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摩配合心理护理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2013-03-03林桂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绝经期穴位综合征

林桂杏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穴位按摩配合心理护理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林桂杏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围绝经期综合征;护理;穴位按摩;心理护理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较多。围绝经期的自然生理变化使围绝经期妇女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其中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围绝经期抑郁症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及医学干预,会加深其恐惧感和紧张感,进而精神症状出现或更严重,给围绝经期妇女带来一定痛苦。为了有效地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本院应用穴位按摩配合心理护理的方法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均为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病人,将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50例中,年龄最大56岁,最小41岁,平均(47.3±7.5)岁;病程最短5月,最长4年,平均(21.3±7.8)月。对照组50例中,年龄最大55岁,最小39岁,平均(45.7±8.8)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5年10个月,平均(24.3±10.1)月。两组患者在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明显性 (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

两组均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和/或抗抑郁药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配合心理护理。

2.1 穴位按摩 穴位的选取:背部的厥阴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命门,及上肢与下肢的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涌泉等。手法的选取:用拇指点按或按揉的手法为主。操作方法:患者先俯卧于治疗床上,用双手拇指点按、按揉患者背部的厥阴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命门穴。然后嘱病人仰卧,用单手拇指点按、按揉的方法操作于上肢与下肢的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涌泉等穴。时间与疗程:每穴点按或按揉1~2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4个疗程。

2.2 心理护理 ①介绍治疗计划:让患者了解病情,告诉病人需循序渐进地进行治疗,不能急于求成,明确治疗所需要的时间和过程;告诉病人按量服药的目的和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治疗。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认真倾听患者倾诉,关心、同情患者,态度和蔼、诚恳。关怀体贴病人,消除病人的戒备、防范等心理,鼓励病人多与人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心情倾诉出来,及时宣泄自己不良情绪。以诚恳的言语唤起患者的乐观情绪。③争取家庭支持:教育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充分理解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允许患者以自己的方式安排和享受生活。病人家属细心周到地照顾、体贴病人,增加夫妻间交流,彼此互相了解对方的感受,减少冲突和矛盾、融洽感情。家属多与她们交流,让她们倾诉内心的不快,释放心理压力,控制和缓解症状。④指导应对方式:加强卫生知识宣传,用通俗易懂的医学知识向患者解释围绝经期的相关症状和预后,纠正其错误观念,充分调动患者的治疗积极性;给围绝经期妇女讲解,使她们认识到围绝经期是个生理过程,人体在这个过程中调整适应生理的变化,所以会出现一些暂时性的症状,人体调整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大多会自然消失。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练习方法,如肌肉放松和深呼吸放松,使她们精神愉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其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指导她们劳逸结合,经常做放松训练,解除紧张、焦虑;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娱乐活动,如听音乐、下棋、练太极拳等。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睡眠充足;培养广泛兴趣,陶冶情操,适量运动,让病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

3 结果

采用Hamiltom[1]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根据HAMD评分减分率进行疗效判断:痊愈:HAMD减分率≥75%,显效:HAMD减分率≥50%,有效:HAMD减分率≥25%;无效:HAMD减分率不足25%。HAMD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两组比较,采用有序变量的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临床疗效比较(n)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性腺功能逐渐退化而出现内分泌紊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或丧失,雌激素分泌减少,对垂体的抑制减弱,导致继发性垂体功能亢进,使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正常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受到干扰,从而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人既是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统一体,又是社会与自然的统一体。现代医学认为,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影响躯体健康。因此加强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而且可以通过心理护理使心理症状得到改善来实现躯体症状的改善。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绝,地道不通”,说明本病主要为肾气衰退,天癸将绝,冲任亏虚,致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是发病的最根本的病因病机。穴位按摩方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穴位刺激,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循行的通道,穴位是经络在人体表面的反应点。通过穴位按摩可以通过经络的作用来调整脏腑的功能与行气活血。因此在本临床护理观察中,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为优。但临床中应该注意穴位按摩的护理要点[2]:患者体位要舒适,不宜经常变换体位,环境要安静,按摩时注意室温,以防着凉;患者在大怒、大喜、大恐、大悲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按摩,进食2小时内不宜按摩;按摩前洗净双手,并保持双手温暖,选穴正确,按摩时手法宜轻、缓、稳,以柔和为宜。

[1]汤毓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J].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1-62.

[2]傅月珍.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产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J].护理与康复,2009,8(6):463-465.

R749.7

A

1007-8517(2013)08-0141-02

2013.03.11)

猜你喜欢

绝经期穴位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Chandler综合征1例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考前综合征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Lance-Adams综合征1例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