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烧伤科见习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2013-01-31赵忠芳董祥林马少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见习生医患关怀

赵忠芳,董祥林,马少林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烧伤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而且医患关系特别容易紧张的科室,由于服务的对象是烧伤病人,这部分患者群体由于形体在经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创伤之后,也容易出现一定的心理创伤[1]。烧伤使得患者面目全非,也容易使人望而生畏,而与此同时,患者又往往更为敏感,甚至会拒绝接受积极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人文素质,使其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文之光为患者照亮前行的道路[2],使其有勇气面对未来,积极的接受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如何提升烧伤科见习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烧伤科强调见习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一)医学本质的需要。

医学的本质是一种哲学,作为一种知识、科学以及社会实践,医学本身具备了文化要素的诸方面要求,它与其他的文化形态一样,具有滋润、抚育以及调剂社会的功用。而哲学探讨的最本质问题就是人是什么?归根结底,医学还是一种人的哲学,它服务于人,作用于人,自然需要顾及到人最基本的感受。人类不仅仅是生物学的物种,而且同时也是文化的物种。因此,医学除了需要考虑到功利主义的自然科学的实际功用之外,还需要与人文科学相结合,一起探索生命的价值和人之为人的尊严。换而言之,医学的本质要求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具体到医疗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培养方面,就是要将专业技术与人文素质相结合,不仅要提升医疗工作人员的“医术”,同时也要提升其“医德”[2]。

(二)中国传统与现代医疗文化的要求。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医术与医德的统一,中国的传统医学与传统医德的基本命题就是“医乃仁术”,认为医者为“健康所系,性命所托”,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儒医”,更是将对生命的敬畏和终极关怀作为核心。文艺复兴运动之中西方医学借鉴经典力学的研究方法,改变了过去几千年的医学教育传统,以理性主义和规范教学作为核心原则,这种做法确实提升了医学的教学质量,但是其过于功利主义的出发点,也使得部分人文素质教育的缺乏[3]。但是,在现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也非常的重视处理医与患之间的关系,注重“和为贵”,要求尽可能的减少医患矛盾,减少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安定因素,这也是需要通过提升医生的人文素养来实现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和谐社会下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对于医疗工作者而言,不仅仅是要求其专业素养得到发展,其情操、人文素养同样也需要得到发展。从这个视角来看,提升医疗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同样重要[4]。

(三)烧伤科患者的特殊需要。

烧伤科的患者与其他科室的患者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虽然幸免一死,但是都留下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有的面目全非,有的身体残疾而丧失部分生理功能和生活能力,给自己以及其家庭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以及经济压力。病人在这种背景下,往往会觉得丧失了自尊,甚至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出现焦虑、敌意以及拒食等情况,严重者会拒绝一切治疗甚至寻短见。针对患者的这种状况,对症的治疗只能够治疗其肉体的创伤,而无法解决其心理存在的问题。李映霞,周雪,温淑华,梁婉玲等就曾经提出了心理干预对于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具有较大的影响[4]。实际上,烧伤科的患者,比其他科室的患者,更加需要得到人文关怀,需要其他人的鼓励、关怀、开导和尊重,而不是医务工作人员异样的眼神。从这个角度来看,提升烧伤科见习生的人文素质至关重要。

(四)见习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前文已述及,见习生的发展,不仅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这些都只能够使其专业素养能够得到持续的提升,但是,这些都不足以使其在医德甚至是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有所进步。然而,一个见习生要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医务工作人员,仅有专业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当前医患矛盾空前紧张,而烧伤科的情况又非常特殊的背景之下,见习生必须要有非常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够不断的成长。除此之外,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当前医务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持续加大,精神紧张的大环境下,提升见习生的人文素质,也能够使其能够更好的在这种大环境之下生存和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见习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有必要提升其人文素质[5]。

二、提升烧伤科见习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增加人文师资力量。

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总是能够对于人的行为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且引导人的行为。因此,要提升烧伤科见习生的人文素质,医学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要认识到人文素质提升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对于烧伤科见习生而言,临床带教教师既是临床医生,同时又是临床教师,他们能够教授见习生更多的专业技能,传授见习生临床经验。但是,大部分临床医生却难以教授人文知识。因此,需要增加人文师资力量,使得见习生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人文关怀在自己所在科室的重要性,并在见习过程中积极的去实践。当然,临床带教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仅仅要以优良的医术为见习生树立榜样,同样要以优秀的医德引领见习生的发展。

(二)优化科室环境,营造人文关怀氛围。

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其他的知识或者素养的提升不同,它无法通过简单的书本的学习或者教师的讲授去实现学生的相关素养的提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在更大的程度上,它取决于见习生的自我努力以及环境的熏陶,尤其是后者对见习生的影响更大。因此,烧伤科需要通过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氛围,对见习生的人文素质形成提供保障。具体的,在烧伤科室,要进一步的加强医德建设,大力宣传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实现以文化德,润物细无声,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以及丰富的文化软环境与硬件环境,使得见习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熏陶,从而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提供养分。唤起其“以天下苍生为念”的医者仁心,和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烧伤科的见习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优化科室环境、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沟通交流培训。

在人文素质之中,交流和沟通能力本身就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医疗行业,流畅的交流和沟通,是减少医患之间误会和由此产生的矛盾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对于烧伤科患者的人文关怀,也并不是停留在思想层面,而更多地需要通过一言一行来体现,如春风般和畅的交流往往能够使得患者卸下心理包袱,积极的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唤起其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因此,对于烧伤科的见习生而言,加强沟通交流培训,能使其更好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的了解患者的心理波动,并且通过自身的关怀,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其更好的康复。具体而言,可以在烧伤科室设立经验交流机制,由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将自身积累的一些交流经验,比如患者的忌讳、如何去表达患者会更容易接受等等向见习生分享,从而使其少走弯路。

(四)开展医患纠纷案例教学。

很多时候,见习生对于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将绝大部分的精力用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经验的积累方面。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提升其专业素养,但是却往往无法有效的提高其人文素质。为了使得见习生能够从内心真正的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在烧伤科开展医患纠纷案例教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使得见习生认识到如果自身的人文素质无法达到要求,就很可能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引发大量的医患纠纷,不利于科室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通过这种教学,往往能够从根本上改善见习生对于人文素质培养重要性的认知,并且能够积极的去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除此之外,通过这样的教学,也能够使得见习生更好的去回避医疗风险,改善医患关系。

三、结 语

人文关怀是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文章从医学的本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烧伤科患者的需要以及见习生自身成长的需要等几个方面研究了烧伤科见习生人文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提升烧伤科见习生人文素质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提升烧伤科医疗工作人员的人文素质,能够为科室以人为本的医疗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李映霞,周 雪,温淑华,等.心理干预对烧伤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7).

[2]黄 蕾,程黎明,杨文卓,等.借鉴美国经验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11(2).

[3]庞久玲,张静涛,刘 军,等.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

[4]刘 昕.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黄丹华,纪泽泉,吴少巧,等.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2009(2).

猜你喜欢

见习生医患关怀
肾脏病学临床PBL教学法对见习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在临床见习带教中运用PBL联合CBL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