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脉注射液在老年心肺复苏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2012-11-20易梦秋王秀芳张艳梅吉林油田总医院吉林松原138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4期
关键词:生脉心源性心肺

易梦秋 王秀芳 张艳梅 (吉林油田总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心脏骤停(CA)是最严重的心脏急症之一,无论心源性或是非心源性,在老年患者其病死率都非常高。《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中提出心肺复苏(CPR)虽可使大多数CA患者恢复心搏,但其多数可因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如何在CPR救治过程中,尽快恢复心肌血液供给,减少复苏后心肌再灌注损伤,提高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成为当今急救医学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将生脉注射液应用于老年CPR患者,观察肌酸激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动态变化,观察生脉注射液对老年患者CPR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7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吉林油田总医院急救医学科就治的CA后经CPR心搏恢复≥24 h、需要进一步生命支持(PLS)资料完整的患者40例。患者均为年龄≥60岁老年人。将病例随机分为生脉组和对照组。生脉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60~76岁,平均(70.16±8.19)岁;导致CA的原因:心源性7例,非心源性12例;CA至CPR的时间0.5~15 min,平均(4.98±4.10)min。对照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60~78岁,平均(71.67±9.64)岁;导致CA的原因:心源性8例,非心源性13例;CA至CPR的时间0.5~16 min,平均(5.19±4.35)min。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发病至用药时间,严重程度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进行CPR,常规应用抢救措施和急救药物;生脉组在上述救治基础上,在CPR早期给予生脉注射液60 ml缓慢静注(给药时间>5 min)。本实验所用生脉注射液由江苏苏中药物生产,批号 040528,20 ml/支。

1.3 观察指标 观察生脉组与对照组CPR后不同时间的复苏成功率。不同病因所致CA患者CPR的成功率。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复苏前和复苏后60 min CK-MB、MDA、SOD指标的变化。

1.4 实验方法

1.4.1 血样采集 两组均于复苏前,复苏后60 min采肘静脉血5 ml,离心后留血清,-20℃冰箱保存,待测。

1.4.2 主要试剂 CK-MB、SOD、MDA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2 结果

2.1 两组CA至CPR不同时间的复苏成功率 生脉组CA时间在≤5 min,6~10 min、11~15 min时间段心肺复苏成功率分别为70%,50%,33.3%;对照组心脏骤停时间在≤5 min,6~10 min、11~15 min时间段心肺复苏成功率分别为50%,42.86%,0。提示两组CA时间≤5 min开始CPR者,复苏成功率最高(P<0.05)。CA时间在6~10 min次之,CA时间在11~15 min两组复苏成功率最低,且生脉组各时间段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

2.2 不同病因所致CA患者CPR成功率比较 生脉组中不同病因所致CA者CPR成功率分别为:心源性71.4%,农药中毒50%,电击伤33.3%,休克33.3%;对照组中不同病因所致 CA者CPR成功率分别为:心源性66.7%,农药中毒40%,电击伤33.3%,休克0。结果示生脉组中不同病因所致CA者CPR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生脉组中以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的复苏成功率最高。

2.3 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生脉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47.4%(9/19),对照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61.9%(13/21)。生脉组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2.4 两组复苏成功病例中CK-MB、MDA、SOD变化 两组复苏后60 min CK-MB、MDA水平均高于复苏前,SOD水平均低于复苏前。两组复苏前CK-MB、MDA、SOD之间无明显差异。生脉组复苏后60 min CK-MB、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复苏后60 min CK-MB、MDA水平,生脉组复苏后60 min 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复苏后60 min SOD水平,(P<0.05)。见表2。

表2 生脉组和对照组复苏成功病例中复苏前和复苏后60 min MDA、SOD及CK-MB变化(s)

表2 生脉组和对照组复苏成功病例中复苏前和复苏后60 min MDA、SOD及CK-MB变化(s)

