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洲象胃肠弛缓

2013-01-25张长昌潘志文陈月妃

中国兽医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食欲灌肠排气

雷 伟,张长昌,潘志文,陈月妃

(南宁市动物园,广西 南宁 530003)

2005年7月22日,本园一头8岁龄雄性亚洲象,呼名“兴兴”(以下简称兴兴),在行全身麻醉断牙术后,出现一系列麻醉后遗症,尤其以引起胃肠麻痹并引发弛缓较难恢复,病程长,对机体危害大,经过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予输液、灌肠、灌胃、穴位注射等多种治疗措施,历时26d后,胃肠麻痹得到解除,功能逐渐恢复。现就此次病例的基本情况及在治疗中的一些心得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1 发病及转归情况

“兴兴”2005年7月22日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行断牙术,断牙术后第2天出现精神沉郁,意识反应迟钝,双眼无神,瞳孔散大,眼结膜充血,舌紫绀,口腔黏膜发绀、干燥,鼻孔干燥 ,鼻子抬举无力,行动缓慢,耳朵、皮肤等部位痛觉减退,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粪,听诊肠鸣音消失,脉搏减缓约30~32次/min,体温未见明显波动。7月25日精神意识逐渐恢复,双眼有神,瞳孔大小正常,舌、口腔黏膜转为淡红色,刺激皮肤、耳朵痛觉明显,排尿次数、尿量同前未有明显异常,腹胀消除,但仍未见肛门自主排气、排粪,肠鸣音消失,当时仍有食欲。7月26日出现口腔紧闭,食欲废绝,7月30日又并发肠痉挛,引起急剧腹痛,表现为烦躁不安或前后来回移动或一后腿向后伸直拉紧腹肌,频繁起卧,表情痛苦,眼泪分泌增多,偶有鸣叫,嗳气,气味酸臭,出现排尿次数增多(将近正常1倍),每次尿量减少约500~1 000mL,(正常每次约为2 500~3000mL),疼痛缓解后开始稍有食欲,但进食不多,之后又出现食欲废绝,“兴兴”的精神、活动日益衰退,经过输液支持治疗、灌肠、灌胃、穴位注射等多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出现肛门自主排气,努责逐渐加强,自主排粪至肠道基本排空,8月12日出现从有食欲到进食正常,听诊可闻及肠鸣音。症状基本解除,进食正常后,“兴兴”的精神迅速恢复,活动增多,意识反应快,有甩鼻逗人,自主讨要食物的行为。8月17日“兴兴”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基本康复,停药观察。

2 实验室检验

2.1 血常规、血生化未见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中每天监测)。

2.2 粪常规8月7日表面褐色,红细胞(RBC)少许,粪潜血(OB)++;8月9日表面黑色,RBC少许,OB++;8月11日绿色,表面有黏液,OB弱阳性;8月15日绿色,表面有黏液,寄生虫卵+,OB弱阳性。

3 诊断

根据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麻醉后所致的胃肠弛缓。

4 治疗

4.1 药物治疗

4.1.1 促胃肠动力 新斯的明、胃腹安、西沙必利,开塞露+石蜡油、中药灌肠。

4.1.2 抗感染 头孢唑林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钠、氧氟沙星(对血管刺激大只用1次)、甲硝唑、替硝唑。

4.1.3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补充能量 生理盐水500mL、5%葡萄糖500mL、10%葡萄糖500 mL,营养辅助药及电解质,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三磷酸腺苷、辅酶A、氯化钾注射液、门氡氨酸钾镁注射液、口服补液盐、18种氨基酸。

4.1.4 解痉止痛:654-2;制酸药: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止血药:止血敏。以上药物分别稀释到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体中,静脉滴注。

4.1.5 护心、肝、肺 肌苷、门氡氨酸钾镁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肝泰乐等。

4.1.6 抗过敏药:地塞米松;清热解毒药:清开灵注射液。

4.2 中药灌肠 以行气宽肠、增液通便为法,方选增液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加减。组方如下:大黄500g(后下)、厚朴65g、枳实65g、枳壳65g、芒硝240g、青皮65g、陈皮40g、滑石100g、木通65g、玄参65g、麦冬65g、桃仁40g、瓜子仁40g。水煎灌肠,1次10斤水,1天两次。用此方不到三剂,第一次粪便排出,表面色黑、质干硬,带有鲜血。此后方药去芒硝、滑石加用赤勺、阿胶、生地、白术、茯苓,用法同前,待能自主排便,粪软,粪潜血弱阳,停用中药灌肠。

