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文人对紫砂发展的作用

2013-02-15蔡俊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2期
关键词:顾景舟宜兴艺人

文/ 蔡俊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地处江浙皖三省交界处,以其独一无二的紫砂陶闻名世界。紫砂历史始于宋,发展于明,成熟于清,兴旺于今,作为一个当代的紫砂艺人,也来对紫砂文化的发展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

羊角山窑址的发现说明宜兴紫砂始于宋,这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但当时紫砂茶具并没有落款,并无流传的神器,目前无从考证。而明正德年间“供春树瘿壶”正是因为把下两金勾银划“供春”二字,使之成为紫砂文化的开山鼻祖,从而名垂千古。虽无书生文人参与创作,但落款刚劲有力,一气呵成,就有了文人的风范。明代时大彬大壶改小壶也是得到了文人的启发,使紫砂能够登堂入室进入皇宫。清代陈鸣远,年少习字,在浙江得到了汪文柏推荐,又有苏浙文人的参与,使紫砂名孚中外。“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兑求鸣远碟”就是最好的例证。

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创作高峰,以清代陈鸿寿(曼生)最具代表。不但精于壶形的设计与创作,还把诗、书、画、印的艺术都融入紫砂壶,使紫砂壶从一种实用器具,上升为艺术品。既能养身,又能养心。文人墨客的参与,使紫砂形成了一种文化。现在曼生壶堪称极品。就因为紫砂因诗、书画、印熔铸其中,从而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的一种方式。文人的参与给紫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文化理念及情趣。紫砂由此从民间工艺上升为文化艺术。近现代的大家也是因为有文人的参与,才使紫砂能够精品荟萃。民国多产艺人冯桂林的创作高峰期是在西湖边上,每天都有文人墨客,诗书琴棋拜随左右,故新品、精品不断,虽英年早逝,但也流芳百世。现在壶坛泰斗顾景舟作品大气堪称五百年来第一人,早期在上海临古人精品,功底深厚,与名画家吴湖帆,江寒汀多有交往,风格简约秀气而挺拔,建国后于紫砂厂内创作,也是在文人的参与下达到高峰。高庄教授设计,顾景舟创作的“提璧壶”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证,作品实用、美观,简约中带有协调,堪称紫砂壶中的神器。

当代紫砂繁荣昌盛。很多绘画书法设计等艺术大师,如:刘海粟,朱屺瞻、唐云、冯其庸、罗桂祥、张守智、韩美林,可以这样说,没有文人的参与,紫砂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文化,说不定还是乡间小技,登不上大雅之堂。

文人的创作与设计,是紫砂文化的灵魂,是紫砂向前发展,走向全世界的宝梯。愿宜兴紫砂艺人多与文人交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紫砂陶器与其他东方艺术的精华能够永远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猜你喜欢

顾景舟宜兴艺人
宜兴釉陶
顾景舟偷懒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顾景舟的无款壶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花灯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