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2013-03-02陈小云李海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载脂蛋白心脑血管脂蛋白

陈小云 李海玲 王 永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人民医院,云浮527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陈小云 李海玲 王 永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人民医院,云浮5273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史资料分为给予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滞通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独给予低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检查治疗后的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Ⅰ(ApoA-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滞通能够改善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者的血脂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心脑血管疾病;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血滞通;颈动脉斑块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颈动脉超声检测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在下列研究中,笔者以体检筛查发现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血脂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31日至2012年3月31日期间在我院体检并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9例,女61例;年龄分布41~71岁,年龄平均(43.89±8.56)岁。所有患者均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排除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分组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给予血滞通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9例,其中男53例,女26例;年龄41~69岁、平均(55.16±6.21)岁;对照组71例患者,其中男48例,女23例;年龄42~71岁、平均(55.65±6.33)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疾病状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分析。

1.3 用药方法观察组给予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滞通治疗,对照组仅服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用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351)20mg,口服,一日2次,四周为一个治疗周期。血滞通胶囊(吉林省东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70076)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四周为一个治疗周期。

1.4 检测指标治疗后4周,抽取患者的外周血5mL、EDTA抗凝后于4℃、3000 rpm离心10min,取上清保存于-80℃。检测时,采用ELISA试剂盒(上海西塘生物公司),首先配置倍比稀释的标准品并检测495nm处的吸光度,绘制吸光度-梯度浓度标准曲线。然后取待检样本2 ul加入抗体包被的反应孔内,检测495nm处的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目的蛋白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治疗后4周,观察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Ⅰ(ApoA-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脂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饮食结构等均发生了较大改变,随之而来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步升高。机体代谢功能紊乱会引起血脂、血糖代谢异常,进而导致心脑血管内膜处斑块样结构的形成[1]。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内膜上脂类物质沉积、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形成。当各种原因引起局部血流加速、湍流形成时,就容易诱发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2]。

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发现,颈动脉内粥样硬化的程度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之间关系密切,并且其解剖位置相对表浅、容易用超声进行检测,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3]。体内胆固醇的代谢过程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 A还原酶)是主要的限速酶,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HMG-Co A还原酶的活血来发挥降脂的药理学功能[4]。血滞通属于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薤白,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之功效。近年来的药理学研究发现,血滞通能够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促进前列环素和前列腺素E1的表达,进而发挥减少局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功能[5]。

在上述研究中,笔者以体检筛查发现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给予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滞通治疗对其血脂水平的影响。由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

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载脂蛋白A-Ⅰ(ApoA-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ApoB是LDL的主要成分,是体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Apo A-Ⅰ是HDL的主要成分,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保护因素。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早期给予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滞通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脂水平。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滞通能够改善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者的血脂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1]宗立庚,张秀洲,吴素华.颈动脉超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易患因素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6):50-52.

[2]肖祥彬,程希富.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29(4):647-650.

[3]陶辉宇,许亮,孙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502-503.

[4]邝志斌.血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5):231-232.

[5]徐融.血滞通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4):265-267.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0.026

1672-2779(2013)-10-0039-02

��韩世辉

2013-04-13)

猜你喜欢

载脂蛋白心脑血管脂蛋白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化验单上的载脂蛋白是什么意思
化验单上的载脂蛋白是什么意思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血清载脂蛋白及脂蛋白a水平变化检测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