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发地区的战略性突破——辽宁省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成效概览

2013-03-05李方喜

共产党员(辽宁) 2013年7期
关键词:铁岭西北地区西北

文/李方喜

为加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这一重大决策,从而开启了辽宁三大经济板块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产业带动总量突破

辽西北作为我省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较弱,经济总量偏小。实施突破战略以来,阜新、铁岭、朝阳三市集中全力抓工业经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注重产业集群培育,通过大规模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聚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壮大经济实力。2012年,三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完成7.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7%,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3个百分点;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932.6亿元,增长37.9%。辽西北地区已初步形成了阜新皮革深加工产业和液压产业、铁岭专用车基地和换热设备产业、朝阳新能源电器产业等18个重点产业集群。2012年,这些重点产业集群新投产项目232个,新开工项目283个,续建项目479个,共完成投资708.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10亿元,企业实现利润161亿元,上缴税金60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产业集群已达到8个,成为辽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辽西北作为农业主产区,在加速提高工业比重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三市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千方百计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已拥有设施农业面积335万亩。目前,辽西北地区设施农业蔬菜产量已占全省总产量的43%,农业节水滴灌工程面积已占全省的62%。朝阳市一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日光温室基地。三市还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饲养小区建设,现已达到6600个,规模饲养比重超过了60%。产业发展带动了辽西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2年,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56.2亿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85.7亿元,比2007年翻了两番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阜新作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已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煤化工等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辽西北正在成为我省活力迸发的新增长区。

基础先行设施突破

为了夯实辽西北地区的发展基础,五年来集中投资建设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交通设施上,铁岭至朝阳、彰武至通辽、朝阳至赤峰、开原至西丰、铁岭至新民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辽西北地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75公里,占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的25%,比2007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朝阳机场扩建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运营,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农村全部行政村通油路的目标提前完成。在能源设施上,铁岭电厂二期工程、调兵山煤矸石发电工程、朝阳燕山湖发电、清河电厂“上大压小”二期工程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新增火电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积极推动新能源建设,三市新增风电装机39.1万千瓦,总容量达到287.6万千瓦,占全省风电装机容量的60%;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施。在水利设施上,引白济阜和引白入北一期工程竣工通水,凌源市应急供水工程进展顺利,辽西北供水工程顺利推进,现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在城市基础设施上,铁岭凡河新城、阜新玉龙新城、朝阳河东凤凰新城以及新市镇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经过几年集中建设,辽西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保护开发环境突破

为了有效改善辽西北脆弱的生态环境,几年来省市联合重点实施了边界防护林、三北防护林、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林和防沙治沙五大工程。2012年,三市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2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4.9万亩,封山育林68.1万亩。大力实施草原沙化治理,草原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完成护堤林补植1.3万亩,河道疏浚104.5公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76.9万亩,重点河流河道水土保持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目前,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38%,比2007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大为改观。辽西北地区坚持在保护环境中开发资源,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近年来累计安排地质勘查项目279个,投入勘查资金10.5亿元,新增矿产地59处,其中大型矿产地10处,中型矿产地15处,小型矿产地34处,新发现的铁矿石、煤炭、有色金属、石灰石、膨润土、硅石、油页岩等矿产资源,为辽西北地区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

民生改善收入突破

突破辽西北的根本目的,是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好地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辽西北三市全面落实民生保障政策,加大民生资金投入,全力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零就业家庭援助长效机制,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不断扩大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提高保障标准和水平,医保和养老保险人均参保金额实现了全省均等化。积极推动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等民心工程,数以万计的困难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2012年辽西北地区医疗卫生省以上投资16450万元,占全省总量的32%;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省以上投资12405万元,占全省总量的36.5%,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辽西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406元,比2007年增加6503元,年均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183元,比2007年增加3714元,年均增长16.9%,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高到176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9400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236元和1216元。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突破战略实施五年,经济社会成效明显。“突破辽西北”是从区域协调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深信,未来的辽西北必将在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征程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猜你喜欢

铁岭西北地区西北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铁岭雷锋纪念馆
一座西北小城
缠海鞭杆—西北棍
铁岭关
寒露
铁岭关
黔西北行吟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