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

2013-01-26柳吉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药性炮制药材

柳吉玲

(广西省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2)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

柳吉玲

(广西省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2)

中药炮制是依据治疗的要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不同药材做出的相应制作工序,以期达到降低毒性、增强疗效、改变性能、调和制剂等作用,可以说中药炮制后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中医治疗的效果,因此需保证炮制工艺的安全、有效。

中药炮制;药物作用;影响研究

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是中药在炮制前后药性发生变化,这种改变分为向位药性、功能药性,直接的导致的结果是临床功能的改变。通常炮制方法可分为加热炮制(如:蒸、炒、煨、煅等)以及配伍炮制(如醋制、酒制、密制、盐制等),根据临床治疗的需求将药材做出相应处理工序,以达到安全、有效用药目的[1]。笔者通过探讨中药炮制及其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为同道日常中药材炮制提供参考。

1 中药炮制对药物作用影响

1.1 增强药物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的有效成分通常需用适当的炮制方法处理,才能从原药材中很好地释放出来,例如种子药材常因有坚硬外壳而使有效成分很难煎出,通过炒制等手段能使壳爆裂而解决这一问题;延胡索中有效成分延胡索素、延胡索乙素属于生物碱类,醋制时醋酸与其结合成盐,溶出量增加后增强止痛效果;何首乌因其含有泻下成分—结合性蒽醌类衍生物,常用于滑肠、解毒,用黑豆汁蒸制后,泻下成分水解成游离型,失去滑肠作用,利于补益肝肾。因此炮制的过程其实就是中药材内成分的性质、含量发生改变,而使疗效增强。

1.2 改变归经,增强药物作用趋向

药物归经是指某些中药材对一些脏器和脉络作用明显,对其他脏器和脉络却不明显,类似西医中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中药炮制后能改变归经,引导药物到达病所,如盐制能使药材有效成分入肾经,蜜制则易入脾经,醋制辅入肝经。中药材常归于几经,有时为了增强药物的靶向性,准确进入所需部位,往往通过炮制来达此目的。知母归肺、胃、肾经,能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经盐制可加强滋阴、泻肾火的功能。青皮归肝、胆、胃经,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经醋炙后主入肝经,加强疏肝气之功。

1.3 降低毒性,减轻副作用

有些中药疗效确切,但因其毒副作用较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也是中药难以被西方国家所接受的原因之一。由于该类药物在中医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炮制是降低其毒性的重要手段。含挥发油类中药有效成分萜类衍生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等,因其刺激性较强,含量过高往往导致副作用增加,如苍术经米泔水炮制后苍术醇的含量下降,燥性降低,利于其健脾、燥湿、驱散风寒作用的发挥。斑蝥有大毒,斑蝥素是抗癌的主要成分,但也能刺激人的皮肤、黏膜,引发肾炎、消化道溃疡等毒副作用,用药前常需以甘温大米进行加热炒制,使部分斑蝥素升华后含量降低,达到减毒的目的。

1.4 改变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神农本草经》序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五味都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产生的真实反应,也是对药物性质、作用的总结,是作为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药物经炮制后,其性能发生改变,相应的应用范围也将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该味药材的适应症。如生地黄用于清热凉血、滋阴生津,而酒制后的熟地黄则用于滋阴补血、生精填髓;天南星经姜矾制后为制南星,药性温辛燥热,主用祛风解痉、燥湿化痰,而经牛胆汁制后的胆南星,药性凉润,主用清热化痰、息风定惊[2]。

1.5 纯净药材,保证质量

原药材附着泥土、沙石等不可避免,为获得药用部位也常需除去非药用部位和异物,通过挑拣、洗涤一定程度上能使药物纯净,同一药物因来源不同、产地不同药效差异较大,需进行严格区分。为利于药材保存,常用加热处理方法,如黄芩、杏仁等可用沸水略燀,黄芩酶、苦杏仁酶受热变性,减少酶解,加热的过程也同时杀死虫卵[3]。药材经酒制和醋制后均会具备防腐作用。

1.6 矫正药物异味,利于服用

部分中药材如动物类、树脂类常伴特殊气味,服用后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现象,难以服用,经醋炙、麸炒、酒制等炮制工艺后,能起到矫味、矫臭的作用,如麸炒白蚕僵、醋炙五灵脂、滑石烫刺猬皮、酒制乌梢蛇等。

2 药物用法对药物作用影响

中药最常用的剂型是汤剂,汤剂的煎煮过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巨大。不同药物的煎煮从工具、用水、火候及方法上都有要求,一般为避免发生化学反应,常用砂锅、瓦罐等器具,水质要求洁净新鲜。煎药火候分文火、武火,煎煮的火候和时间依据药物性能而定,解表、清热药宜用武火煎煮,时间宜短,补益药宜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归纳煎煮方法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泡服、溶化等,对于有难溶成分的或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一般采取“先煎”,芳香类药物、有效成分易挥发或易被破坏的采取“后下”;粘性强、粉末状的中药防止糊化或药液浑浊一般采用“包煎”;贵重药材根据质地情况可采取“另煎”、“冲服”。

服药剂量、时间和方法同样影响药物的作用,剧毒药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量宜轻,逐步加量,量轻质松的药如花叶皮枝等宜用量少,质重沉坠的矿物、壳类药用量较大,苦寒药物不宜久用。汤剂一般1剂/d,急、热病可2剂/d,眩晕、头痛、咽痛等病在胸膈以上的宜饭后服用,而在胸腹以下的肝、肾、胃等疾病宜饭后服用,补益药多为养胃药宜空腹服用,对胃肠刺激大的则选在饭后服用,安神药睡前服用,慢性病定时服,治疟药应在发作前2h服用。不同剂型采用不同服用方式,汤剂温服,丸剂温开水送服,散剂和粉剂可加蜂蜜送服或装入胶囊中避免刺激,冲剂、膏剂宜开水冲服,糖浆剂可直接吞服[4]。不同炮制方法和用法均对药物作用产生深远影响,实际应用时,应熟练掌握药物的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以期达到最大药效。

[1]张村,李丽,肖永庆.炮制与药性相关性研究方法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6):876-880.

[2]王锋.浅谈中药炮制临床应用的疗效和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9,23(3):267-268.

[3]梁 青 云,董 元 玉.中药炮制对中医临床疗 效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0):665.

[4]谢 震 波.中 药 炮 制 的 作用与 临 床 疗 效 例 谈 [J].中 国民 族 民 间 医药,2010,19(2):140-142.

R282.710.2

:A

:1671-8194(2013)10-0295-02

猜你喜欢

药性炮制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
试论制剂因素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