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员参与献计出力七管齐下减亏见效
——关于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

2013-03-17叶建华

化工管理 2013年9期
关键词:全钢黄海轮胎

文/叶建华

全员参与献计出力七管齐下减亏见效
——关于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

文/叶建华

本文导读:

具有70多年历史的黄海橡胶公司被称为中国轮胎的“摇篮”。近年来,该公司陷入困境、亏损严重。为了走出困境,该公司在调整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的同时,强化企业管理,通过“七管齐下”即工艺减亏、提质减亏、研发减亏、销售减亏、采购减亏、用电减亏、减员减亏的方法减少亏损,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国古人说:“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比水推沙”。精打细算、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永远不能丢,无论效益好的企业,还是亏损企业。

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从黄海橡胶公司那里学到如何将“干”毛巾挤出水来,如何将减亏工作做深做细。

“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就业”是中国化工的企业理念,创造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经营目标。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中国化工系统内的100多家直属企业还有一些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减亏扭亏是中国化工2011年的重中之重。集团公司在年度工作会上重点部署了减亏扭亏工作,之后任建新总经理又召开亏损企业点对点电话会议,专题研究每家企业的减亏扭亏工作,并针对不同企业的情况,提出了注入资金、论证项目、推进管理、法人集中、人事调整等相应举措,专业公司和各亏损企业积极落实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减亏扭亏工作,多数亏损企业取得了扭亏为盈或减少亏损的初步成效。为深入了解亏损企业减亏扭亏的进展情况,总结减亏扭亏的做法和经验,我们于2011年5月到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黄海股份)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领导情况介绍,召开了有全钢轮胎分厂、炼胶分厂、生产部、经营部、人事部、研发中心、进出口部、采购部、安保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参观了炼胶和全钢轮胎分厂,获得了黄海股份减亏工作的相关信息,希望他们的做法和经验能对其他企业提供有益借鉴和启迪。

一、黄海股份的基本情况

黄海橡胶始建于1933年,至今已有78年历史,被称为中国轮胎的“摇篮”,为我国民族轮胎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内许多轮胎企业输送了人才。

2002年,黄海股份联合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公司、青岛前卫炭黑化工厂等企业在上交所上市,成为核准制下青岛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以及山东省第一家轮胎行业上市公司—黄海股份。

黄海股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2004年之后陷入困境、连年亏损、债台高筑、官司缠身。2005年底加盟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及主管专业公司先后投入20多亿元支持黄海股份解困和发展,6年来,黄海股份领导班子带领职工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机制体制,强化企业管理,建设企业文化,在改善运营状况、精简机构、堵塞漏洞、降低成本、减少亏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多种原因,截至2010年,黄海股份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黄海股份主要生产经营全钢载重子午胎和半钢轻卡轿车子午胎两大系列,共有200多个规格400余个品种,拥有“黄海”、“力霸”、“路通达”三大品牌,其中“黄海”全钢载重子午胎曾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公司研制开发的多规格轮胎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多次被评为省级、国家级新产品,产品投放市场以来深受欢迎,并畅销欧洲、北美、东南亚、大洋洲、非洲等地。

黄海股份现有18个部室和3个生产分厂,同时相对控股青岛密炼胶有限公司。公司厂区分为两部分,老厂区坐落于青岛市李沧区,新厂区工业园坐落于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金岭工业园。现有在岗职工2700多人。黄海股份正在实施老厂区搬迁和新厂区工业园扩建项目,计划尽快形成22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和500万套半钢轻卡轿车子午胎的产能。

2010年生产全钢载重子午胎98.97万套、半钢轻卡轿车子午胎188.88万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2亿元,亏损9900万元。

二、黄海股份减亏的主要做法

黄海橡胶面对轮胎市场增长放缓,劳动力成本增加的严峻形势,围绕减亏重点,带领干部职工通过与风神轮胎对标,坚持持续改进、开拓创新、深入挖潜,取得了减少亏损的初步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全员参与,“七管齐下”。

(一)工艺减亏

黄海股份奉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积极借鉴同行先进企业的经验,主动与风神轮胎对标,多次派出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到风神轮胎对口学习,寻找自己的不足,通过不断改进工艺,优化配方,使多种助剂、物料有所降低。2011年一季度助剂降低14%,炭黑降低15%,生胶降低6.7%。炼胶回车率逐步降低,2010年平均回车率为13.68%,2011年元月9.43%,2月8.15%,3月6.98%,4月4.75%。塑料垫布厚度由2011年的0.09毫米降为0.07毫米。由原来的每条胎1.22公斤降为每条胎0.57公斤,并且通过回收反复利用,由双贴改为单贴。塑料垫布消耗由每月80吨下降为50吨,每月可节约费用40多万元。

(二)提质减亏

黄海股份生产管理部门和三个生产分厂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废、次品率作为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他们通过精益生产教育,开展六西格玛业务培训,寻找产生废、次品的原因,持续改进存在的问题,使产品质量合格率不断提高,2010年一季度的产品合格率为98.47%,2012年一季度的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9.2%,同比每天减少废、次轮胎20多条,为减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研发减亏

黄海股份对标风神轮胎,加大了研究开发减亏力度。2012年一季度开发新产品5项,新配方8项,实现了研发减亏722万元的成效。

黄海股份在对标中发现,有些规格的轮胎超重2公斤左右,意味着成本增加。研发中心把减重设计作为重点课题组织攻关,通过调整配方、改进工艺、加密网状,既把过剩的物料减下来,又比原来的质量有所提高。经过科技人员的刻苦攻关,使一些规格轮胎每条减重2.4至2.6公斤。如1100规格轮胎通过减重一季度可节省成本147万元,1200规格轮胎通过减重一季度可节省成本81万元,为减亏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销售减亏

