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尿管末端囊肿的诊断与微创治疗

2013-04-01钟光俊成少平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33期
关键词:肾积水尿路尿液

黄 慧,汪 涛,潘 晖,钟光俊,王 竞,成少平(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湖北 荆州 434000)

输尿管末端囊肿是一种输尿管发育异常性疾病,临床上少见,又称输尿管末端膨出。我院2005年至2012年收治的18例输尿管末端囊肿均行CTU明确诊断,18例患者采用经尿道输尿管末端囊肿部分切除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18例,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23~65岁,平均36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腰部胀痛不适10例,血尿2例,反复尿路感染4例,体检发现2例。囊肿位于左侧11例,右侧7例。囊肿直径为1.6~5.8cm,平均2.8cm。其中2例合并同侧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畸形 (均为左侧),16例并发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

1.2 诊断方法

1.2.1 彩色多普勒超声 18例患者均于彩超下可见输尿管末端呈囊性扩张,可见液性暗区,在一侧膀胱三角区,囊肿的体积随着输尿管喷尿呈节律性的扩大或缩小。检查到并发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16例,同侧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畸形2例。

1.2.2 静脉肾盂造影 (IVP)检查 静脉肾孟造影是诊断输尿管末端囊肿的基本检查方法。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所需设备简单、便宜,有X摄片机的乡镇医院都能检查,能显示出双肾、输尿管、膀胱形态及功能,对先天性畸形如:重复肾、重复输尿管亦能直观显示,而对输尿管囊肿则具有特征性的 “眼镜蛇头”征或 “光晕”征。但IVP也有不足之处,肾功能严重不良,肾分泌功能减少,输尿管、膀胱显示不清而容易漏诊。另外如肠道准备不佳,肠气及肠内容物较多时,也可能掩盖囊肿而漏诊。

1.2.3 CTU 18例患侧均可见输尿管末端膀胱内圆形或类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锐利,重建技术显示囊肿与膀胱关系明确,囊肿内可见造影剂与尿液分层。16例相应输尿管与肾盂肾盏不同程度扩张积水,2例合并同侧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畸形。本组18例输尿管末端囊肿均清晰可见,其准确率达100%。

1.2.4 膀胱镜 膀胱镜可明确诊断,18例患者均于膀胱镜下可见膀胱内椭圆形、光滑、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囊肿,同侧输尿管口不可见,偶可见囊壁上有小孔通向膀胱,囊肿随着小孔喷尿可塌陷。

1.3 手术方法

18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采用26FWOLF电切镜,电切功率150W,电凝功率调至60W。在膀胱半充盈状态下电切,当输尿管末端囊肿膨胀最明显时在囊肿底部接近膀胱粘膜处切除囊肿下1/3,切透囊肿壁深达囊腔,保留输尿管末端囊肿上部囊壁,呈一舌状瓣膜抗反流。术中常规放置F7双J管内引流,术后留置导尿管5~7d。手术时间20~30min。其中2例合并同侧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畸形同时行后腹腔镜下重复肾切除术。

2 结 果

本组18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报告为输尿管囊肿合并慢性炎性改变。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术后患者腰痛、血尿、反复尿路感染等临床症状消失。复查彩超未见输尿管囊肿复发,患者同侧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消失或减轻。

3 讨 论

3.1 发病机制

输尿管末端囊肿是指输尿管末端在膀胱粘膜下的囊状扩张,向膀胱腔内膨出,又称输尿管末端膨出。输尿管末端囊肿形成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明确,但其形成均与输尿管内尿液引流不畅致输尿管内压力增高有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先天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分隔输尿管和尿生殖窦之间的隔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未被吸收,导致输尿管口闭锁或狭窄,尿液排出不畅或受阻[1-2]。②输尿管膀胱壁段过长,弯曲或倾斜度过大,导致尿液排出不畅[3];后天因素包括炎症、创伤等使输尿管口瘢痕形成从而狭窄,尿液引流不畅导致输尿管向膀胱内膨出而形成输尿管末端囊肿[4]。

3.2 临床表现

输尿管末端囊肿的临床表现多由输尿管口狭窄及继发感染引起,最常见的症状为尿路刺激症状[5],可伴有患侧腰痛、间歇性肉眼血尿;患侧肾积水亦可导致腰疼;双侧输尿管末端囊肿可引起肾功能损害;囊肿巨大可堵塞尿道内口导致排尿困难,甚至出现排尿中断及尿潴留;囊肿引起尿路梗阻合并反复感染可形成结石[6]。

3.3 CTU的应用及诊断价值

输尿管末端囊肿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多样,但常用的IVP、彩超均有其局限性。CTU是通过肾脏对阳性造影剂的分泌排泄,在延迟期进行尿路系统的容积扫描,再经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二维或三维图像,可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肾盂、输尿管、膀胱连续三维影像,可作任意方向的二维重建,确定肾脏、输尿管、膀胱的病变大小和周边组织的解剖关系[7]。本组18例患者均行CTU明确诊断,相对而言,CTU对输尿管末端囊肿的诊断准确率高,图像直观、实用,对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是一种可靠的检查方法。

3.4 治疗

体积较小的输尿管末端囊肿,如无明显临床症状及梗阻,可长期观察。对于反复发作腰痛、尿路感染、合并结石及尿路梗阻致肾功能损害,应积极手术治疗。过去多采用开放手术治疗,但随着微创泌尿外科的发展,经尿道输尿管末端囊肿部分切除术治疗输尿管末端囊肿微创、简便的特点渐显现出来,成为成人输尿管末端囊肿的首选手术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梗阻,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而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解除梗阻后的抗逆流作用[8]。因此手术时应注意:①切开位置选择。囊肿下方靠近膀胱粘膜处,使残留囊壁在输尿管口正前方形成一舌状瓣膜起到 “活瓣”作用而抗返流[9]。②切除范围。囊壁保留以1/2~2/3为佳,切除过多抗返流作用会减弱,过少会增加输尿管口狭窄的可能性。③手术尽量使用电切,不用电凝,以免输尿管口再次狭窄。④术中留置F7双J管1月后拔除,术后常规留置尿管5~7d。

总之,术前行CTU检查能显著提高输尿管末端囊肿的诊断准确率,经尿道输尿管末端囊肿部分切除术不仅能够充分解除梗阻,而且有良好的抗返流作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成人输尿管末端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1]那彦群,郭震华 .实用泌尿外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18-322.

[2]CopenDE,Duckett JW.The modern approach to ureteroceles [J].J Urol,1995,153:166-171.

[3]Bauer SB,Perlmutter AD,Retik AB.Campbell’s Urology.Vol 2 [M].6th ed.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1992:1422-1424.

[4]Pollak HM.Clinical urography[M].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1990:696.

[5]吴阶平 .泌尿外科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32-733.

[6]Thompson GJ.Ureterocele:Clinical appraisal of 176cases[J].J uro1,1964,91 (6):488.

[7]李树芸,徐春玲 .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在输尿管囊肿诊断中的价值 [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0,2(32):267-270.

[8]Tanagho EA.Ureteroceles:embryogenesis,pathogenesis,and management[J].J Contin Educ Urol,1979,18 (1):13.

[9]Chtourou M,Sallami S,Rekik H,et al.Ureterocele in adults complicated with calculi: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features.Report of 20cases[J].Prog Urol,2002,12 (6):1213-1220.

猜你喜欢

肾积水尿路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肾结石引发的肾积水会影响肾功能吗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多参数超声评分法在胎儿肾积水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术前合并肾积水与膀胱癌根治术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三)
肾积水程度对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失血的影响研究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