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利用研究*

2012-12-19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李金颖

河南科技 2012年21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民办高校数据库

黄河科技学院图书馆 李金颖

一、民办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概念及现状

1.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高校数字图书馆是提供各种资源的组织机构,选择、创建、提供知识查询的途径,解释、传播和保护数字作品,以确保其能够长久使用,从而为高校师生提供方便和经济的信息服务。高校数字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形成跨地区的信息系统,并以数字化方式将信息海量储存,通过网络将信息资源共享是数字化图书馆的主要特点。

2.民办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将馆内各种文献的载体(图书、资料、文献、杂志等)、各种印刷型文本、地图、缩微资料、视听资料等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建设,以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通过数字资源的网上发布,提高数字资源的可获取性;与其他行业数字图书馆和资源供应商链接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电子资源阅览室和师生课题研究阅览室;自建中文特色资源库,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检索与浏览服务;储存和管理数据。

3.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发展状况。国内高校图书馆由于资金、管理、起步等多方面的原因与发达国家的图书馆还有相当的差距。藏书量较大,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有3个特点:一是图书馆数量多,读者群也较大;二是有多种渠道的经费来源;三是现代化管理技术与合理的人员配置。相对来说,国内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设施和管理落后、缺乏科学数据库建设模式、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等问题。

4.民办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现状。民办高校图书馆资源常可以划分为非数字化资源和数字资源两大类。目前,国内民办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率普遍不高。在大学中进行的民办高校图书馆问卷调查表明,只有37%的本科生较满意图书馆。而大多数研究生对图书馆提供的网络资源不是很满意。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问题也是图书馆资源利用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使用数据库的学生很少,甚至还有很多同学不知道图书馆里有这么一个宝贵的资源。

二、民办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问题。对大部分普通高校而言,文献资源采购的经费是有限的,而数字资源建设受到的重视程度不足,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在正常运作基础上无法兼顾数字资源的全面建设。此外,由于经费和设备等问题,造成了民办高校图书馆实现数字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信息资源共享存在技术上的障碍。

2.数据库建设问题。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而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中普遍缺少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特色数据库,现有的数据库往往重复性太强。在建库过程中,各个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种类、自动化系统及相关数据库系统之间缺少统一的标准,各种数据库软件兼容性差。

3.资源共享问题。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明显的思想意识障碍。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共享意识薄弱。由于各馆之间各自为政,使得数字资源建设缺乏宏观调控和统一规划,使得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成本较高,同时由于民办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缺乏服务和价格优势,使得图书馆真正加入信息资源共享的动力不足。

4.馆员素质问题。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缺乏真正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在能力上,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外语水平一般,不具备现代管理知识,对于计算机基本操作缺乏必要的熟练度,严重困扰了网络化资源共享的发展。在心态上,数字资源建设人员安于现状,适应新形势的观念淡薄,没有很好地掌握和获取网络资源技术,对数字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5.共享用户素质问题。用户的信息能力普遍欠缺。具体表现在:查询资源的方式比较简单,不会使用高级的检索系统、不熟悉各类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资源的获取能力不高;在进行信息加工、传递等操作时仅习惯自己常用的软件,对工具的使用不够灵活,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6.管理问题。民办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较为落后,严重阻碍着信息资源共享的步伐。同时,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缺乏强有力的专业管理机构,多托管给图书馆学会和图工委等组织,使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难以发挥真正意义上的协调作用。

三、加强民办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对策

1.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是民办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启动机。要保证对于网络建设的投入,加速网络建设的步伐,使民办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获得经济上的支持;在原有资源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数字资源在整个文献资源建设经费中的比例,引进数字馆藏资源,以加快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

2.加强数据库科学化建设。在建设数字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数据库建设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加强数据库建设,关键在以下几点。

(1)数据资源多样化,特色化。建立民办高校图书馆特色化信息资源。建设各种专题数据库,根据各种专题类型分门别类制作全文数据库,依据自身的特色设立有关的信息库,有效整合数字资源,让信息资源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实际工作服务。

(2)数据格式标准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是“共知”,而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共知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在统一的协调机构组织下,在区域内构建各个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平台,使用统一的标准和数据格式,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

(3)建立模式分散化、共享化。各高校图书馆应集中技术优势,有效利用自身条件,实现分散建立数据库、集中连库以及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不但能够减少资金的投入,而且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要加强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协调各馆之间的资源购藏工作,合理布局文献资源,加强文献资源的采集、建设和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最终深化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工作,构建出一个各具特色、资源互补、有机结合的一体化信息资源体系。

