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利胆方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68例

2013-01-22李福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5期
关键词:鸡内金利胆枳壳

李福章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的,反复发作的炎症过程,超过90%合并胆囊结石[1]。由于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若无急性发作史,仅依靠临床表现诊断本病较为困难,因此常被患者忽略,或误以为是“胃病”而自行使用“胃药”治疗。若影像学检查胆囊无明显萎缩且具有一定功能,或患者症状轻微,或未伴发结石,均宜选择非手术治疗[1],加之部分患者对手术的畏惧,寻求中医药保守治疗的慢性胆囊炎患者越来越多。近年来,笔者在使用疏肝利胆中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①年龄18~65岁;②具备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并经超声检查确诊者;③发病时间≥3个月,反复发作者;④合并慢性胆囊炎、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严重内分泌系统或造血系统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治疗前服用过本类中药或对本类药物的成分过敏者,治疗期间服用其他治疗本病的药物者,以及治疗结束前失访者均予以排除。

1.2 一般资料 68例病例均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到浚县中医院内科就诊者,年龄26~61岁,平均(44.36±5.52)岁,病程5个月~18年,平均(5.37±3.19)年,伴有胆囊结石者60例。

1.3 治疗方法 予以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治疗期间清淡饮食,戒烟禁酒,合理休息与运动。使用自拟疏肝利胆方加减治疗。基本处方:柴胡、黄芩、鸡内金、郁金、白芍各15 g,枳壳、当归、炒白术、佛手、砂仁、金钱草各10 g,生甘草5 g。加减:黄疸者加茵陈、虎杖各15 g;口苦、心烦易怒、自觉右上腹灼热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0 g;便秘者白术改为生用,并加瓜蒌仁15 g;腹胀较甚者枳壳改为20 g,加厚朴15 g;疼痛较甚者加炒川楝子、延胡索各10 g;厌食、闷油者加焦山楂、炒麦芽各15 g;恶心呕吐者加陈皮、竹茹各10 g。1剂/d,水煎取汁450 ml,三餐前30 min温服。观察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超声检查胆囊大小及囊壁厚度正常;好转:症状、体征缓解,3个月内有复发,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大小及囊壁厚度有所改善或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甚至病情加重者[2,3]。

2.2 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95.59%,其中显效52例,占76.47%,有效13例,占19.12%;无效3例,占4.41%。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病程长,易复发,临床常采用解痉止痛、控制感染、消炎利胆和手术治疗等措施。本病属中医学“胁痛”、“胆胀”等范畴,病位在胆,病机以肝胃郁热和肝胃气滞为主,当以疏肝利胆、理气和胃为治疗大法[4]。本研究所采用疏肝利胆方为笔者临床习用之经验方,由柴胡疏肝散加减而成。方中柴胡疏肝理气,和解少阳,可“升达胆气”,使“胆气条达”(《本草经解》);黄芩清热燥湿,“主诸热黄疸”(《神农本草经》),“除六经实火实热”(《滇南本草》);鸡内金健脾消食,不仅“能入肝而除肝热,入脾而消脾积”(《要药分剂》),而且“无论脏腑何处有积,鸡内金皆能消之”(《医学衷中参西录》);郁金行气止痛,利胆退黄,“治血气心腹痛”(《本草纲目》);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能治腹痛胀满、心胃刺痛、胸胁胀痛”(《本草正义》);枳壳行气止痛,主“心腹结气,两胁胀虚”(《药性论》);当归养血活血,“佐之以补则补……以通则通”(《本草正》);白术健脾和胃,“止呕逆,腹内冷痛”(《药性论》);佛手疏肝理气,“补肝暖胃”(《滇南本草》);砂仁行气和胃,可“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本草汇言》);甘草调和诸药,合白芍缓急止痛。诸药配伍,共奏疏肝利胆,理气和胃止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5],柴胡有解热、镇痛、抗肝损伤、利胆、增强免疫等作用,黄芩可抗炎、保肝、利胆,鸡内金可助消化,郁金和白术可保肝、利胆、抑菌、抗感染、止痛,白芍和当归均可保肝、止痛、抗菌,枳壳能使胆囊收缩,Oddi括约肌扩张,佛手可解痉止痛,砂仁可促进消化和镇痛,金钱草可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有利胆排石之功,甘草可解痉止痛、抗感染、保肝。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疏肝利胆方加减可有效缓解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贾奎.西医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84-285.

[2] 刘彩玲.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寒热错杂证59例.光明中医,2012,27(1):63.

[3] 蔡国艳.自拟调脾疏肝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184-185.

[4] 刘敏,赵亚伟,高星亮.慢性胆囊炎中医证候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4):22-24.

[5]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625.

猜你喜欢

鸡内金利胆枳壳
消化不良试试鸡内金粥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鸡内金喷膜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鸡内金化“石”验方四则
何泽教授从“邪伏散膏”论治糖尿病前期湿热蕴脾证验案1则
不同环境条件对枳壳挥发油主要成分的影响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鸡内金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