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润大气、浑厚圆融——谈紫砂壶中圆器的造型

2013-02-15秦小仙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2期
关键词:圆器壶体圆球

文 / 秦小仙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兴紫砂壶的形制,千态万状、变化丰富。紫砂壶的圆器和方器一起,是紫砂茗壶中的重要造型种类,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圆器的发展与丰富,不仅仅取决于它适应这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尚圆”思想不可分割,也体现了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对圆的崇尚和追求。

一、关于“圆”的民族文化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社会,所以在初民的潜意识里,苍天是至高无上的。《论语》载孔子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古人认为天是圆的。《易经》载:“乾为天,为圆。”先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发现,不论是农作物生长还是日月更迭、四季往复,都是在进行着周而复始的圆形变化。这顺理成章地使先祖对于周而复始的宇宙变化产生了“崇圆”的思想。中华民族将“圆”视作审美理想的最高追求。

圆的概念,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在各种工艺美术创作中得到了最广泛的运用。比如在建筑中的应用,蒙古人的蒙古包、中国古代明清皇帝“祭天”“祈谷”的天坛。比如在雕刻中的应用,形容中国古代大家女子走路声音的“环佩叮咚”一词中可见,古代的佩饰多以圆形为主。又如我们随处可见的椅子,其靠背多为弧形。所以说,圆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审美特点,与圆有关的艺术创作,是大众的期待视野与艺术的创作心理相契合的产物。紫砂壶圆器造型变化多样,追根溯源都是对圆形的夸张和延伸。

二、力与美的结合

紫砂圆器类,主要以球体、半球体、圆柱体为基本形,运用各种圆曲线、抛物线和曲线等组成。曲线的美,在于它富有流动的韵味,能引起视觉上的变化无穷,从而引发多元的思索。曲线给人的印象,是介于力度与弹性的中间点,既不失柔和,又具有力度。圆器紫砂壶造型中的曲线,堪称是力与美的结合。

圆形壶中之“掇球壶”,壶身以三个圆球体堆积构成,故名“掇球”。大圆为壶身,中圆为壶盖,小圆为壶钮。壶之全身,无处不圆,无处不浑,圆中寓节奏,圆中富变化,多样统一,浑然天成,为圆器壶类之典范佳作。扁圆器中之“虚扁壶”,壶身极扁,但扁而气昂,口、盖、嘴,无不协调谐和,似天然生成于壶体。杨彭年制陈曼生铭的半瓜壶,壶身呈半球状,嵌盖,盖面凸起与壶身弧线一致。纽为桥形,一弯圆流,环形把,造型简洁,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

在圆形紫砂壶造型上,“圆不一相”得到了最好的诠释。然而,“壶如其人”,同一种壶型,出自不同艺人之手,会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如邵大亨、俞国良和程寿珍三人所做同为掇球壶,但形态各异,气质神韵不一。清嘉庆、道光年间的邵大亨所制的掇球壶,

壶身为圆球体,口略小,溜肩,压盖,壶盖略小,整体造型让人觉得“秀丽如佳人”。俞国良所制的掇球壶,壶身为圆球体,口略小,短颈,盖面略尖,壶底略大,流和把略显张扬,整体造型略显宽。程寿珍所制的掇球壶,壶身为圆球体,宽口,颈略宽,压盖,盖面呈半球型,盖面饱满,肩略显平,线条流畅雄浑,整体造型“威猛如丈夫”。

清代杨彭年制高井栏壶周身皆有弧线构成,线条圆融有力,简洁明快。壶身虽圆似方,沉稳而不凝滞,高柱钮与壶身统一,斜斜向上的一弯嘴,略为下沉的大圆把,前后呼应。壶的造型简单却无以增减,再三观之韵味无穷。其次,圆器造型要“传神”。紫砂壶形制取裁确定后,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传神达意,写实或抽象。写实力求形象逼真,抽象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美的感受。

三、本人创作的圆器剖析

圆器造型,要求达到“圆、稳、匀、正”,要“柔中寓刚”。圆,要求富变化,有感情,在肩、腹、足等过渡,要见骨见肉,骨肉亭匀,整体达到“珠圆玉润”的艺术效果;稳,指稳定,除指整体权衡比例,要求壶体与盖、肩、腹、底、嘴、把、足、以及各部过渡处,比例匀称,浑然一体;正,指制作严谨、规范、挺拔、端正。

圆器造型,不仅仅要注重视觉感受,还要关注它的内涵。本人在多年的制壶生涯中,对圆器的造型情有独钟。我有一件“笑樱壶”。当初在设计此壶时,既要考虑到它的传统造型,同时又稍作改良。选用的泥料砂体丰富,烧成后壶面脂丰润厚,泥与砂质完全溶合。全手工制作的时候拍打得胎质细腻坚实,砂粒匀柔,令壶体产生了丰富的层次感。造型上微加调整,线条得体,更具观赏性与实用性。

我有另一件《葫芦壶》,借鉴了葫芦的样子,也寄托着传统的有吉祥寓意的葫芦文化。造型呈葫芦状,但并没有刻意描摹葫芦的形态,而是着重于“神似”。壶体微弯,有葫芦之神,壶流短直而微翘,把为半环形,与葫芦形的壶身相呼应。将此壶制作完毕之后,不仅仅是对葫芦的象形模仿,不仅表达了葫芦那“多子多福、福寿绵长”的吉祥寓意,而且还富有深厚的文化情趣。

一件形制美好的圆器,也须选料讲究,立意鲜明,工艺精湛,做到形式美、本质美、制作美。此外,装饰能增加欣赏趣味,提升文化内涵,更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结语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品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格。只有充分理解和欣赏紫砂圆器,才能真正是传承与发扬紫砂文化。

猜你喜欢

圆器壶体圆球
艳丽的芍药花
汽车膨胀壶体用聚丙烯材料黄变及改善研究
折叠式电热水壶的安全风险点浅析
一种新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桶的设计与应用
一壶清泉
当代手工圆器的价值
——以景德镇手工圆器为例
浅谈紫砂圆器的造型之美
浅谈紫砂《六方掇球壶》的制作逸趣
垒不高的圆球
小猫(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