(4)建设思路合理化。民办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工程,要综合各方面的资源,制定建设标准和原则,并做好前期的需求分析论证工作。为使效益最大化,应确保数据库有较强的相关性,有一定规模的需求,数据库的使用能达到一定的效率,避免浪费。图书馆还要大力宣传网络资源建设,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完善数据库的建设。

(5)重视检索平台建设。要搞好民办高校图书馆检索平台的建设。加强网站主页面的设计。当前的数字图书馆主页面逐步成为民办高校图书馆同外界联系、取得沟通交流、展示馆藏资源信息以及信息服务的重要途径。因此,建设人员要熟悉和了解数据资源,检索平台不仅要方便广大师生检索查询,还要体现出资源的学术内涵和条理性,对读者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3.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1)对共享用户的培训。利用民办高校图书馆资源,更重要的是利用和掌握图书馆所蕴藏的信息资源。掌握和利用这些必要的检索工具,成为一种必然。需要对读者使用数据库的技能进行培训,利用对常用数据库信息的运用,增强读者对基础性文献资料的理解运用,增强信息检索整体能力水平,让数字资源成为人们进行数据信息收集的熟知工具。

民办高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应积极同读者进行沟通,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网络意识,增加读者逐步向良好的网络资源趋近的热情,创造出新型化的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格局。

(2)对馆内人员的培训。

一是理念先行。树立“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理念。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必须理念先行,充分尊重读者,给读者以针对性的服务。

二是团队培养。依靠高校雄厚的学术水平和技术力量,集中优势资源,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邀请众多专家、教授和学者,从较高的层面开展工作,为用户提供专业性更强的服务,让用户认识到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不可替代性。

三是重视素养。重视提高民办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信息素养,要求馆员熟悉馆藏资源情况,通晓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知识;了解掌握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网络上的各种数据库;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准确判断信息质量及利用价值,提供快、新、准的信息。

四、民办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展趋势

我国普通高校图书馆已建立起较完整的数字化资源网络系统,资源共享和联盟活动正朝着规模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

1.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向“全文”和“影音”化发展。我国目前全文数据库所占比例已经超过数据库总量的30%,民办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学位论文数据库时,不仅要提供题录库,还需提供全文。电子图书不仅是文字显示,还要做到有声有影、图文并茂时才能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

2.数据数量向“大规模”发展。民办高校图书馆往往经费不足,必须与公办高校图书馆联合起来,以应付来自各方的挑战。通过加入高校文献保障管理中心HALIS、CALIS,或与文献资源数据加工商强强联合开发等合作方式,使文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建立起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新型的信息资源共享关系。

3.数字资源检索途径向“多媒体超文本界面”发展。超文本技术是一种文本信息管理技术,它将文本信息存储于许多节点中,并连成一个网状结构,比传统的文本信息组织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是当今数字检索两大发展方向之一。

4.数据调阅向“互联网络”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网络建设,使得图书馆各个节点上分散的资源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实现不同地域和国家之间的虚拟链接,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这种先进的资源网络更多的只是在规划和建设中,民办的高校图书馆也必须形成初步的资源网络框架。

5.数字资源建设向特色化发展。建设民办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是展示个性、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建成馆藏特色,保证其系统性、完整性和权威性。在自建特色信息数据库时,注重各种数据库的引进,做到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并突出馆藏重点,才能称其为特色化。

6.数字资源向共享性发展。以数字资源为服务支撑,借助网络跨越时空限制为广大受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获取服务。在未来科技信息化这一全新的科研协作环境下,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共享将更加容易实现,可供共享的信息资源也将高度非同构化,共享的对象与范围将从计算能力的共享、存储能力的共享到能够提供各种高级功能的服务。

综上,民办高校图书馆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要勇敢创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大力推动和促进民办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的资源共享,在存储合并及服务模式等方面努力发展。民办高校图书馆要依据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结合本校数字科研的实际需求,构建特色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发挥图书馆在数字、科研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根据世界数字图书馆的演变模式,民办高校图书馆应该认识到:数字资源建设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心,而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勇敢地向世界一流的民办高校图书馆学习。国内的民办高校图书馆只有认清与国外的差距和本馆的现状,认清对数字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对策,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真正实现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只有把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做到位,才能真正为教学和科研做好服务,才能真正与世界高校数字图书馆接轨。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民办高校数据库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数据库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