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吡喹酮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2013-01-26孙跃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
关键词:血吸虫血吸虫病肉芽肿

孙跃安

(常德安乡县血防医院,湖南 常德 415600)

观察吡喹酮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孙跃安

(常德安乡县血防医院,湖南 常德 415600)

目的 观察吡喹酮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2010 年 3 月至 9 月,选取健康状况正常其相同的 60 只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治疗组。对模型组和治疗组的小鼠进行腹部皮肤感染血吸虫诱导肝纤维化,治疗组小鼠在感染第八周之后行吡喹酮治疗。至第十六周测试三组小鼠血清中 AST 和 ALT;观察三组小鼠各自的肝脏形态,以及虫卵肉芽肿的面积,同时采用HE 染色监测肝纤维化病理组织的变化;测定肝脏Ⅰ、Ⅲ型胶原表达。结果 吡喹酮可以有效地降低被感染小鼠血清中 AST 和 ALT,以及小鼠的肝脏指数,可以改善小鼠肝脏的形态结构,降低虫卵肉芽肿的面积和肝脏Ⅰ、Ⅲ型胶原表达。结论 吡喹酮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吡喹酮;血吸虫;肝纤维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昆明种小鼠60只、雄性、体质量19~23g,健康状况良好,实验前3d给予自由饮水和喂食。从本省血吸虫病防治站购阳性钉螺,在实验温度24~28℃下,采用常规方法逸出尾蚴。武汉康铜实际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的吡喹酮,纯度高达99%。AST和ALT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技术公司提供。Ⅰ、Ⅲ型胶原试剂盒由上海锐聪有限公司提供。

1.2 实验方法

选取健康状况正常其相同的60只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治疗组。血吸虫尾蚴感染方法:将小鼠仰卧置于鼠板上,除去小鼠下腹部一小块皮毛,用生理盐水擦拭除去皮毛的皮肤。在显微镜下放置30条尾蚴于盖玻片上,将该盖玻片贴于裸露皮肤处,持续时间约10min,小鼠裸露皮肤处呈现点状充血表明血吸虫感染成功。

对照组:不予以感染血吸虫尾蚴,常规饲养16周;模型组:感染血吸虫尾蚴,常规饲养16周;治疗组:感染血吸虫尾蚴,第8周后行吡喹酮治疗2d,剂量500mg/(kg·d)、0.5mL/d,之后继续常规饲养8周。

三组小鼠在第16周末,禁食16h,称量其体质量,取血液中血清,测定血清中的AST和ALT。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肝组织中叶,使用4%多聚甲醛固定,在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封固等一系列操作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

1.3 观察指标

根据病情程度可将肝纤维化分为4级。0级:正常;Ⅰ级:胶原纤维包绕肉芽肿且插入其中;Ⅱ级:小叶间有少量的纤维化,汇管区有大量的纤维化;Ⅲ级:显微组织较多地延伸到小叶之间。

㊻《魏书》卷六七《崔光传》,中华书局1974 年版,第1487 页;同书卷六〇《韩显宗传》,第1342页。

肝脏Ⅰ、Ⅲ级胶原表达:将肝脏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放置于物镜20倍的视野下,在每组中随机地选择20各视野,采用自动彩色图像分析方法计算细胞内棕黄色颗粒的平均吸光度值。

采用3.2分析软件计算HE染色切片虫卵肉芽肿面积,并对每一个样本连续切片计算的面积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肝脏形态学

对照组小鼠的肝脏表面光滑、颜色红润、质地柔软、包膜完整、边缘锐利,并且没有肝纤维化病理改变的现象。模型组小鼠肝脏肿大、颜色呈现暗褐色、质脆、表面分布颗粒状突起、包膜紧张。治疗组小鼠肝脏大小和质地相比较模型组有显著的改善,肝脏呈现褐色,且表面分布颗粒状突起。

2.2 吡喹酮对AST和ALT含量的影响

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的AST分别为(51±12)、(143± 12)、(109±13)IU/L;ALT分别为(77±13)、(159±17)、(135±10)IU/L,数据表明,小鼠被血吸虫感染后血清中的AST和ALT含量上升(P<0.05),同时,治疗组血清中的AST和ALT含量相比较于模型组偏低(P<0.05)。

