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霜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2013-04-01吴仁锋杨绍丽

长江蔬菜 2013年1期
关键词:霉层孢子囊瓜类

吴仁锋 杨绍丽

霜霉病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病害,主要为害瓜类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及绿叶蔬菜等,一般情况下可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可造成减产50%以上。

1 症状识别

霜霉病是由真菌中的霜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不同蔬菜症状不完全相同,总体表现为病斑初呈水浸状,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斑块。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其中在瓜类上为灰黑色霉层,在白菜和菜薹等十字花科蔬菜上为白色霉层,在菠菜上为灰白色至灰紫色霉层,在莴苣上为白色霉层。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

2 发生规律

霜霉病是典型的气传流行性病害,田间空气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并产生大量病菌孢子,病菌孢子借气流、雨水、昆虫和农事操作等传播。瓜类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适温15~22℃,白菜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适温7~13℃,菠菜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适温8~10℃,莴苣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适温6~10℃。温度适宜、湿度大、种植密度过大、土壤潮湿、排水不良易发病。连作地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3 防治方法

3.1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生产要求和消费习惯,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3.2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实行2~3年轮作。

3.3 药剂防治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注意各药剂轮换使用,喷雾时注重质量,力求均匀周到,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控制霜霉病的蔓延。发病重的地块喷药时可适当提高药液浓度,但应避免过量造成药害。

猜你喜欢

霉层孢子囊瓜类
不结球白菜霜霉病菌株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研究
番茄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蕨类植物孢子囊的结构、功能和演化*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蔓枯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白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如何防治辣椒疫病
温湿度与光照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及存活的影响
万寿菊制种田中的病害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