4.3 穴位注射 采用维生素B1针,穴位注射,一天两次,选穴为“后海”,位于肛门上方,尾跟皮肤皱褶中央,用6号穿刺针,进针10cm。

5 讨论

西医认为,麻醉后出现胃肠动力弛缓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作用引起。而中医方面认为,麻醉对各脏器的干扰,累及腹部,肝的疏泄,脾的运化,胃肠排空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因而麻醉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导致不同程度肠麻痹。中医还认为,脉络受损,气血亏虚,经络血脉紊乱,气机郁结,淤血残留,胃肠气机升降失常,脾失健运,运化受阻,肠道失去受盛传导之功能,而致浊阴滞留、腑气郁结不通,出现腹胀,呕吐,大便不通等证。

因此,这次治疗我们遵循总的一个治疗原则:(1)在禁食和废食的情况下,保证动物机体每日生命需要量,同时保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持;(2)积极对症支持治疗,采用多种措施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3)抗菌消炎,防止继发感染;(4)护心、肝、肺,防止并发症,密切监测生命征;(5)制酸,保护胃黏膜;(6)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7)并发肠痉挛时,先解痉再促胃肠蠕动;(8)适当户外活动;(9)排粪通畅,食欲恢复后,由少到多逐渐增加饲喂量;(10)中医方面,前期以行气宽肠、增液通便为法,后期加强护肝、健脾、养胃。

5.1 在西医常规应用抗生素,维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每日能量等,药物用量控制在成人一次最少用量的25倍至30倍,抗生素首次用量为成人40倍。液体量的调整,主要根据监测血常规的HCT及临床上尿量的改变来调整。适当加用2%高渗盐来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使得肠道分泌液增多达到润滑肠道作用,从而减少摩擦,加快粪便后排。但多次使用会导致钠潴留,低钾血症,所以需监测血清电解质的改变。从临床上还发现,机体对糖的代谢较慢,为防止高血糖的发生,糖盐比例要调整好,以多输盐,少输糖为原则。

5.1.1 先用头孢唑林钠是考虑预防断牙后继发化脓性感染。发生胃肠弛缓后,改用庆大霉素是针对胃肠道敏感菌而用,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有脱水现象,在不排除感染的前提下通过加大补液量的同时,加用头孢噻肟钠消炎,清开灵退热,效果显著,第二天体温恢复正常。

5.1.2 电解质的补充,补钾是关键,根据监测血液中钾离子的浓度来调整钾的补给量,只有防止了低钾血症的发生,才能达到胃肠功能的尽快恢复。补钾的同时辅以门氡氨酸钾镁效果更好,镁能激活Na+-K+ATP酶的活性,从而促进钾的内流,而门氡氨酸对细胞的亲和力强,可作为K+载体使K+返入细胞内。同时补充门氡氨酸钾镁也起到护心的作用。

5.1.3 改善整体微循环障碍,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加快机体新陈代谢,使毒素排出,改善肠道局部循环有利于痉挛的肠道尽快恢复功能,防止坏死。丹参注射液是中药制剂,副作用少,可以长期使用,促进血液循环效果好,还有654-2,草食动物肠道痉挛是慎用的,但临床上,大象使用不但解痉止痛效果好,而且在改善肠道微循环方面也起到相当好的效果。其主要药理机制是:能解除小血管痉挛,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改善血液流态,减少血液渗出,调节微血管管径,改善组织血液灌流量不足,疏通和活跃微循环,也可增加肾脏灌流量,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同时有直接阻断M胆碱能受体,间接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并能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平滑肌痉挛。治疗肠麻痹的主要副作用是尿潴留。因此,使用的量和时机要掌握好,视临床表现使用,否则使用太过就会加重胃肠弛缓,还会引起尿潴留等副作用,适得其反。

5.1.4 制酸药和护肝药的应用,使用过麻药,禁食、废食后,在长期无食物消化的情况下,胃酸分泌易引起溃疡的形成,应用制酸药后第二天出现有食欲,嗳气减少,无酸臭味。可能是胃酸分泌得到控制,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有关,因此不能排除食欲下降是否与存在溃疡有关。再者,麻药的毒素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使用护肝药,保护肝细胞,避免肝功能受损,对促进食欲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5.2 此次治疗,如何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是治愈疾病的关键。经过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明显,恢复快。