2.3 肝组织的病理变化

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对照组小鼠的肝组织没有发生病理变化,而模型组和治疗组肝组织中发现较多的慢性虫卵肉芽肿,虫卵包绕着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同时也可以看到一部分急性的虫卵肉芽肿,汇管区存在较多的浸润炎性细胞;小静脉旁边胶原纤维束及肉芽肿向小叶周围延伸。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在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上都较轻(P<0.05)。根据肝纤维化评分可得,对照组20例均是0级;模型组Ⅰ级2例、Ⅱ级13例、Ⅲ级15例;治疗组Ⅰ级6例、Ⅱ级19例、Ⅲ级5例。

2.4 经吡喹酮治疗后,小鼠肝脏内虫卵肉芽肿面积变化情况

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肝脏内虫卵肉芽肿面积降低(P<0.05)。

2.5 肝脏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变化

Ⅰ、Ⅲ型胶原为密集片状,且呈现棕黄色,其主要分布在汇管区和虫卵肉芽肿里面。对照组肝内没有胶原着色,Ⅰ型胶原表达0.08991 ±0.0031、Ⅲ型胶原表达0.0901±0.0021;模型组Ⅰ型胶原表达0.2391 ±0.0211、Ⅲ型胶原表达0.2109±0.0239,模型组的Ⅰ、Ⅲ型胶原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5)。治疗组Ⅰ型胶原表达0.2051±0.0216、Ⅲ型胶原表达0.1809±0.0223,与模型组相比偏低(P<0.05)。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严重、分布广泛、流行因素复杂,加上国家的退耕还湖政策,血吸虫感染率有所增加[1]。常见的血吸虫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肝纤维化,逐步发展最终会引起肝硬化等。经国内外肝病学者临床经验论证,肝纤维可以逆转,但是肝硬化却不可逆转,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纤维化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2]。根据本文实验发现感染血吸虫尾蚴8周后,会出现肝纤维早期病变,同时开始形成慢性的虫卵肉芽肿,此时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可以有效地逆转肝纤维化。

本文研究表明短期使用吡喹酮治疗,可以缩小虫卵肉芽肿的面积,同时抑制血吸虫卵肉芽肿,这可能与吡喹酮促使肝组织可溶性虫卵抗原减少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明确吡喹酮是否能够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早期抑制血吸虫病肝纤维化[3],本文采取血吸虫感染第8周,在慢性虫卵肉芽肿及肝纤维化形成的早期行吡喹酮治疗,之后连续观察8周,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肝功能得到改善,与模型组相比,肝纤维化程度降低,这就表明了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后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肉芽肿的面积,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同时也表现出了独立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因为吡喹酮是短期治疗,所以不能直接达到抑制肝纤维化的功效,综上来看,主要还是抑制虫卵肉严重的产生来抑制肝纤维化[4]。

根据几十年来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防治实践和科学研究,当前制订了防治血吸虫病的策略和措施,并提出了血吸虫病防治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方针。吡喹酮作为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因吡喹酮的低廉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更进一步研究吡喹酮的抗肝纤维化机制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1]毕 红征,薛 敬 礼,黄国钧.HG颗 粒 对四氯化 碳 复合 法 致 肝纤 维化大鼠干胶原纤维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880, 19(3):660-661.

[2]许永良,李洪军,黄一心.吡喹酮对血吸虫卵肉芽肿与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Ⅱ吡喹酮对小鼠肺部血吸虫卵肉芽肿内细胞的影响[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0,22(2):105-111.

[3]王俊杰,吴海燕,段小毛,等.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山东医药,2010,50(32):34-36.

[4]田字彬,张琪.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表达及氧化苦参碱的干预作用[J].山东医药,2005,45(4):27-28.

R532.21

:B

:1671-8194(2013)10-0073-02

猜你喜欢

血吸虫血吸虫病肉芽肿
《送瘟神记》
克罗恩病肉芽肿检出率相关因素分析
毛泽东与19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以江苏省为例
血吸虫的种类:并非固定不变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
血吸虫并非“吸血虫”
健康教育新模式预防血吸虫感染的效果分析
健康教育对血吸虫病患病因素的影响分析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