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调经汤对PCOS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3-03-03胡晓华赵莉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低剂量卵巢显著性

胡晓华赵莉娜

1.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8;2.河南中医学院2011级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08

补肾调经汤对PCOS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胡晓华1赵莉娜2

1.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8;2.河南中医学院2011级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08

观察补肾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大鼠卵巢分泌激素LH、FSH、T值的影响。总结其临床疗效,探索其作用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规律发情周期SD雌性大鼠50只,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联合胰岛素 (INS)造模法制作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补肾调经汤低剂量组、补肾调经汤高剂量组。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补肾调经汤高剂量组通过调整内分泌,降低血清T、LH水平,以及降低LH/FSH比值,此可能是临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高雄激素血症和高LH方法之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高雄激素血症;补肾调经汤

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的异质性内分泌紊乱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及长期无排卵为特征。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中占6%~10%[1],集合了一组多样的、多系统的慢性内分泌紊乱,如月经不规律、多毛、肥胖、高雄激素化的各种表现,由于其生化特征、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的异质性成为内分泌领域最复杂的研究特点。中医学中无 “多囊卵巢综合症”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当属于祖国医学中 “闭经”、 “不孕”、“月经后期”等范畴。现在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本实验所采用方药以补肾调经为主,采用Poresky法进行造模[2],分别以中药、西药 (二甲双胍)、中药补肾调经汤高低剂量组治疗,研究其对血清性激素T、FSH、LH的影响,进而评价补肾调经汤对PCOS模型大鼠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为补肾调经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清洁级雌性SD大鼠50只,体重约(180~200)g,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饲养于河南省中医研究院实验室,实验前置于室内适应环境1周,室温18℃~22℃。

1.2 试剂与药品

1.2.1 试剂T、FSH、LH放射免疫分析药盒购自深圳拉尔文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2.2 药品 中药复方汤剂:紫石英、仙灵脾、熟地、山萸肉、当归、肉苁蓉、三棱、莪术、香附、地龙、穿山甲、丹参、甘草等组成,生药由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部药房提供,并由制剂室协助煎煮,过滤,浓缩而成(每1m l相当于生药1g),分装、灭菌,4℃储存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用绒促性素1000IU/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二甲双胍:0.25g/片,贵州天安药业。

1.3 试验方法

1.3.1 造模方法 SD大鼠,雌性,体重200~230g,进行阴道图片确定规律发情周期;两周后,选择规律发情周期大鼠50只,体重260~28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病理模型组(n=40)。正常对照组第1~10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l,每日一次;第11~22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 l,每日两次。病理模型组第1~10天股骨内侧皮下注射中性胰岛素注射液(溶于生理盐水共0.2ml),每日一次,由0.5IU递增至6.0IU;第11~22天持续6.0IU剂量;同时第11~22天皮下注射HCG3IU(溶于生理盐水共0.2ml),每日两次,实验周期为22天。所有动物给予自然光照及自由饮食饮水 (处理前为普通饮用水,处理期间为5%葡萄糖水),并继续每日进行阴道涂片以检测发情周期。

1.3.2 给药方法 造模完成后将上述病理模型组(n=40)又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补肾调经汤低剂量组、补肾调经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第23天开始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在给药剂量上按人鼠体重比换算后乘以人与大鼠体重换算系数6.25,换算后大鼠给药量为:二甲双胍组0.16g/(kg·d);补肾调经汤低组药液12.5g/(kg· d);补肾调经汤高组药液25g/(kg·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d),连续灌胃14天后处死。

1.4 检测项目及方法 大鼠处死后心脏取血,3000r/min离心10分钟,收集血清样品,-20℃保存,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中卵泡雌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的含量。

1.5 统计分析 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分析方差齐性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各治疗组对大鼠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

表1 各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 (±s)

表1 各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 (±s)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

组别 数量 (只) 睾酮 (ng/dl )正常组 10 4.89±1.46△模型组 10 12.57±3.33二甲双胍组 10 8.25±2.23*中药低剂量组 10 7.07±2.09*中药高剂量组 10 4.75±0.95△

