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膜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微炎症状态的关系

2012-12-17赵占正张晓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尿毒症脂蛋白脂质

王 红 ,吴 歌,赵占正,张晓雪,肖 静

1)河南省职工医院综合内科 郑州450002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郑州450052

△女,1968年7月生,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内分泌,E-mail:wanghong0930@163.com

随着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心血管并发症作为其主要死因越来越受到重视。尿毒症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不仅是其主要死因,也是腹膜透析患者中途退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1]显示尿毒症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9~170 倍。同时Bergstrom 等[2]研究表明腹膜透析患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而脂质代谢紊乱可能促发炎症状态也已经在多个方面得到证明。Dursun 等[3]研究显示炎症反过来又可使脂质代谢紊乱恶化,两者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特点及其与炎症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作者对60例腹膜透析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腹膜透析组:终末期肾脏病并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50.0±16.3)岁,残余肾功能(6.0±2.8)mL/min,基础肾脏疾病均为原发性肾小球或肾小管间质病变,且不合并严重肝脏疾病、急慢性感染,无酗酒习惯,排除糖尿病肾病、原发性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近3 个月未服用任何降脂药物。正常对照组:该院体检健康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8.0±11.6)岁。2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 60例患者给予常规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液为广州百特公司生产的5 g/L葡萄糖乳酸钠腹膜透析液,水钠潴留显著者酌情用25 g/L 和42.5 g/L 腹膜透析液。其中3例腹膜透析患者因腹膜炎拔管(1例)及心脑血管意外(2例)中途退出。病程中均未服用降脂药。

1.3 检测指标和方法 透析前及透析1 a 内,每3个月查血脂、血浆白蛋白及炎症指标。受检对象禁食12 h 后,采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送检。血脂、血生化及炎症指标均采用美国西门子Dimension 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采用酶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采用酶免法测定,脂蛋白(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L-6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白蛋白(Alb)采用溴甲酚绿法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 处理数据,2组间各指标的比较应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 腹膜透析组透析前后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及LSD-t 检验,应用直线相关分析评价透析前炎症因子(hs-CRP、IL-6)与反映腹膜代谢情况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血脂及脂质代谢指标与对照组的比较 见表1。

表1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血脂及脂质代谢指标与对照组的比较

2.2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炎症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 见表2。

2.3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后各指标测定结果 见表3。

2.4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炎症指标与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4。

表2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炎症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

表3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后各指标测定结果(n=57)

表4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hs-CRP、IL-6 与脂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n=57)

3 讨论

该组资料排除糖尿病肾病患者,所有病例均于3 个月内未服用降脂药物,无感染因素存在,采用常规腹膜透析治疗,并于透析前、透析后1 a 内进行动态观察,排除了多重因素的影响,结果能较好地反映腹膜透析患者的脂质代谢情况及炎症状态。

该组资料显示,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与对照组相比,TG、脂蛋白(a)、apoB 水平较高,Alb、HDL-C较低,说明已存在多种脂质代谢紊乱。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尤其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存在多种脂质代谢紊乱。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4]:尿毒症患者体内肉毒碱和赖氨酸明显缺乏,导致自由脂肪酸B 氧化过程受到抑制,TG 增加; 脂肪酸活性下降造成外周组织不能充分利用;各种尿毒素可抑制脂蛋白活性,致使脂质代谢的紊乱等。随着透析时间的进展,患者TG、TC、LDL-C、脂蛋白(a)水平继续升高,这与俞雨生等[5]的报道相似。

hs-CRP 及IL-6 是检测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最好指标,患者即使没有明确的感染,仍普遍存在着CRP 明显升高的微炎症状态,而透析患者CRP水平是一般人群的5~10 倍,它是由非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其实质是免疫性炎症[6]。该组资料中透析前患者血hs-CRP、IL-6 水平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透析时间的延长,2 者水平进一步升高,但IL-6 水平透析后期出现降低。相关分析显示2 者水平与TC、LDL-C、apoB 呈正相关,说明尿毒症患者存在炎症状态,炎症与脂质代谢有关; 与Alb 呈负相关,说明炎症是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与MIA 综合征的概念相符。

综上所述,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已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及炎症状态,腹膜透析更加重了两者的程度,不仅更具有诱发动脉血管硬化的危险,亦是导致大网膜包裹的危险因素之一[7]。早期检测尿毒症患者的血脂及炎症状态并及时治疗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具有积极地临床意义。

[1]Schömig M,Eisenhardt A,Ritz E.The microinflammatory state of uremia[J].Blood Purif,2000,18(4):327

[2]Bergström J,Lindholm B,Lacson E Jr,et al.What are the cause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chronic inflammatory state in chronic dialysis patients? [J].Semin Dial,2000,13(3):163

[3]Kaysen GA.Inflammation:cause of vascular disease and malnutrition in dialysis patients[J].Semin Nephrol,2004,24(5):431

[4]叶志斌,袁伟杰,郭志勇,等.慢性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的血脂改变[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1):1026

[5]俞雨生,陈惠萍.腹膜透析患者脂质代谢异常特点及治疗[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6(3):282

[6]焦东梅,李伟,武尚文,等.终末期肾病腹透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况的关系[J].中国血液净化,2007,6(9):481

[7]张义雄,宁建平,周巧玲,等.血脂代谢紊乱与腹膜透析置管大网膜包裹的关系[J].中国血液净化,2008,3(7):134

猜你喜欢

尿毒症脂蛋白脂质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脂质过氧化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细胞癌中的作用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水蜈蚣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的优化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