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香的药理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

2013-01-31朱金段袁德俊林新颖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丁香酚药理作用挥发油

朱金段 袁德俊 林新颖

丁香的药理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

朱金段 袁德俊 林新颖

丁香为桃金娘科番樱桃属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被我国列为重点研究开发药材之一。丁香及其主要成分丁香酚具有抗氧化、杀菌、解热镇痛、增强记忆、麻醉等多种药理作用,是一味极具开发潜力的中药。本文将丁香的主要化学成分,近些年来对丁香和丁香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丁香;丁香酚;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丁香(Flos Caryophylli)是桃金娘科番樱桃属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 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又名公丁香,别名有鸡舌香、丁子香、支解香、瘦香娇,百里馨等,始载于《药性论》,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既是一种食药两用的中草药,又是一种名贵的香料。公丁香主要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丁香属于中药中的温里药,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可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症。丁香气雄而善行,上可达心肺“疗胸痹”(《本草汇》),下可入肝肾“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既可内服亦可外用[1]。现就近年来对丁香及丁香酚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主要成分研究

丁香挥发油为丁香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产地、品种、部位和批次不同,丁香挥发油的出油率和化学成分可以有显著的不同。邱琴等[2]对广东饶平产的丁香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挥发油(收油率为17.1%),采用GC-MS分析挥发油成分,共分离出26个峰,鉴定出了22个峰,并采用面积归一法计算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显示,广东饶平产丁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丁香酚,相对含量可高达80.33%,其次为2-甲氧基-4-(2-丙烯基)-苯酚乙酸脂(相对含量为3.05%)和3,7,11-三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相对含量为2.54%)。赵晨曦等[3]对广东产的丁香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油率为16.2%),对公丁香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9种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丁子香酚(57.13%)、石竹烯(Caryophyllene 14.41%)、α-石竹烯(α -Caryophyllene 2.28% )、Naphthalene,1,2,3,5,6,8a-hexahydro-4,7-dimethyl-1-[1-methylethy1]-(1.36%)、Phenol,2-methoxy-4-[2-propeny1]-,acetate(17.93%)和2’3’4’-Trimethoxyacetophenone (1.36%)。

2 药理作用

丁香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丁香酚具有抑菌、麻醉、解热、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4]。丁香酚特殊的小分子和渗透性以及一定的疏水性和芳香性,使其可以渗入到血管内壁参与药理作用,同时不会形成抗药性[5]。

2.1 清除自由基丁香酚可通过非竞争性对抗Ca2+催化反应,抑制羟自由基形成,保护细胞膜脂质免受氧化。谭廷华等[6]的研究表明,丁香酚对Fenton反应生成的羟自由基有较明显的清除作用,其活性高于羟自由基特异性清除剂甘露醇,丁香酚对核黄素-甲硫氨酸光照还原生成的活性氧也有清除作用。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丁香酚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化学产生超氧化物,因此认为其可直接捕获超氧化物,目前仍在探讨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机制以及丁香酚捕获自由基的作用[7]。傅文庆等对丁香清除氧自由基和影响麻蝇寿命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麻蝇日常饮食中加入0.05%丁香时,可使麻蝇的中间寿命延长10%[8]。

2.2 解热镇痛、抗菌消炎白(细胞)介素I引起的发热兔给予小剂量静注丁香酚可以退热,与等克分子乙酰氨基酚比较,口服丁香酚解热作用强于乙酰氨基酚,其作用机理与乙酰氨基酚相同,均是通过抑制脑内PG合成产生解热作用[9]。丁香酚的解热镇痛抗炎机理可能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活性有关,也可通过抑制白细胞游走[10],趋氧化性和超氧化物阴离子发生[11]而发挥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杨滋渊等通过对丁香挥发油的体外试验表明,2%丁香挥发油4倍稀释后,可对产酸克雷伯菌、肠炎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的抗菌作用;8倍稀释后,对痢疾志贺氏菌、表皮葡萄球菌仍有显著的抗菌作用,且比1%黄连素强。体内试验显示,腹腔注射或灌胃给予丁香挥发油,均可降低由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鼠急性感染的死亡率。此研究说明丁香挥发油在体内外对常见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12]。丁香油的抑菌成分为丁香酚,丁香酚不仅可以抑菌,还可对变形链球菌细胞外水溶性和水不溶性葡聚糖的合成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清除牙菌斑清洁口腔,预防龋齿的作用[13]。宋军等[14]的一项研究还发现丁香酚有较强的抗真菌作用,对所试的石膏毛藓菌、黄藓菌等18种均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2.3 改善学习记忆功能一项研究发现药物丁香酚可以通过嗅球传递到海马的信息,可能会导致海马内某种或几种神经递质表达的改变,或者丁香酚本身可能会干预嗅觉系统的神经递质,影响嗅觉传导的信号改变,从而可以增强昆明种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15]。