经过分析检测大鼠血清T水平,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T水平显著增高,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血清睾酮升高的情况,正常组大鼠血清T水平最低。通过药物治疗后,各个治疗组血清T水平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以中药高剂量组最为明显。从表1中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模型组比较,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对比,均P<0.05,但中药低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对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中药高剂量组与二甲双胍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比发现,治疗组中,以高剂量组降低血清睾酮的效果最好,且优于二甲双胍组。

2.2 各组大鼠血清LH、FSH的影响 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血清LH、FSH的影响(±s)

表2 各组大鼠血清LH、FSH的影响(±s)

注: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

LH/FSH正常组 10 8.70±0.23△ 4.38±0.48△ 2.01±0.19组别 数量(只)LH(m Iu/m l) FSH(m Iu/m l)*模型组 10 61.44±15.03 16.33±3.71 3.75±0.20二甲双胍组 10 26.08±8.88* 10.77±3.66* 2.42±0.20*中药低剂量组10 28.34±3.14* 10.33±0.82* 2.74±0.20*中药高剂量组10 15.39±0.89△ 9.23±0.71* 1.67±0.04△

从表2可以看出,就LH水平而言,模型组最高,其余各组明显较低,模型组与正常组对比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模型组大鼠血清LH水平明显升高,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血清LH升高的情况,说明PCOS大鼠模型是成功的。治疗组与模型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二甲双胍组和中药低剂量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高剂量组与正常组对比,也存在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均有效,而中药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就FSH水平而言,以模型组最高,其中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而各治疗组间对比,P>0.05,说明二甲双胍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就LH/FSH比值而言,以模型组最高,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各组间对比,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故而认为中药高剂量组在改善LH/FSH比值中最优。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种妇科内分泌失调综合征,高雄激素、高LH是PCOS的基本病理特点,也是患者生殖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PCOS时LH水平升高,直接激活卵巢细胞色素P450C170a的活性,促进雄激素的生物合成。高性激素血症,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脉冲分泌频率加速,导致垂体的黄体生成素 (LH)、卵泡刺激素 (FSH)分泌不协调;LH水平升高,刺激卵巢泡膜细胞功能亢进,引起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多囊性改变[3]。

本病在中医学中归属 “闭经”、“不孕”、“癥瘕”等范畴。传统医学认为,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元气与肾精参与经血的组成,与月经关系密切。故而肾气亏虚,冲任不调是本病病因,因此治疗中宜采用补肾填精,调冲任为主,而补肾调经汤以补肾调经,调整脏腑间功能来实现对本病的治疗作用。通过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的研究发现[4],补肾填精类中药如熟地、山茱萸等具有类激素样作用,能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分泌功能趋于正常,恢复排卵。余瑾等[5]认为补肾促排卵机制可能作用于下丘脑,促排卵作用于继LH/FSH比值下降后的IgT/IgE2比值下降直接有关,提示补肾治疗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各个环节有一定作用。实验表明[6]补肾中药能增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提高卵巢HCG/LH受体功能,从而改善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

本实验中,PCOS大鼠模型血清中T和LH水平、FSH水平及LH/FSH比值明显升高,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变化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二甲双胍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睾酮水平、LH水平、FSH水平及LH/FSH比值,而三者之中以中药高剂量组效果最佳,从而证实了补肾调经汤高剂量组在治疗多囊卵巢的良好的临床治疗价值。

[1]王颖,李美芝,赵一鸣.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失败的相关因素探讨[J].生殖与避孕,2000,20(6):342-347.

[2]Poretsky L,Piper B,Insulin resistance,hypersecretion of LH,and a dualdefect hypothesis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Obstet Gynecol,1994,84(4):613-621.

[3]张以文,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概念[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9):577-578.

[4]蔡丽慧,张秀兰,刘云莲.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医函授通讯,1997,16(3):38.

[5]余瑾,孙月丽,邵公权,等.补肾化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的调节[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4):218.

[6]罗元恺.实用中医妇科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90.

R285.5

A

1007-8517(2013)08-0015-02

2013.03.01)

猜你喜欢

低剂量卵巢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保养卵巢吃这些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对低剂量CT冠状动脉支架显示的初步研究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