研究》,南通大学“南通民间音乐研究室”创办有《江海雅韵》等刊物,为提升上述单位的科研水平作出了贡献。平台的建立也因此促进了科研实绩的提升。兄弟院校经验表明,“平台的建立结束了散兵游勇式的研究”,集合科研团队、教学团队优势,对研究作更为合理的布局,避免撞车和重复劳动。平台建成后,教师在申报课题和教改研究中会获得更多优势。研究主题将更为新颖、凝练、集中,研究质量也将得到大幅提高。如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2009年建立“苏南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所”平台以后,当年就取得了五个省级课题项目。“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的成立,也一定会更好地凝聚艺术学院师生合力,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将地方音乐文化与教学科研相结合,进一步突出该校“校地合作互动”的办学特色,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从而为吴地音乐文化研究作出更多有益贡献。

[1]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 OL].新华网,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_sdzx/ 2011-04/25/content_22604972.htm,2013-05/05.

[2]刘六生、王飞.文化引领:大学职能的回归与进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0(5).

[3]龚放.论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与“导引”[J].高等教育研究,1996(2).

[4]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工作总结[A]//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工作总结材料汇编[C].2010:66.

[5]朱士中.地方本科高校“校地互动”应走战略发展之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

[6]葛绝.高校音乐教育与白茆山歌传承保护的互动探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6).

Some Thoughts on Establishing“Institute of Regional Music Culture”in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Wu Music and Culture Institute"of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E Jue,WANG Xiao-long
(School of Art,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The region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social services"and"cultural heritage of innovation"functions in the new era.Local college music education must also go out of the narrow space of th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Institute of Regional Music Culture"may provide the necessary curriculum resources for the”regional musical culture course",provide the necessary breakthrough for the local institutes of"characteristics music education",and provide a strong support for deeply protec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Wu Music and Culture Institute”was born at the time of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named"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llege and locality"in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It has also been bred for many years by combining local educational practice results,which will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music education and deepen the studying in the Wu music cultur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usic education;regional music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ions;interaction;Wu Music and Culture Institute

O4-33

A

1008-2794(2013)06-0064-04

2013-01-07

葛绝(1958—),男,安徽芜湖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合唱与指挥。

猜你喜欢

山歌区域音乐
山歌还要妹起头
山歌
分割区域
苗山歌
苗山歌
音乐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