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毒型菌痢的诊治体会(附120例临床分析)

2013-01-26杨水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酸中毒尿量休克

杨水清

(仁寿县禾加中心卫生院,四川 眉山 620581)

中毒型菌痢的诊治体会(附120例临床分析)

杨水清

(仁寿县禾加中心卫生院,四川 眉山 620581)

中毒型菌痢;诊治;体会

我院近二十年来收治中毒型菌痢(以下称毒痢)120例,1~4岁60例,5~8岁40例,9~20岁18例,50岁以上2例。本病多见于1~8岁且体胖的小儿。死亡2例,80例发病于6~9月份。

1 起病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

1.1 突起高烧:所有小儿均以突发高烧起病,病体温39.3℃~42℃之间,且持续高烧。一般降温药(柴胡、安热静)不能使体温下降,并伴有畏寒或寒颤。2例儿童及1例老年患者以普通型菌痢起病,发病约24h后转为中毒型[1]。

1.2 消化道症状:50例患儿早期无腹泻表现,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严重,

40例伴有呕吐,3例呕吐物呈咖啡色。发病8~24h后开始解脓血便或黏液便。2例发病18h无大便,死于DIC(作肛指采大便镜检均查到红、白细胞及吞噬细胞。5例患儿发生腹胀、肠鸣者消失等肠麻痹症状)。

1.3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66例小儿表现为嗜睡、精神萎靡,个别出现烦躁、20例出现惊厥,1例惊厥反复发作,其中5例神志不清[2]。

1.4 循环系统症状:早期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口唇苍白或发绀,脉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2例小儿患者入院时全身皮肤发花,四肢厥冷,深昏迷,心率减少,心音低顿,呼吸微弱,死于DIC。

1.5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多增快,有的深快。小儿惊厥后呼吸多不规则,如出现叹气样,双吸气或呼吸暂停,此为病情危重信号,说明已有明显脑微循环障碍和脑水肿存在,应当机立断进行脱水,解除微血管痉挛的治疗[3]。

1.6 泌尿系统的症状:12例尿量减少,1例老年患者入院时无尿,经扩溶抗休克治疗后尿量逐渐增多。

1.7 化验:全部病例粪便镜检均有红、白细胞多数,有脓细胞及吞噬细胞(包括肛指粪便检查),测30例二氧化碳结合力,其中24例低于正常。可见毒痢代谢性酸中毒表现突出。查21例血电解质、血钠15例、血钾12例偏低。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多核细胞显著升高[4]。

2 抢救治疗及体会

2.1 降温止惊

2.1.1 冬眠药物的应用:高热惊厥者应用亚冬眠疗法,氯丙嗪及异丙嗪各1~2mg/(kg·次)肌内注射。或每公斤体质量各1mg以葡萄糖水3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一次。首次注射无效,1~2h后再重复注射一次,病情稳定后,每4~6h肌内注射一次,共三次左右。

2.1.2 惊厥不止者可静脉注射安定:成人一次10~20mg,小儿0.1~0.3mg/(kg·次),每次5~10mg肌内注射。亦可用鲁米邓成0.1~0.2mg/次肌内注射。

2.1.3 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止惊的同时可配物理降温。头部、颈部、腋窝及腹股沟大管处放置冰袋,淡盐水擦身等物理降温。使体温在5h内降至38℃左右,以保护脑组织。

2.2 循环衰竭的治疗

2.2.1 血管扩张剂:针对微血管痉挛,尽快解除毛细血管痉挛。654-Ⅱ副作用较小可首选,剂量为儿童0.2~2mg/kg/次,成人10~20mg/次。一般10~15min用药一次,多数用药3~4次后患儿面色转红,四肢转暖,血压回升,尿量增多。或用阿托品,儿童0.03~0.04mg/(kg·次),成人2~2.5mg/次,静脉注射。用药10次后,病情不见好转,应积极寻找原因或加用多巴胺。多巴胺能扩张冠状动脉、肾动脉、有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周围血管阻力,改善各组织血供及升压作用,剂量为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100mL内静脉滴注。

2.2.2 扩张纠酸:由于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缺氧,血中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增加,形成代谢性酸中毒。故患者即使血压正常,亦应立即给以“补液扩溶”,并根据情况适当应用碱性药物。①补充血溶量:由于微循环障碍,血液大量瘀滞于末梢循环中,水分与电解质甚至血浆向组织外渗,故有效循环量不足,必须及时补充血容量。常用葡萄糖、生理盐水或2:1等渗含钠液(生理盐水2份,1/6克分子乳酸钠1份),首剂按15~20mL/kg计算,小儿量不超过300~400mL,成人不超过500mL。休克重者可输低分子右旋糖酐,可以保持血液渗透压,解除红细胞及血小板凝聚,疏通微循环,防止DIC发生,其剂量小儿10~20mL/kg,维持8~12h,成人500mL,静脉滴注[5]。②纠正酸中毒:本组休克者伴代谢性酸中毒休克越重,酸中毒也越重,反之酸中毒又加重休克,故积极“纠酸”是抗休克的重要措施应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5mL/kg,约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0%容积,以后根据病情调整用量。在输液后常规用一次小剂量的强心剂。

2.2.3 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消炎、保护溶酶体等非特异技作用,并能增强身体的应激力。减轻中毒症状,强化血管活性类药物的升压作用,改善末梢循环。可以选用气化可的松5~10mg/kg/次,每日1~2次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5~10mg/次,静脉推注。

2.2.4 血管活性药物:G54-Ⅱ,多巴胺、肾上腺素等的应用,需要注意无论用何种扩张药物,用药之前或同时必须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否则,上述药物均不起作用。缩血管药物在本组病例中除少数短期小剂量应用外一般不主张用。

2.3 抗感染:全部病例都采取静脉给药,造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或氯霉素静脉注射,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或肌内注射抗生素巩固治疗。另40例患者联合红霉素针剂0.5g加地塞米松针剂10mg、生理盐水100mg保留肠,可减少毒的吸收,控制感染进展,缩短病程。

2.4 防治呼吸衰竭:控制脑水肿,防止脑疝是治疗呼吸衰竭的关键,保持呼吸畅通,及时进行脱水治疗。

2.4.1 脑水肿征象:躁动,嗜睡、面色苍白、反复惊厥、呕吐、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则,神志不清等。

2.4.2 治疗:①早期应用20%的甘露醇1~2g/(kg·次),静脉推注,每4~6h一次;②脱水剂与速尿合用可以加强脱水作用;③应用呼吸兴奋剂:洛贝林、回苏灵等可用于呼吸节律改变时,严重者可用呼吸三联针(洛贝林3mg、回灵素8mg、利他林10mg)用葡萄糖稀释后静脉注射,剂量不宜过大;④有条件的可用人工呼吸机;⑤应用激素配合治疗。

2.5 监护:危重病例专人守护,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尿量,每15min至1h观察一次,发现变化随时处理。

[1]沈 亦 逵.中 毒 型 菌 痢 治 疗 中几 个 问 题 的 探 讨 [J].实 用医 学 杂 志, 1985,(2):22.

[2]袁承文.儿科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713.

[3]刘欣阳,隋风轩.以休克为首发症状的急性中毒型菌痢16例诊疗体会[J].临床荟萃,1991,6(23):219.

[4]诸福裳.实用儿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843.

[5]戴自英.实用内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84.

R516.4

:B

:1671-8194(2013)10-0183-02

猜你喜欢

酸中毒尿量休克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FDA警告:降糖药SGLT-2抑制剂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