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体会与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3-01-25郝景锋苗丽娟崔永镇

中国兽医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诊断学兽医实验教学

郝景锋,苗丽娟,吴 斌,崔永镇,赵 权

(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医学学院,吉林 吉林132101;2.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3.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130118)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主要是运用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基础课程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又是临床学科的入门课,在临床兽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内科、外科和产科都需要诊断学中提供的方法和知识。惟有正确的诊断疾病,才能判断病畜的预后并进而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已达到防治动物疾病、保护动物健康、促进养殖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1 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内容要随服务内容变化而有所改变

目前,各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选用的《兽医临床诊断学》教材样式复杂,各不统一,既有“面向21世纪教材”,也有各种全国院校规划教材,也有多所院校合编教材,还有本校自编教材,特点不一[1]。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教学内容要重点处理好以下6个方面的关系,即理论与应用的关系:以应用为主,理论为辅,体现实践性;深度与广度的关系:广度优先,拓宽知识面,增加信息量;难度与易度的关系:易度优先,不刻意追求理论性、系统性、学科性;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陈旧布新,反映新知识和新技术;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关系:以培养技能为重,体现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2]。

2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方法要随当今服务对象有所变革

2.1 课程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2.1.1 教师应是“双师型”教师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兽医专业基础课,要求本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极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选择教师时应选择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而且教师应具备执业兽医师资格。只有操作指导到位,才能更真实的获得病史材料,为临床诊疗打下坚实基础。

2.1.2 多媒体教学代替板书教学 以往本课程的教学以板书为主,有时简单辅以教学挂图,随着疾病发生那个特点的变化、现场病例的减少、伴随疾病的非典型症状的出现以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抽象性,应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辅以大量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素材,使复杂、抽象难于理解和掌握的问题形象化、生动化,更易掌握,比如牛、犬的肺诊区划定,应用动画,形象生动,学生掌握起来更容易;比如各种动物第一、第二心音 的听取,对学生来讲是难点,通过音频大家先感受其音效的差异再实施听诊,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2.1.3 师生角色的互换 传统教学时往往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较少,随着当今学科的发展和知识的不断丰富,现实要求我们学生应更多地参与教学当中,我们的作法是:对于部分内容学生讲,老师总结,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1.4 病例教学[3]的应用 要求学生深入生产一线。

2.1.5 实行“记者招待会”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所谓“记者招待会”式[4]教学就是抽出一定时间,由学生就相关内容展开提问,老师解答,这样可以使师生双方获益良多,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增加学习主动性,知识含量会大大增加。

2.1.6 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2.1.7 以科研促进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以科研促进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准备毕业论文和读研做好充分的准备。

2.1.8 以执业兽医师考试为契机,促进学生学习;建立QQ群[5],增加师生沟通机会。

2.1.9 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综合型人才 动物医学专业与当地畜牧业发展联系紧密,学院多次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当地宠物医院、鸡场、猪场、牛场、生物制品厂以及其他经济动物养殖场所对于人才的需求,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掌握哪方面的技能,学院组织讨论在教学时适当增减相应内容,多次派老师或长期脱产,或短期培训,不断充实、完善课程内容,紧跟社会需求,不断完善服务社会的本领,培养既懂理论,又会管理,而且还会操作的综合型人才。

2.2 课程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2.2.1 增加临床实验(动物品种、试验设备由传统到先进) 随着现代临床技术的不断普及,在实验学时有限的情况下,适当删掉相对传统过时的实验内容,增加较为先进的X线检查技术与诊断方法、B超诊断技术、全血分析、全尿分析、电解质分析等内容,在不同品种动物的选择上,减少马属动物的比例,增加现在应用更多的牛、羊、猪、犬等动物的比例,使实验更具现实意义,课程更现实结合更加紧密,增强学生的操作本领,为更好地就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2 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创新教育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改变过去实验统得过死,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不够和学生在实验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积极性,甚至失去学习兴趣的现状。在这种形势下,开放实验室,可以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设备和实验动物的使用效率,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操作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满足实验教学需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开放式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水平就不可能有质的突破性的提高[6-7]。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和发展个性的场所,激发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之能尽早涉及科学研究,提高综合素质。

2.2.3 开展病例分析 采用现场病例分析,使学生更多地参与疾病诊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专业知识得到极大丰富,变抽象记忆为形象生动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起来更主动更扎实[8-9]。如果没有现场病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病例模拟,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扮演兽医人员和畜主,使大家都有锻炼机会和思维展开能力,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2.4 专业技能考核,促使学生多训练,获得更大收益。

2.2.5 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促使学生必须参与实践。

3 体会与展望

不仅对课堂理论授课重点加以强化,而且还应特别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于临床诊疗技术的学习。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突出了应用性、实践性,强调了针对性,也更加注重灵活性,遵循了临床兽医的教学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显现了科学性与系统性,又体现了广泛的应用性和时代特征以及其现实变化。同时,我们也在授课之余加强自身的学习,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业务能力转变观念,从传统的“教学”转变为“学教”,不断学习,不断补充,不断创新并根据实际需要对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充实,不断转变教学观念,突出技能培养,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3个方面协调发展,促使我们的教学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当地畜牧业生产实际的需要,符合人们对动物性食品安全日益增长的要求的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实施开放式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通才”型人才。

[1] 贺建忠,吐尔逊,高军.兽医临床诊断学课件的制作及应用体会[J].河北农业科学,2009(06):157-158.

[2] 孙东波,武瑞.《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05):149-150.

[3] 杨笃宝,雷留真,王振勇,等.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9(06):47-49.

[4] 沈永恕,向瑞平,魏战勇,等.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65-66.

[5] 吐尔逊,贺建忠,陶大勇,等.兽医临床诊断学电子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27-29.

[6] 杨雪林,张福官,杨卫华,等.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在兽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02):36-37.

[7] 赵书景,贺绍君,毛献灵,等.B型超声诊断技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9(11):173-175.

[8] 梁占学,王俊东,李宏全,等.病例教学法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35-338.

[9] 徐世文,李金龙,王国卿.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91-92.

猜你喜欢

诊断学兽医实验教学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