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

2013-01-22张玉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5期
关键词:抗菌剖宫产孕妇

张玉敏

世界范围内,随着剖宫产适应证的放宽,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现象普遍出现。剖宫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适用于产程进展缓慢,胎儿宫内的窘迫,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的产妇,应用恰当手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已达成活胎儿,可使母婴平安。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60 例行剖宫产 ,因为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确保了母婴安全,现将护理体会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本院选择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术前无感染征象,术中失血量不多于500 ml进行剖宫产手术的60例患者。剖宫产指征是:29例患者要求手术、6例骨盆因素、2例胎盘因素、1例孕过期、6例胎位不正、4例高龄初产、4例巨大儿、5例脐带因素、2例剖宫产再孕、1例羊水过少。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用药组,观察组为围术期用药组。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对照组在术后当日开始使用安灭菌静脉点滴2次共2.4 g。手术后3 d停药。观察组在手术前30 min~1 h给静脉1个计量安灭菌。

1.3 统计学方法 取患者住院病历的原始记录,采用t检验。了解术后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并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孕妇多数担心胎儿及自身安全,怕手术疼痛,都对剖宫产手术分娩感到紧张,恐惧,手术室环境陌生,与家人分离,为解除其思想顾虑,术前,对其心理产生不安全等心理反应,运用良好的沟通技术及自己专业疾病知识,主动向孕妇讲述该手术方式和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对婴儿和孕妇的重要性,耐心解释孕妇及家属的疑问,使之愉快地接受手术和护理,检查并记录孕妇的一般状况、肝肾功能、心电图、生命体征,血型、出凝血时间、血尿常规等[1]。

2.2 术中护理 为消除患者心理恐惧,术前可适当与产妇交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给其安全感。护理人员应首先进行自我介绍,说明麻醉方式,让患者了解手术室环境。室内最好温度应保持在22~24℃,在冬季气温低时,用热水袋暖好包新生儿的被。减少各种器械噪声,以保持手术室环境安静。为使产妇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护士应操作熟练,快、轻、操作与解释并举,使产妇获得安全感 。每例手术前均应做好输血准备,术中密切观察出血量多少,血压变化、以预防出血性休克 。更应加强注意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避免因继发宫缩不良而发生术中大出血。胎儿取出后立即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失血量。术中注意观察有无面色血压迅速下降,苍白、头晕、呕吐、恶心等症状,以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5.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数资料,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及手术情况。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比较无显著差异。其中对照组年龄(31.25±2.18)岁,手术时间(25.55±6.45) min,术中失血(244.51±42.26) ml。实验组年龄(28.28±3.46)岁,手术时间(33.52±4.82) mim,术中失血(282.05±42.24) ml;比较两组人群预防术后感染效果。两组对象均术后平均体温均未超38℃,并均未发生产褥感染及腹部伤口感染现象。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感染。因此,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有:对手术感染的监护,无菌技术的管理,以及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在手术当日,静脉给药持续数日后,或者改口服至出院的,基本上都是常规用药。抗菌药物有效覆盖时间应是整个手术过程及术后4 h。手术进行中,预防手术切口切开创面及脏器暴露于空气中的感染是手术的关键。由于操作者及室内服务人员的动作搅动空气中尘埃粒子在空气中浮动,降落至术野带入无菌脏器,室内人员愈多,手术时间越长,术后感染的可能性就愈大。就在术前30 min~1 h时开始1个剂量的静脉给药,是抗菌药物最佳时间,亦是最有效发挥抗菌药物作用的时间,也是敏感抗菌药物覆盖感染危险期,换言之,药物的最高血流浓度期的高峰也是感染危险高峰,有效地抵抗了发生感染的危险。

[1] 李琳.680例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5): 665-666.

猜你喜欢

抗菌剖宫产孕妇
什么是抗菌药物?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剖宫产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