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以长治市图书馆为例

2012-10-26长治市图书馆闫海霞

河南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主题词分类

长治市图书馆 闫海霞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以长治市图书馆为例

长治市图书馆 闫海霞

地方文献资源是某一地域所有事物的历史记录,是记录地方事物发展变化的活化石。地方文献资源能详尽生动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科技、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历史沿革的原始记录和历史见证,在各地区的经济建设、文化生活、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伴随现代化图书馆建设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和各级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重视,地方文献工作和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始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地方文献整理和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笔者以长治市图书馆为例,对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做一探讨。

一、公共图书馆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意义

1.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图书馆特色建设的重要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各地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地方特色的重要价值,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越来越注重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致力于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文化,为发展当地经济科研服务。作为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特色的集中承载,地方文献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各地政府的重视,不同省份、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都开始将地方文献作为本馆的优势文献和特色文献重点开发,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成为一个地区最有价值的文献之一,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也成为公共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2.地方文献数据库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地方文献是记录某一地域的地方史料,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只有通过文献记录下来的历史轨迹,人们才能认识过去,把握现在,规划未来。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说就是一个区域地方信息的总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以及公众对当地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呼声很高。以长治市图书馆为例,近年来,查阅各种地方文献资料的用户越来越多,该馆除开放了地方文献库接待读者外,又增加了地方报纸查阅室,仍然不能较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面对用户对地方文献资料需求的不断增长,方便读者、能使读者快捷地查询到所需地方文献资源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成为了该馆当前的主要任务。

3.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为地方有关部门的经济决策、规划等提供参考和借鉴。地方文献能为当地有关部门在本地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等重大决策和制定近远期发展规划方面提供重要参考,在研究、开发本地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在山西省提出转型跨越发展规划时,长治市政府就认真查阅了当地的地方文献,从中了解到长治市这个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矿藏资源丰富,还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而且又是历史名城,因而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这一特殊情况,把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重点放在发展旅游业上,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4.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有利于保护地方文献资料,保护、弘扬本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公共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必定是对本地区的所有地方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收藏、整理、加工,特别是对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历史建筑,要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整合成可供读者直接浏览使用的数字信息,这对保护和弘扬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深刻长远的意义,在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明确地方文献的概念,确立数据库建库方案

地方文献是指在内容上具有地域性,兼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所有的地方资料,其载体形式多样,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影片、雕塑、建筑等。由此可见,地方文献资料包罗万象,涉及科学研究、艺术创作、考古发掘、保管等各个方面。对于图书馆界而言,其地方文献工作只包括地方文献传播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部分环节。具体说,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就是通过对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的地方文献图书资料的搜集、整理、书目索引和参考咨询等工作,向社会各界用户提供适宜的地方社会信息和地方史料。我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之一杜定友先生对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定下了“要在精选,以切实用”的方针,许多地方公共图书馆以此为规则展开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长治市图书馆也以此作为其确定业务规则的重要标准,对该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确立了“边搜集、边建设,分类别、分阶段”的建库方案,在坚持收藏本地区地方文献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收藏,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方文献藏书结构。其特色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全馆藏书体系中,地方文献入藏相对丰富。一方面,长治市图书馆采取搜集的办法获取地方文献资料。馆内每年按规定搜集全市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有关单位的出版物、正式出版和内部发行的各类图书、上党地区文化研究资料、汇编成册的重要会议文献、社科自科研究成果以及长治市经济发展统计资料及各行业年鉴等有关资料。征集的文献类型有图书、期刊、报纸、手稿、视听资料等,成为该馆的特色馆藏。另一方面,该馆主动出击,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层了解地方文献的使用价值并参与到地方文献的征集活动中,通过读者捐赠、劝捐等形式搜集地方文献,进一步丰富了该馆馆藏文献资料。

2.在馆藏地方文献中,在某几个方面的资料力争达到文献研究级水平。如为服务于对著名本土作家赵树理以及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劳模申纪兰等的研究,长治市图书馆尽最大努力搜集有关的文献资料,以全面翔实地反映他们的作品和事迹,力争使这些史料达到研究级水平,逐步建立起长治地区的名人数据库。另外,长治上党地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对日的主要战场,该馆的这部分文史资料也比较齐全,正在努力于建立相关的特色文献数据库。

三、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建议

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应立足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现状,规划、协调好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选择选用率高,有一定学术和史料价值的文献,分阶段、分步骤地建立类型齐全的数据库,如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报刊索引数据库、文摘数据库等,以便向读者提供深层次、多样化的服务。

1.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这是对地方文献数据的基础性建设,是对馆藏地方文献图书按照CNMARC标准进行著录的科学化、标准化的书目数据库。长治市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史料建立了独立的书目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选取了多种能反映文献特征的检索途径,并在进行主题标引时特别注意揭示和体现地方特性,增强了书目数据的检索功能。

