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效果观察

2013-01-24王改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病原学儿科门诊

王改利

山西省原平市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西 原平 034100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大约90%的患儿是病毒性感染,只有大约10%的病例是细菌性感染[1]。然而,临床上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例普遍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使得部分患者出现较强的细菌耐药性,对病情毫无进展,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反应[2]。所以,对儿科门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尤其要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防止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出现。但是由于影响药物效果的因素较多,包括年龄、体质、病情等,临床上关于如何使用抗菌药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尚无统一的标准[3]。为了探究抗菌药物在治疗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使用情况,针对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48例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门诊处方。男童78例,女童70例,年龄6个月~13.5岁,平均7.1岁;体温测量为36.2~40.1℃;住院天数是3~15 d,平均9.2d。

1.2 调查方法 使用回顾性调查办法,建立Excel数据库,分类记录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药剂名称、类型、规格、数目、用法,患儿性别、年龄,处方金额,使用的次数,病原体送检率等,利用SPSS15.0数据包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使用抗菌药的一般情况 本组14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其中49例给予过抗菌药物治疗,占33.11%;4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了病原学测试与药物敏感度检测,检测率为91.84%。使用单一品种的37例 (75.51%),其他7例为两种药物联用 (14.28%)。

2.2 给药途径及疗程 注射剂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共29例 (59.18%),其中19例为肌注给药,10例为静脉滴注给药;口服给药20例 (40.82%)。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天数3.5d。

2.3 抗菌药物的种类 大环内酯类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最常用的类型。其中排在前五位的是:头孢丙烯(32.7%、)、头孢呋辛 (21.2%)、阿奇霉素 (19.2%)、头孢他美酯 (13.5%)及阿莫西林 (9.6%)。

2.4 病原学送检率 4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了病原学测试与药物敏感度检测,检测率为91.84%,结果:病毒阴性11例,病毒阳性6例;肺炎支原体阴性18例,阳性10例。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大约90%的患儿是病毒性感染,只有大约10%的病例是细菌性感染。临床研究指出,对细菌性的上呼吸道感染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治疗,在消炎、缩短病程以及改善预后等方面效果显著。目前,药品市场上的抗菌药物种类繁多,患儿家属对抗生素也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抗生素是抗感染的万能药,因此常常要求医生给消炎药,加上医生经验不足,判断失误也会开具抗菌药药方,这样直接导致临床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使得患儿的病情不能有效控制,且反复发作次数增多,给治疗带来困难[4]。

当前,一部分医生在使用抗菌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存在一些误区,具体表现在[5]:患儿并无确切的细菌感染指征,就滥用抗菌药;用药前没有先作药敏测试,就开具药方,而且在无效的情况下,频繁更换抗生素的品种。上述配药方式均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本组研究的148例患儿中,49例给予过抗菌药物治疗,占33.11%;其中45例用药前实施了病原学测试与药物敏感度检测,检测率高达91.84%,这表明,要提高抗生素治疗的有效率,用药前进行药敏测试是有效途径之一。

此外,给药方式也是影响抗菌药物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均采取静滴给药,这种方式不够科学。根据从轻到重的给药原则,轻度、中度的病情均主张给予口服药物,重度病情则可采用肌注或者静脉滴注给药。本组研究中,注射剂给药29例,占59.18%,口服给药20例,占40.82%。

联合用药不当的影响作用也明显。通常对于一般病情的患儿,医院是不主张联合用药的,而对于病情极度严重的个别患儿,可以采取联合给药。本组7例为两种药物联用,占14.28%。相对我院儿科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联合用药率不高。

根据上述,影响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有感染性质判断不清、未做药敏测试、给药方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等,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控制上述几个因素,来进一步提升抗菌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总之,医院根据病原学测试与药物敏感度检测结果对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抗菌药物治疗,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1]刘素霞.抗菌药物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使用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0,26(1):102-103.

[2]陆鸣芳.关于上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科病人的抗菌药物应用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09,5(12):141-142.

[3]孙剑明,金晓群,李文秀,等.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部致病菌携带状况及抗菌素预防性应用[J].海南医学,2009,20(3):8-9.

[4]席玲.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1):1279 -1280.

[5]赵亚琳.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21-122.

猜你喜欢

病原学儿科门诊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门诊支付之变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圆梦儿科大联合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