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探讨

2013-01-25裘尧军蒋笑丽胡丽芬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瓜菜宁波市研究院

裘尧军,林 波,蒋笑丽,胡丽芬

(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推广处,浙江宁波 315000)

2012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基于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战略考虑,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选择[1-3]。在现代农业和市场背景的条件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首要任务是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及经营能力[3-4]。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2003年以来,共组织专业合作社成员、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的管理及技术骨干等参加的瓜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高级研修班10期400名,通过培训和多年跟踪培育服务,提高了他们的科技素质、专业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促进了宁波市瓜菜产业的发展。

1 成效

1.1 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为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优秀农民专业培训,他 (她)们不仅掌握了新的农业科技知识,而且在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提高了对依靠科技创业,做科技明白人的重要性、自觉性的认识。经培训后的学员说:培训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一大批老师、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同学,为今后的创业发展建立起科技及信息等交流平台。在400名培训学员中,形成了西甜瓜生产同学会、叶菜类生产同学会、瓜菜营销同学会等,建立了经常在一起交流生产技术及经营体会等的平台。在培训过程中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十分注重专业老师指导学员撰写调查报告和技术总结等科技文章,许多学员结合自己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文章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先后有10多篇文章在《宁波农业科技》《宁波蔬菜》刊物上发表。有一些学员对农业科技潜心钻研,成为专家,并对周边农民进行培训,成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如第1期学员尤宏辉在其浙江宁波金龙浦农业合作社内,共培训合作社社员1 000多人次。通过培训,还涌现出了一批精英农民,如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浙江奉化市山岭蔬果专业合作社沈国军;身残志坚的女能人应苗文;工厂化育苗领头人秦伟杰;宁波市农民购销大户优秀经纪人沈忠宝;农民农艺师沈小荣等。

1.2 培育示范大户和基地,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

参加培训的人员都是多年从事瓜菜种植的专业大户,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生产中遇到难题时,不能及时解决。通过培训,体会到参加高层次培训拓宽了视野,找到了科技依靠的对象,也为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大户找到新途径。在经过培训的400名学员中有156位学员已成为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瓜菜种植科技示范户,其中,有14个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成为科技示范基地。经对培训后的20个学员的跟踪调查,共有核心示范面积264 hm2,辐射带动周边287 hm2,每个学员平均14 hm2。据对学员创办的4家农业龙头企业调查,共引进各类新品种100多个,新技术10多项,建成核心示范区147 hm2,辐射带动周边0.2万hm2,年产值达1亿多元。有力地推进了宁波瓜菜产业的发展。如第1届学员周开全,培训后在浙江象山创办了“宏森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其核心示范面积27 hm2,辐射周边133 hm2,带动400余农户,农民年增收2 400万元,年瓜菜产值达到3 000多万元。1.3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

北仑区梅山乡是一个小海岛,岛上原先以种植棉花为主要产业。自2003年起,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先后为该乡培训了14位优秀农民,并以甜瓜为主导产业,经多年努力,形成了甜瓜生产优势产业,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宁波市星火示范基地,产品进入当地超市,年产值达1 000多万元。又如2006年参加培训晋传生是浙江镇海九龙湖飞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生产技术的副总经理,经培训后,思路更加活跃,重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重视专业化、标准化、农民组织化,使公司的年产值从2007年的5 000万元上升到2012年的7 000万元,带动了周边6 000多个农民就业。

2 主要做法及体会

2.1 领导重视

2003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就十分重视对农民的专业培训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转岗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鼓励优秀农民进入科研院 (所)培训。宁波市财政每年还安排专项经费,农民培训期间食、宿、教师、场地、交通等费用均由市财政承担。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各部门鼎力支持,每年培训前,专门组织召开会议部署安排培训工作。精心设计课程,组织实践经验丰富,讲课技巧好的科技人员作主讲老师,教学管理十分科学。培训后也十分重视跟踪服务。