2.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书目数据建设的层面上,必须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利用率高、有学术价值的地方史料应编制成全文数据库,使读者在检索到书目信息后可直接浏览全文,加深文献利用的深度和精度。如古籍地方文献是地方文献资料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由于古籍珍贵,有的甚至是孤本、善本,不便于实物查阅,针对此情况,可以通过光电扫描技术将古籍地方文献内容存入计算机,形成数字资源,建成由书目数据、全文数据、照片数据组成的全文数据库。同样,由于地方志的数量有限,也可以建立地方志全文数据库。

3.地方文献报刊索引数据库和文摘数据库。文摘数据库数据量大,涵盖范围广,是找到全文的重要和必要的线索;报刊索引数据库方便快捷,查准率高,能大大节省读者的时间。

4.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开展专题数据库研究是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方向,也是图书馆由提供低层次服务向提供深层次服务转变、树立图书馆品牌、提高图书馆地位的重要途径。例如,辽宁省图书馆地处东北文化圈的核心,有着丰富的东北地区馆藏文献,该馆结合这一特点,将“东北地区研究文献”作为建立专题数据库的重点,自建了“东北风土民俗”、“东北名胜古迹”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借鉴辽宁省图书馆的这些成功做法,长治市图书馆紧扣上党地区的地域特色和馆藏特色,以该馆藏书的重点内容为基础,以该地重点学科、重点课题为依据进行专题数据库建设。主要建设了以下专题数据库。

(1)长治史话数据库。该数据库以长治市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史料为基础,以图像资料和相关文章的形式,再现长治市3 000多年以来城市历史的发展脉络,主要有经济、文化、教育、建筑、名胜古迹、历史事件、人物、民俗等方面的内容,由书目数据、全文数据、照片数据共同组成。该数据库设置的字段有照片题名、照片说明词、作品年代、关键词、主题词、分类、出处、相关文章、图像等。

(2)长治市人物(本地有影响的历代和现代人物)数据库。该数据库一般由书目数据和全文数据组成,必要时加入照片数据。因为对人物的研究肯定离不开他(她)的各项活动,所以在建立名人数据库时,加进其数字化照片数据是必不可少的。

(3)地方企业名录数据库。该数据库由数字化的全文数据、照片数据共同组成,主要介绍本土企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营、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该数据库设置的字段有题名、著名产品、主题词、摘要等。

(4)地市名特产品数据库。该数据库由说明文字、图片以及影像数据组成,通过光电扫描技术将这些资料存入计算机,使这些数据库成为一个展示平台,不仅有读者所需要的产品介绍,还能使读者直观地见到产品样品。如想了解长治地区丰富的名优土特产品状况,在这个数据库里从历史渊源到目前的经营发展状况都可以一览无余。

(5)旅游资源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多媒体专题数据库,由数字化的全文数据、照片数据组成。如太行山大峡谷是全国有名的避暑圣地和攀岩爱好者心仪之所,武乡八路军总部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基地等等,读者在此数据库中能自由地查阅相关资料。

(6)文化娱乐视听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介绍本地区文化影视音乐的综合数据库,由数字化的书目数据、全文数据、照片数据、文摘数据以及影像数据组成。如上党地区丰富的地方戏种,上党梆子、上党落子、潞安鼓书、襄垣秧歌等,通过该数据库,不仅可以查阅名家名段,还可以实现在线点播。

四、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数据库的规范化问题。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数据质量是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首要问题。必须对数据库结构、录入数据格式和字段的定义给予规范化界定,并保持连续性,充分考虑今后图书馆网络建设发展的要求,从数据的采集、著录、标引到加工、录入,都要有工作细则,并配以科学的工作流程来层层把好质量关。

2.人员的素质水平问题。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要求工作人员要具备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地方文献的背景知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因此,在建库准备阶段应大力加强人员各方面的素质教育和培训,并可以通过试建库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水平,为正式建库做好充分准备。

3.实用性问题。地方文献数据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方便读者更好地利用文献资源,图书馆必须结合自身特点,结合本地区的文化重点,建设有特色的文献数据资源,要保证一定的文献利用率。在地方文献的著录中,既要揭示文献的基本信息,还要标识出特点,包含的信息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精度,要根据文献信息的内容及形式选取最能反映其特征、最有可能被用到的检索途径,设置丰富的检索点,保证存储到数据库中的信息能被快速准确地查询到。

综上,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只有深入研究地方文献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分步骤地稳步进行,才能建立起高质量有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

猜你喜欢

主题词分类
分类算一算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老年医学与保健》2017年第23卷主题词索引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 年第五卷英文主题词索引
给塑料分分类吧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平均每篇有3.00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