2.4 其他作用丁香浸出液有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作用,故可促进消化功能。高崎对苯丙醇类及木脂素类的抗诱癌作用及自由基清除活性的研究中发现,丁香酚等苯丙醇类清除NO自由基的活性较好,提示丁香酚对诱导的肿瘤有抑制作用[16]。丁香水提物20g/kg、丁香油0.075ml/kg、0.15ml/kg灌胃给药,对电刺激大鼠动脉血管所致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时间有明显延长作用,说明丁香还有明显抗血栓形成作用[4]。

以上研究表明,丁香及其主要有效成分丁香酚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但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而发挥抗衰老、抗肿瘤、解热镇痛抗炎等药理作用,其是否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而发挥其他更广泛的药理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3 临床应用

丁香是一种古老的中药,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决定了它在日常生活及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丁香在临床上可用于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治疗。

3.1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丁香的抗缺氧作用以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等药理作用,可通过其芳香开窍、温通血脉而治疗胸痹,止心痛功效而体现出来,也可预防或阻止休克机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构成温里药的“回阳救逆”功效。传统认为丁香畏郁金,在药物使用上,常不将二者配伍使用。然而根据现代药理及一些医家的临床应用体会,丁香与郁金配伍可治疗多种疾病,疗效较好,且并未报道有毒副作用。姜国峰等[17]报道丁郁四神散可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其经过临床观察,丁郁四神散总有效率与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能量合剂相似,此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异常等方面的作用。其所做的动物实验也表明,丁郁四神散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和异丙肾上腺素激发的心肌缺血作用,这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脑血康是由珍珠、天竺黄、西红花、丁香等29味药材组成的藏药复方制剂,该方具有开窍醒神,清热通络的功效,用于痰瘀阻络所致的中风,语言蹇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青海省藏医院临床应用证明,其治疗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为验证其临床疗效,周小梅等从镇静、抗惊厥、血流变的改善、对脑缺血的保护、体外抗血栓以及学习记忆的改善等多方面进行药效学观察,结果显示脑血康具有明显的促智、增强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18],并具有一定的中枢镇静作用。该药还具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19]。

3.2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药理实验证明,丁香能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抗溃疡、解除痉挛、增加胆汁分泌,在中医临床上对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的呕逆泄泻,脘腹疼痛等脾胃虚寒证有良好疗效,而它的镇痛抗炎作用对缓解脘腹疼痛无疑能起一定的作用,也是消化系统的常用药。根据姜国峰等[20]的临床应用丁郁四神散还可治疗多种脾胃病,如呃逆,噎隔,反胃,呕吐,泄泻等,均获满意疗效。另有报道[21]丁香与郁金配伍还可治疗乙型肝炎,因丁香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而郁金又可引药入肝经,二者配伍不仅没有显示毒副作用,反而可抑制乙肝病毒,并能促使其表面抗原转阴。孙卫国[22]结合多年临床实际,用丁香柿蒂汤治疗腹部手术后由于周围神经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呃逆,效果良好。徐丽霞等[23]经过临床研究与观察,发现丁香透膈散可治疗晚期食道癌,共观察80例,治疗后症状好转72例,转移灶缩小6例。朱生墚等[24]根据临床经验自拟丁香降气汤,可明显改善返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镜下食道黏膜炎症,而且对单纯酸反流和酸碱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均有良好疗效。

3.3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药理研究认为丁香酚有一定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因此丁香也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曹元奎等[25]用丁香防感贴用姜汁调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以明显减少小儿感冒复发的次数。王永茂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用川乌、广木香、肉桂、丁香等药物组成验方,用白酒浸泡后饮用治疗肺寒型哮喘,疗效较明显[26]。焦向阳等[27]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制出由胆南星、麻黄、丁香等药物组成的理肺膏贴敷风门等穴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200例,疗效颇好。

3.4 外治作用丁香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杀菌等多种作用,因此具有较广泛的外治作用。孙爱针等[28]用丁香油与白芝麻油涂擦治疗产后乳头皲裂并取得了满意疗效。因丁香酚对体内外常见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及抗真菌作用,可将其用于某些皮肤病,如手足藓等。杨凌阁[29]采用复方丁香搽剂治疗体股癣及手足癣,获得很好的疗效。另外,用丁香配制的各种膏剂、贴剂贴敷身体局部也可治疗多种疾病,如寒湿腰痛、泄泻、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肩周炎、唇疱疹等。

3.5 口腔科的应用同样,由于丁香酚具有抗炎杀菌、解热镇痛等功效,其在口腔科中的应用也非常普遍。顾辉[30]通过临床疗效的观察发现,碘甲丁香油氧化锌糊剂治疗干槽症(局限性牙槽骨髓炎)能快速止痛,缩短消炎时间,且操作简便(一次上药),不影响口腔正常生理活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刘友林等[31]用荜茇提取物、丁香油及冰片经滴制法制成的牙痛定滴丸治疗牙周炎及牙髓炎等疾病,96%的患者在2min内疼痛得到缓解,并且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3.6 其他应用喻茂尧[32]报道用复方丁香细辛散取适量水调,制成如电蚊香片形状相似的药块,放于电蚊香座上加热,置于枕边附近,每晚1片。当闻到散发出的药气后,患者做缓慢深呼吸,直致入睡。此种疗法可促进睡眠,治疗失眠症。另有报道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脐可佐治阿奇霉素[33]、红霉素[34]静滴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4 结语