与复苏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复苏后60 min比较:2)P<0.05

60 min生脉组 19 80.301±13.891 71.534±12.5931)2) 7.376±2.436 9.079±2.3061)2) 35.958±15.445 64.611±21.8171)2)组别 n SOD(nmol/ml)复苏前 复苏后60 min MDA(nmol/ml)复苏前 复苏后60 min CK-MB(U/L)复苏前 复苏后对照组 21 78.876±13.543 62.826±13.1081) 7.816±2.009 10.788±2.1691) 34.723±15.829 80.245±21.0981)

3 讨论

目前尚无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方法。老年患者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在心肌缺血或再灌注后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产生增加,心肌细胞内钙超载情况下,SOD活性较低,心肌钙通道活性、磷脂代谢与氧自由基消除能力下降易发生心肌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较年轻人明显下降。本研究发现生脉注射液可使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且以CA至CPR开始0~5 min成功率最高,生脉注射液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生脉注射液为“复脉救液”的经典古方“生脉散”的高效提取物,不仅能强心,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冠脉流量,调节血压,纠正微循环障碍,抗脂质过氧化和钙超载,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还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发挥保护作用。

CA能否抢救成功与心脏原发疾病、非心源性病因、CPR开始时间及其他诸多因素密切相关〔1〕。在短时间内(<5 min)初期复苏成功的CA患者,除原发疾病外,重要器官损害和体内病理生理变化一般不甚显著,如果除去CA的病因或诱因(如农药中毒、休克、感染或出血等)之后,多数病情很快趋向稳定,且PLS阶段的全面监护和综合处理对CPR的成功亦很重要〔2〕。本研究中两组心脏骤停时间在≤5 min开始心肺复苏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最高,心脏骤停时间在6~10 min次之;心脏骤停时间在11~15 min复苏成功率最低。生脉组各时间段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在各种原因所致的心搏骤停中,生脉组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在心肺复苏早期应用生脉注射液,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CA经CPR产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主要是氧自由基的产生及钙平衡失调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本研究发现CA经CPR前后比较,MDA水平升高,SOD水平下降也证实了这一点。SOD是体内的主要抗氧化酶,促进超氧阴离子的清除,对体内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重要作用。MDA为过氧化反应产物。血清中SOD水平下降,常提示体内有大量氧自由基产生。MDA升高说明体内发生了脂质过氧化反应。本结果说明生脉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实现的〔3〕。

CK-MB是磷酸肌酸激酶的同工酶,以心肌细胞内的含量最高。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CK-MB可明显增高,其峰值与心肌坏死的面积和缺血再灌注密切相关,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和阳性率可达100%。CK-MB发病后3~8 h升高超过参考上限值,本研究因观察时间较短CK-MB动态变化尚未完全显示,但生脉注射液可使复苏后60 min CK-MB的升高幅度降低,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脉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保护效应,对稳定心肌细胞膜,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细胞,防止心肌坏死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发挥了作用。曹玉等〔4〕对离体家兔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点。

再灌注损伤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系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外Ca2+大量内流,以及无氧代谢中产生有害代谢产物刺激肌浆网,使Ca2+振荡释放,部分超载Ca2+进入线粒体所致。本研究说明生脉注射液对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这可能由于生脉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作用,可降低氧自由基过氧化脂质等代谢产物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抑制细胞Na+-K+-ATP酶活性和Na+-Ca2+交换,降低细胞内Ca2+浓度,稳定心肌细胞膜,使心律失常得以防治〔5,6〕。

1 许荣廷,杨素琴,宋慧玲.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外临床医学杂志,2001;10:911.

2 许荣廷,宋慧玲,倪一虹,等.生脉注射液加护心通用于心肺脑复苏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221-3.

3 钟 飞,王哓春,余庆皋.生脉饮抗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0(1):21-3.

4 曹 玉,丁海燕,刘玉爱,等.生脉注射液对离体家兔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5:375-8.

5 陈 颖.生脉注射液防治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后再灌注损伤所致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2):95.

6 何有作,李婉琳,杜松白.生脉注射液加大剂量维生素C防治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损伤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2;11:45-7.

猜你喜欢

生脉心源性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胸腺肽结合生脉注射液在免疫功能低下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意义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应用血塞通联合生脉注射液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夏天补点生脉饮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