5.2.1 病发初期,使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肛门灌石蜡油、开塞露后,有排气、排粪,但出现病情反复,腹胀难以消除,之后加大剂量也无明显效果,在有食欲的情况下,加用口服胃肠动力药西沙必力,60颗/次,第一次使用出现较大反应,有强烈的腹肌收缩,排气声音响亮,气流量大,续而腹胀迅速消除,未见排粪,考虑用量过大,改用30颗/次,反应较第一次弱,排气次数多,此后食欲逐渐下降,直至废绝。在无法口服药物的情况下,我们在继续使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的同时加用胃复安,首次25支/次,稀释到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临床上证明胃复安在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每次输完约10分钟左右开始出现有排气,烦躁不安或前后来回移动或一后腿向后伸直拉紧腹肌,频繁起卧,表情痛苦,眼泪分泌增多,偶有鸣叫,嗳气,气味酸臭等腹痛症状,听诊偶闻及气过水声,使用安乃近无法缓解,考虑仍存在不完全性肠梗阻并发肠道痉挛,使用654-2可迅速缓解疼痛。为防止剂量过大,蠕动过强引起肠套叠、肠扭转等并发症,此后逐渐减少胃复安用量,并停用新斯的明,根据临床表现,用量能够达到有腹肌收缩,肛门有排气、努责,腹痛表现较轻,不至于引起并发症就行。通过解痉和促胃肠动力交替作用,加上改用中药灌肠,直肠药物吸收,通过血液循环作用全肠段,局部刺激后肠段,又起到带动前肠段的作用。但考虑到大象的肠道太长,据报道约有19m,从肛门灌肠对前肠段作用不是很大,我们还尝试在浅麻状态下用保和丸和石蜡油灌胃,起到前肠段润滑作用,并促进其蠕动。但麻醉后胃肠运动的再次弛缓是很明显的,权衡利弊,认为麻醉灌胃不可行,停止再次实施。认真分析病情后,认为肠道存在不完全性梗阻,引起梗阻的原因是胃肠弛缓后形成大而干硬的粪团,在我们使用胃动力药后,肠道蠕动加快,粪团往后排时引起的肠道痉挛损伤,从而引起腹痛,药物剂量越大,蠕动越强,腹痛越明显。此后排出的粪团证实了这一点。分析后我们坚定了治疗方案:西医方面通过先解痉再促进胃肠蠕动,蠕动出现轻度腹痛症状后约半个小时再解痉止痛,1d2~3次,如此反复刺激,使肠道动力逐渐恢复。

5.2.2 虽然使用西医治疗患兽多数全身症状有所改善,但胃肠功能恢复缓慢,病程迁延。笔者在遵循原西医的治疗方案的同时加用了中医疗法。方药采用增液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加减而成,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方中厚朴为主药,善行中焦之气,使胃肠气机通畅,而消除脘腹胀满,为行气消胀要药,适用于胃肠气滞之证。枳实、枳壳辛散苦降,气锐性猛,作用力强,善行中焦之气,能破气散结,消除痞满,为破气消痞要药,加上青皮、陈皮、木通与厚朴同用,以增强厚朴的行气消胀之力。大黄芒硝软坚润燥,泻热通便,为主治热结便秘、腹中胀满等症要药,适用于便秘.及胃肠积滞证,滑石、桃仁、瓜子仁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麦冬、玄参滋阴生津,共成 “增液行舟”之剂。后期加用赤芍、茯苓、白术入肝、脾、胃经,护肝健脾养胃,扶正达邪,使之攻不伤正,符合中医整体(调理的原则)。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厚朴的药理学研究表明能兴奋肠管平滑肌[1],枳实可促使胃肠活动收缩节律增加,大黄、芒硝对结肠的活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使肠蠕动增强,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胃肠动力。减轻组织水肿,促进坏死组织吸收及抗菌抗炎作用,降低因创面而增多的血管活性肠肽,后者是胃肠功能的抑制剂,从而解除其对胃肠功能的抑制。

5.2.3 穴位注射,采用维生素B1穴位注射,1天两次,选穴为“后海”,位于肛门上方,尾跟皮肤皱折中央,用6号穿刺针,进针10cm。此穴位注射较刺激,整体反抗强烈,肛门有努责反应,此方法国内未有报道。穴位注射,针药并用,能够调理肠胃功能,增加肠蠕动,促进排气,使腹胀明显减轻或消失,肠麻痹功能得以恢复。

[1] 欧阳世英,等.厚朴三物汤治疗消化道术后腹胀[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8,4(3):4-7.

猜你喜欢

食欲灌肠排气
高温天猪食欲下降,这六种饲料可消暑
莴笋开胃增食欲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估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栀子金花汤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