黄海股份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收集价格信息,主动提高产品价格。如国内市场全钢胎由2010年的每条2080元,2012年2月提到每条2248元,3月再次提到每条2361元。

黄海股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出口轮胎数量不断提高。目前,全钢胎出口量占45%左右,主要销往亚非、南美;半钢胎出口量占75%左右,主要销往欧美国家。2012年以来,通过与API公司等国外经销商反复交涉,进行了两次提价,全钢胎提价13%,半钢胎提价20%。2012年前4个月实现出口额4800万美元,与2011年同比增长45%。

黄海股份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定价,有效地增加了产品销售利润率,为企业减亏作出了贡献。

(五)采购减亏

橡胶总公司对所属企业进行了采购变革,对大宗原材料进行了集中招标采购。黄海股份13类大宗原材料93%左右由橡胶总公司统签、统购、统付,7%左右自行采购。黄海股份采购部门做到货比三家、精打细算,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如胶片隔离剂,由2010年每吨15000元,降为每吨7600元。

一些以前由国外采购的原料,已转为国内采购,使采购成本有所降低。如葵酸钴每月降低成本15.6万元;硼化酰钴每月降低成本11.9万元;微晶钠降低成本4.6万元,不溶性硫磺每月降低成本19.2万元,为减亏作出了贡献。

(六)用电减亏

轮胎属于高耗电产业,电费在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青岛市实行了价差较大的峰谷电价,即高峰期每度电价1.1元;平时每度电价0.68~0.7元;谷底每度电价0.28~0.33元。

黄海股份充分利用差别电价政策,增加减亏力度,根据生产计划,调整作业班次,由以前的三班运行调整为两班运行,尽量避开高峰期用电,2012年以来,每月节约电费达30多万元。

(七)减员减亏

黄海股份通过组织变革,加强班组建设,推行大横班制,大幅度裁减非生产人员。如全钢胎分厂通过取消车间、工段建制,实行大横班运行,减少非生产人员20%以上,仅核算员就减少16名。

他们还加大了富余人员清理力度,重点对那些长期不在岗的人员进行了清理;同时还顶住多方压力,对违纪人员进行了解聘。2012年1至4月通过解除劳动合同减员221人,可节省劳动力成本160多万元。

黄海股份通过全员参与,“七管齐下”,取得了减亏的初步成效。2012年一季度完成销售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35.4%,亏损额同比减少700万元。随着减亏措施的逐步到位,减亏的成效将不断放大。

三、黄海股份减亏工作带给我们的借鉴和启迪

黄海股份减亏的做法对所有企业都会带来有益的借鉴与启迪。

(一)要增强全员增收节支意识

比尔·盖茨经常告诫微软公司员工:“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以此增强员工的危机意识。富可敌国的微软公司尚且如此,其他企业更应当增强危机意识。企业在发展过程经受着经济周期、产业政策、融资环境、自然条件等外部因素和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生产工艺等内部因素的挑战与考验。要使企业持续发展、基业长青,增强全员增收节支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办企业犹如家庭过日子,我国古人说:“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比水推沙”。只有全体员工树立增收节支意识,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黄海股份把增收节支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并使之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他们围绕减亏,从管理、科研、生产、营销、人事等全方位入手,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形成了浓厚的减亏氛围,因此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无论是盈利企业,还是亏损企业,增强全员增收节支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一些企业家大业大,紧一紧有可能省出几十万、几百万,松一松有可能浪费几十万、几百万,浪费的都是利润。更重要的是要在企业形成节俭文化,因为文化的力量是长久的、巨大的。

(二)要对照先进标准找差距

人们大都习惯于满足现状,对身边的事物缺乏敏感,尤其对自身存在的差距浑然不知。为了解决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企业管理界推出了对标管理理论。即寻找先进企业或先进指标作为参照物,对照先进标准寻找自己的差距,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黄海股份以系统内先进企业风神轮胎为标准,细化各项技术、质量和经济指标,发现了自己的差距,并进行了认真整改,于是有了减重设计,有了减员措施,有了废、次品率降低。

各企业要树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理念,自觉克服自满情绪,瞄准国内外先进标准寻找不足,不断激发前进的动力。

(三)要持之以恒不断改进

管理提升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持续改进是企业进步的法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九寒”将一事无成。近年来,集团公司着力推介了埃肯公司和风神轮胎持续改进的经验,系统内许多企业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

黄海股份通过持续改进,将管理引向了精益,将减亏不断细化,使成效不断放大。

黄海股份的做法和经验给所有企业带来了有益借鉴,我们要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变革和改进,取得聚沙成塔、积土成山的效果。

(四)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古人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小的是美好的。企业增收节支一方面要从大处着眼,另一方面要从小处着手。相对来说,一个企业大的变革、大的改进是比较少的,大量的则是小改小革。把小的事情做好了,就能起到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黄海股份在减亏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市场定价权,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取得大收益,而且将目光投向塑料垫布,将厚度由0.09毫米降到0.07毫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0.02毫米可能不到一根头发的直径,黄海股份人将减亏视角关注到了那么细小的领域和空间,体现了一种可贵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就是凭着这种细致的精神,才汇聚了一点一滴的减亏成果。

黄海股份的这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扎实深入、严谨细致的精神和作风无疑是值得各企业学习借鉴的。

猜你喜欢

全钢黄海轮胎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大承载全钢盘的设计和有限元分析
东方湿地 黄海明珠
黄海简介
胖瘦自如的轮胎
大轮胎,玩起来
北橡院自主研发的59/80R63全钢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成功下线
轮胎业未来数年将现并购潮
固特异Fuel Max系列新增LHS轮胎
合肥万力200万条全钢胎项目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