2.2 依托学科优势,以需求为导向,确定培训专业

瓜菜领域的研究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重点优势学科之一,最近几年来共育成瓜菜新品种24个,年推广面积在0.7万hm2;研究集成多项优质、安全、高效的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同时,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还拥有生物防治、农产品质量检测等优势专业。因此,能组成一支高素质的培训瓜菜生产为主要内容专业授课队伍。瓜菜产业是宁波农业的一个主导产业,年种植面积在9.2万hm2,有瓜菜种植大户900户,由于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举办的这个培训班实效好,深受大户、家庭农场主等的欢迎,已连续举办10届,至今仍有很多农户踊跃要求参加培训。

2.3 设置先进实用课程,聘用高资质老师

针对参加培训的学员生产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理论指导,又要求学到最近先进实用科技成果及信息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生产性课程都把理论用通俗易懂叙述结合实际案例来说明。还设置产前、产后课程。如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与维权、瓜菜产品的处理及保鲜、农产品营销、农业灾害性气候应急技术措施等课程。每期培训时把当前最先进的成果如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等介绍给学员。聘用的老师为学科带头人,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授课水平高,且要掌握当地方言。课堂上采用互动式教学,学员可把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以求解答。还邀请创业成功的学员介绍创业经验。

2.4 科学教学管理

参加培训的学员学习热情高,但他 (她)们都为生产一线的骨干,有的农户生产销售任务重,连续半个月的脱产培训,对他 (她)们的生产销售等影响很大,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取二段式培训,即集中学习1周,然后是7~10 d的休学实习期,再集中学习1周,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保证到课率在90%以上。培训班的日常管理由管理员负责,管理员每天跟班管理,掌握学员学习、生活动态、处理日常事务。

2.5 注重跟踪服务,拉近农民距离

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学员搭建起一个科研院 (所)与农户的交流平台。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就利用这个平台,在培训后开展以科技示范、科技推广、科技服务为核心的跟踪服务。将条件较好的大户吸纳为科技示范户和科技示范基地。在日常的生产中农户可随时找相应的农技人员进行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等服务。

3 建议

农业生产的发展要依靠科技,我国人民的小康生活及美丽家园建设也离不开农业科技和其应用主体新型职业农民,笔者在多年的农民培训工作中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3.1 农民培训具公益特征,需政府大力支持

2012年中央1号文件已明确把农业科技定型为公益性、公共性,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使用主体,而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则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是事关13亿人口食物来源的大事,是基础性、公益性、民生性的事业。因此,必须由政府的公共资金承担。

3.2 农民培训工作要分类分层次进行

对农民培训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文化(学历)层次、从事年限、不同年龄、不同产业骨干等分类培训。对高层次骨干、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培训放在科研院校,对一般操作性农民培训则放在县乡 (镇)一级培训。对有较高文化水平、生产及经营基础好、年轻且有培养前途的精英农民选送境外培训,接受境外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的教育,以培育出更多的产业领军人物。

3.3 农民培训要坚持学有所用、农民自愿的原则

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大批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农民培训的根本源泉,同时,农民愿望培训也十分重要。各地组织培训农民前,一定要深入农村农民之中,广泛调研,听取农民的呼声,也要利用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人员下基层进行技术推广、服务之机,推荐农民进行培训。不能盲目地,以追求数量为目的地开展农民培训,而应将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口上。

[1] 应霞,朱奇彪,章伟江.农民科技培训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作用 [J].浙江农业科学,2006(5):596-599.

[2] 胡平,李彦.四川新型农民培训问题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2):59-61.

[3] 郭智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J].中国农业教育,2011(1):6-9.

[4] 朱奇彪,黄莉莉,徐仙娥,等.农村领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浙江省云和县为例 [J].浙江农业学报,2013,25(1):200-204.

猜你喜欢

瓜菜宁波市研究院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菜农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
在禀赋优势与扬长避短上“合围”——海南热带瓜菜产业赢取市场竞争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