丁香是一种作用广泛的植物,既可以做药用,又可以作调味剂、除臭剂、麻醉剂等,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等,具有较高的开发及应用价值。综合近些年的文献可以看出,丁香在消化系统及口腔科中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丁香酚是丁香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丁香发挥各种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成为了一个热点,而综合近些年来对丁香及丁香酚药理作用的研究多是通过用整体动物进行药理实验,从细胞及分子生物水平上的研究较少,对其药理作用发生的机制研究也较少,因此,应进一步深入、系统的对其进行研究,更好的利用和开发丁香的价值。

[1] 王景.丁香药用价值介绍[J].基层中药杂志,2000,14(2):60.

[2] 邱琴,崔兆杰,赵怡.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中药材,2006,26(1):25.

[3] 赵晨曦,梁逸曾.公丁香与母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1):92-93.

[4] 李锦绣.丁香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08 (6):54.

[5] 彭宅彪,张琼光,代虹健,等.丁香酚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79-2081.

[6] 谭廷华,何西利,高键,等.丁香酚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J].西北药学杂志,1996,11(1):30-31.

[7] 金谷大辅.丁香酚的抗氧化活性[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5,27(4):247.

[8] 傅文庆,张春爱,赵保路.丁香对自由基清除作用和对麻蝇寿命影响的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1994,8(4):166-167.

[9] FengJ, Lipton Jm. Eugenol: antipyretic activity in rabbits[J]. Neuropharmacology, 1987,26:1775.

[10] Fotos PG, Woolverton CJ, Van Dyko, et al. Effects of eugenol on polymorphonuclear cell migration and chemiluminescenca[J]. J Dent Res,1987,66:774.

[11] Azuma Y, Ozasa N, Ueda Y, et al.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n the antiinflammatory ac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J]. J Dent Res, 1986,9(3):201.

[12] 杨滋渊,李巧如,赵院莉,等.丁香挥发油的抗菌作用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07,22(4):181-182.

[13] 李鸣宇,朱彩莲,刘正.天然植物提取物对变链菌胞外多糖的抑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18(6):481.

[14] 宋军,李鹤玉,赵小秋,等.丁香酚抗真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10(4):204.

[15] 唐敏,任振华,杨天鹏,等.丁香酚对昆明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神经行为学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6,27(6):60.

[16] 高崎.苯丙醇类及木脂素类的抗诱癌作用及自由基清除活性[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25(4):249.

[17] 姜国峰,陈丽芳,唐如娟,等.丁郁四神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J].福建中医药,1994,25(5):10-12.

[18] 周小梅,杨全余,陈秋红.藏药脑血康对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J].中成药,2007,29(4):578-579.

[19] 杨全余,周小梅,陈秋红.藏药脑血康胶囊的镇静及抗惊厥作用研究[J].中成药,2007,29(5):749-750.

[20] 姜国峰,罗佳波,钟仁寿,等.丁郁四神散治疗脾胃病[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1,5(1):33.

[21] 郭长虹.丁香与郁金配伍在治疗乙型肝炎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3):28.

[22] 孙卫国.丁香柿蒂汤治疗腹部手术后并发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0,9(5):941-942.

[23] 徐丽霞,钟静惠.丁香透膈汤治疗晚期食道癌80例[J].吉林中医药,2006,26(12):36-37.

[24] 朱生墚,马淑颖,王晓素,等.丁香降气汤治疗返流性食管炎50例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19-20.

[25] 曹元奎,丁珍,户爱华.丁香防感贴治疗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5):391-392.

[26] 王永茂.治哮喘验方[J].四川中医,1990(2):15.

[27] 焦向阳,焦保璇,焦保峰.理肺膏穴位贴敷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200例[J].四川中医,1994,7:26.

[28] 孙爱针,金莲芳.丁香油治疗产后乳头皲裂56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5,7(11):62.

[29] 杨凌阁.复方丁香搽剂治疗体股癣和手足癣76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6,22(3):72.

[30] 顾辉.碘甲丁香油氧化锌糊剂治疗干槽症效果评价[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6(12):1375-1376.

[31] 刘友林,张林生.牙痛定滴丸的制备与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5):24-25.

[32] 喻茂尧.复方丁香细辛散治疗失眠症[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4):256-257.

[33] 周信英,刘友芬,何国芳.复方丁香开胃贴佐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不良反应4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15(1):54-55.

[34] 费献民.复方丁香开胃贴佐治红霉素静滴副作用的临床观察[J].云南医药,2007,28(6):561-562.

R28

A

1673-5846(2013)01-0032-04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东广州 510000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编号:2010376

朱金段(1971-),女,汉族,广东和平县,主管中药师。主要从事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猜你喜欢

丁香酚药理作用挥发油
水产品流通环节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现状及评价
苦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丁香酚吸嗅对MCAO模型鼠神经行为学影响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GC法测定蒙药其顺通拉嘎胶囊中丁香酚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