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中数字“三”的文化内涵钩玄*

2013-01-25赵心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内经黄帝内经素问

金 珏,王 灿,赵心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1203)

《内经》是一部具有人文科学特色的伟大的医学著作,凝聚了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我国古代,数字不单单是作为一种语言符号,而是蕴含了特殊的哲学意义,这些建构起来的“文化数字”无不带有浓厚的阴阳、五行色彩,而中医学根植于古人的宇宙观、文化观,也必然打上时代思想的烙印。本文以数字“三”为例,研究传统文化对《内经》理论构建的影响,进一步发掘《内经》深厚的文化特征。

1 《内经》中“三”的运用

数字“三”在《内经》中的应用相当普遍,或作为计量词、序数词使用,或作为专有医学名词使用,或在具体环境中又有特殊的指代,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

1.1 表示数值

计量是数最基本的功能。正如《后汉书》所载:“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则算数之事生矣。”《内经》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活体“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对死者“解剖而度量”,明确了人体骨骼、肌肉、内脏、经脉的相关数值,建立起人体生命运动的“大数”、“常数”等定量思维体系,如《内经》中有“三刻”、“三尺”、“三寸”、“三周”等。“三”又可作为序数词使用,以示事物的先后顺序。如《素问·刺疟》中有“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素问·九针十二原》中“始于一,终于九焉”,这些数字均代表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1.2 文化数字

中国古代的先贤们除了运用“三”来表达单纯的数学知识之外,还为数赋予了很多特定的含义,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数字就有一种自然的崇拜。《说文》曰:“三,数名,天地人之道也。”“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奇数,是阳数,主生,是人处于天地气交之中形成三才的数理基础[1]。故《内经》中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以及“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的说法。

1.3 专有名词

《内经》中与“三”相关的名词有很多,如“三阴三阳”,“三焦”、“三死”、“三部”、“三虚三实”、“三过”、“三常”、“三失”等等,其中有些名词至今仍在使用,对中医学理论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1 三阴三阳 《内经》中的三阴三阳是中医的时位观和属性论,是《周易》的“六爻之动,三极之道”在中医领域的继承和发展[2]。《内经》根据阴阳之气的多少,对阴阳进行了具体的量的区别,并以经络当中所含气血的多少而用三阴三阳对十二经脉进行命名,反映了经脉的表里关系与脏腑的功能特点。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有:“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素问·天元纪大论》亦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在有的地方三阴三阳还表示气机的“开、阖、枢”,例如《素问·阴阳离合论》中:“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

1.3.2 三部之气 《素问·百病始生》有:“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明确将《内经》的病因分为三类,开创了中医病因三分法的先河,为后世《伤寒论》提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以及《三因极-病证方论》将病因分为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的病因三分法奠定了基础,并且一直应用至今。

“上、中、下”是“三”的又一种表现形式,气有邪气、浊气、清气,其所在部位也有上中下之不同,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有:“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故而,要把握好针刺的深度,以邪气去为度。

1.3.3 三才 《周易》有:“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孔子认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此“六者,三才之道也。”《内经》中有大量的关于“天、地、人”三者关系的论述。《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三部九候》曰:“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可以看出,“三”可训为天、地、人,故“天地人”乃不言“三”之三。

“三才”在《内经》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医学道理。如一个高明的医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样才能“长久”。又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有:“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运用三才之道可以养生长寿。

2 《内经》中“三”的文化内涵

2.1 一分为三

《内经》把医者按照治疗的成效分为上工、中工、下工三等,把方剂按照君臣佐使的比例分为大方、中方、小方三类;将致病邪气侵袭人体的部位分为上、下、内三部,将诊察疾病的部位分为三部九候等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一分为三的思想。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源于对“三”的数字崇拜,另一方面,源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多,思考便更加深入,已经意识到当初最单纯的阴阳二分法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事物不只是有相互对立的两面,对立只是两个极端,而更多存在的便是在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这一种过渡状态显然是二分法不足以描述的,这种不可名状却又确实存在的中间阶段就被哲学家称为“三”。《逸周书·武顺》有“人有中曰参(叁),无中曰两。两争曰弱,参和曰强。”《中庸》里也有“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个“中”就成为人们一分为三的一种标准。

“一分为三”着重体现在“三阴三阳”的观点中,它是“一分为三”的“三极之道”和“一分为二”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有机结合,是对《周易》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医与哲学理论的完美结合[2]。它使中医不仅称为医学,更可以称之为一种形而上的哲学理论。《内经》中的“三阴三阳”是中医理论中关于时间、空间、属性的结合理论,也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既有两极而又包含着其二者幻化出来的无限种中间成分,从而丰富且又重视了黑与白之间绵长的灰色地带,使得三分法的哲学思维得以流传至今。

2.2 三生万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为宇宙事物发生的第一个完整的单元,是万物生成发展的基数。《史记·律书》云:“数始一,终于十,成于三。”一为万物之始,亦为原始奇数,二为偶数之始,三为原始奇数与偶数的第一次交合,故曰:“三者,数之成”。一与二幻化出“三”,即《道德经》中所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曰:“三者,天地人之数。”此时,“三”具有着将矛盾对立统一的意味,体现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寓意天与地交汇而成人。

2.3 人与天地相参

正因为人是“天地合气”所产生的,故人是自然界中的人,人的一切生命活动包括生理病理都要与天地相应。在先秦文化的影响下,《内经》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这一原理贯穿了整个中医理论体系,强调人的生命活动与天地变化的一致性,并注意时间节律对发病和转归的影响,在治疗上也要根据人体自身的节律来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和治疗部位。故时间节律性是《内经》“人与天地相参”的核心,是早期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

2.4 唯物论

《内经》认为,人同自然界万物一样都是由天地阴阳之气交感所化生的。《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指出人体的生长发育赖于先天精气和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滋养,且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使生命得以延续。“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而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所以气也具有物质性。《内经》发挥了古代“气”的理论思想,应之于人体,在《灵枢·本神》中阐述了天地之气在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天德”和“地气”相互搏结交感产生人,说明人体就是由“气”这种物质所构成的,体现了哲学上“气一元论”和唯物主义思想。

2.5 洛书九宫模型

洛书是易学的主要图符之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演绎自然界万物运动规律的工具,它以9个数的奇正偶隅排列而构成九宫图像,具体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其中“三”位于左侧,代表了春季、东方的时空观念及其相应的气象、物象特征,是一年之中阳气渐旺、由冬季极衰向盛夏极盛的过渡阶段,故将春季又称为“少阳”季节。“三”在脏腑和肝相属,故《灵枢·九宫八风》有:“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3]”

综上所述,《内经》中的数字“三”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古人认识自然的独特思想;“天地合气,名之曰人”,体现了气一元论和唯物主义思想,并且“人与天地相参”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起了重要作用;“三”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象数,可代表成数、东方、春季、天地人三才、三元模式且通于肝。

[1]孟庆云.中国古代数学与中医学[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5):1-6.

[2]马文辉,试论“一分为三”和“三阳三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地位[J].中医中药,2006,3(17):261-263.

[3]赵心华,王庆其,李海峰.河洛理数与《黄帝内经》[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196-219.

猜你喜欢

内经黄帝内经素问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