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讨论凝血四项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013-01-26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凝血酶标本

孙 磊

(黑龙江省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讨论凝血四项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孙 磊

(黑龙江省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目的 探究分析标本放置时间和环境温度对于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减少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实验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1 年 8 月至 2011 年 11 月期间的抗凝静脉血标本 40 例,对这 40 例标本进行凝血四项检测,之后把血液标本分别放在室温、4~20℃,放在室温和 4℃的血液标本在 4h、8h、10h、24h 时再检测一次,将血液标本放于 -20℃时,分别在1 周、2 周、4 周、8 周再次检测,同时把这些数据同刚检测时的数据做对比。结果 在室温的情况下标本放置 24h 后凝血酶原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标本放置 4h 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标本放置 8h 后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 4℃的情况下标本放置 24h 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20℃的情况下,放置 2 周时凝血酶原时间以及 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 1 周情况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温度的选择对凝血四项的测定结果影响都比较大,在放置时间在 4h 之内,在 4℃的情况下,时间在 24h 之内。在 -20°的情况下放置在 1 周之内。

时间与温度;凝血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凝血四项是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必须要检查的项目之一,凝血的四项检查有以下四项: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1]。人体的止血功能很关键,每当在人体受到意外情况受伤而流血时,止血功能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使得血液能够凝固从而及时的堵住伤口使其不再继续流血,从而减少了血量的过度流失[2]。如果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欠缺,并且没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可能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险。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的抗凝静脉血标本40例,对这40例标本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并且研究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和放置时间低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情况。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1年11月期间的抗凝静脉血标本40例,对血液样本采用美国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公司生产的ACL—200型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检测。

1.2 方法

对于患者的血样本的采集都采用真空采血管进行采集,抽取患者静脉血1.8mL,然后采用抗凝血剂枸橼酸钠,抗凝剂与血样本的比例大约为1∶9。在血液样本采集结束后,将采集的合格血液样本50例立即送检,检测凝血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对同一个血液标本分别放置在室温、4℃和-20℃,其中标本在室温和4℃的放置时间为4h、8h、10h、24h,-20℃的时间为1周、2周、4周、8周。将检测的结果与即刻结果做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统计结果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χ—± s)表示,不合格组与合格组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 果

2.1 在室温情况下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0例血液标本的即刻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的测定结果为11.80±0.33、26.26±1.55、16.43 ±1.74、2.76±0.37;在4h之后的凝血四项结果为11.80±0.38、26.31 ±1.61、16.51±1.67、2.78±0.37;在8h之后的凝血四项结果为11.84 ±0.40、28.51±1.50、16.31±1.57、2.78±0.38;在10h之后的凝血四项结果为12.84±0.38、30.01±1.70、16.20±1.34、2.75±0.36;在24h之后的凝血四项结果为12.91±0.45、30.91±2.20、16.26±1.23、2.74 ±0.38。由此可知在室温的情况下标本放置24h后凝血酶原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4h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8h后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在4℃的情况下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0例血液标本的即刻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的测定结果为11.80±0.33、26.26±1.55、16.43 ±1.74、2.76±0.37;在4h之后的凝血四项结果为11.81±0.37、26.30± 1.60、16.47±1.71、2.77±0.39;在8h之后的凝血四项结果为11.82± 0.39、26.31±1.69、16.50±1.68、2.79±0.37;在10h之后的凝血四项结果为11.90±0.56、26.54±1.97、16.51±1.65、2.67±0.35;在24h之后的凝血四项结果为11.91±0.45、26.51±1.90、16.46±1.63、2.74±0.36。由此可见在4℃的情况下标本放置24h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在-20℃情况下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放置2周时凝血酶原时间以及 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周情况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研究发现血液的储存的方法和储存的时间的不同会使得凝血因子渐渐减耗,从而导致检测的结果发生误差[4]。在本次试验中发现在室温存放的情况下在8h之内检测的结果与即可的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不大,之后差异渐渐变大。而在4℃环境温度的情况下只要在24h之内检测结束就不会与即刻的数据之间发生大的误差,但是超过24h就会因为凝血因子的活性发生改变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在-20℃情况下血液样本要尽量在1周之内检测完成。所以医务相关人员应当在采集完患者血液之后尽快将样本送至检验科检测,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给患者的治疗最大的帮助[5]。

[1]张 劲丰.不同保 持 条 件下 对PT和APTT结果的影响[J].微 循环 学杂志,2004,14(1):46-49.

[2]赵晶,葛 存 兴,张凤 侠.孕 妇 临产 前(38周后)凝 血四项 检 查 结果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82.

[3]殷 开 俊.凝 血 功 能 常 规 检 查 异 常 结 果 分 析 [J].中 国 误 诊 学 杂志,2009,9(31):7616-7617.

[4]夏 虹.血 凝 试 验 检 查 的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J].中 国 社 区 医 师,2008, 24(22):34.

[5]吴春华.凝血源项常规检查在临床各科室应用的探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3(4):494-495.

R446

:B

:1671-8194(2013)10-0267-02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凝血酶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
血清生化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在妊娠肝病患者检测中的意义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