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耐量减低患者饮食治疗认知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2012-10-25张芳

上海医药 2012年14期
关键词:糖耐量转化率饮食

张芳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122)

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处理葡萄糖能力的减弱,现普遍将其视为糖尿病前期改变,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DM)患病率为9.70%,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0%[1]。IGT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临床DM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IGT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6~10倍,年转化率约为2.00%~14.00%,平均6.00%,每5~10年约有1/3的IGT患者转变为糖尿病,1/3的人仍为IGT,1/3的人可能转变为正常糖耐量。本研究对上海市某社区IGT患者进行饮食治疗认知行为干预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饮食治疗认知行为干预对IGT患者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共27个居委会,2010年7~9月我们采用数字表法,在每个居委会随机选取35岁以上居民35人,共950人进行糖尿病筛查。其中符合IGT患者92例,其中男55例,女37例,年龄45~76岁,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上。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肾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配合研究者。采用抽签法将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人。期间7例患者因搬迁、住院、死亡、不配合等原因中途退出研究,85名患者完成1年全程观察,其中干预组42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等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干预组给予饮食治疗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时间为1年,具体方法为:

1)健康教育 每季度举办1次糖尿病饮食治疗健康教育,共12次。健康宣教的内容为:糖尿病和糖尿量减低相关知识,糖尿病的危害和危险因素,糖尿病饮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

2)饮食干预 教会干预对象测定体质指数,计算标准体重和每日摄入热量,制订个体化饮食方案。根据食品交换法,将热量换算为食品制订个性化的食谱,并根据生活习惯、体型、劳动强度等进行微调。

3)行为干预 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动静适度、劳逸结合。

4)运动干预 配合饮食治疗,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时间每天30 min,每周3~5次,一般在进食后1 h开始运动。

5)心理干预 IGT患者随着血糖的逐渐升高,容易导致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衰弱效应[2],在饮食治疗进程中常存在焦虑、认知障碍等多种心理问题。每月组织1次集体心理辅导,设立谈心室和心理咨询热线电话,针对患者的个性特征及不良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减轻心理负担,改善不良情绪。

对照组常规门诊治疗,预防科人员每年随访1次。对两组患者干预1年后饮食治疗知识知晓率、糖尿病转化率和血糖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

1.3 评价指标

自行设计糖尿病饮食治疗问卷,内容包括饮食治疗原则、热量摄入标准、食物营养成分、各营养素摄入比例、每天食盐摄入量、食物如何搭配、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饮食与运动等10题,每题答对得10分,满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知晓。

糖尿病年转化率为管理的IGT对象1年内确诊为糖尿病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糖尿病饮食治疗相关知识合格37人,知晓率为90.48%,42人中6人确诊为糖尿病,转化率为14.29%;对照组糖尿病饮食治疗相关知识合格25人,知晓率为58.14%,43人中13人确诊为糖尿病,转化率为3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干预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1)。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饮食治疗各项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IGT患者存在的饮食误区

研究中发现IGT患者存在以下误区:①对IGT饮食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目前没有确诊为糖尿病,吃多吃少对血糖影响不大,导致血糖值的波动;②担心血糖高,不吃主食或过分限制主食,总热量无法满足身体需要,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发生低血糖;③认为主食(饭)含碳水化合物的量比较高,所以少吃饭多吃菜,高蛋白质、高脂饮食导致血糖高或肥胖;④认为代糖、“无糖”食品比较安全,因此无节制进食导致热量过剩,血糖升高;⑤认为植物油对血糖无影响,只吃粗粮不吃细粮,偏食挑食导致各类营养素失衡;⑥禁食水果或无控制食用水果,导致血糖值的波动。

3.2 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提高IGT患者饮食干预效果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亿人患糖尿病[1],发展中国家已成为糖尿病的重灾区,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IGT患者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对IGT及早进行干预,是减少糖尿病发病的重要措施,其中认知是引起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3],饮食治疗重在认知。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IGT患者认知行为干预,患者能不同程度掌握饮食治疗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患者参与饮食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葡萄糖耐量异常者如能很好地控制饮食,就能使血糖恢复正常[4],从而对预防糖尿病,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具有一定效果。

3.3 IGT干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糖耐量异常与糖尿病发病之间关系密切,且与干预措施、遵医行为等严密相关[5]。而糖尿病饮食控制是糖尿病基础治疗措施之一。由于社区干预具有操作性强、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等优点,且可综合社会各方力量,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开展社区干预,因此社区开展IGT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防止的效果和效率,对提高社区居民的糖尿病防治知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意义重大,最终达到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6]。

本次研究的IGT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知识层次较低,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欠佳,部分患者及家属缺少主动参与思想。而且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干预时间较短,单纯依靠课题组成员感觉力量还不够强,对认知行为干预的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必须完善认知行为干预的方法,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教,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另外要依靠社区方方面面的力量、包括辖区内二、三级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干预的技术含量,让认知行为干预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2010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 9.

[2] 贾芸, 龚婷, 桑末心.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护理, 2005, 1l(19): 1586-1588.

[3] 姜乾金. 医学心理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223.

[4] 刘月欣, 王世娟, 张瑞芹. 生活方式干预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影响及效果评价[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7(28):1424-1425.

[5] 王雪芹. 糖耐量异常42例5年追踪结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0, 12(12): 133.

[6] 杨春华, 彭巧君. 糖耐量低减症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10, 6(24): 1411-1412.

猜你喜欢

糖耐量转化率饮食
我国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75%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曲料配比与米渣生酱油蛋白质转化率的相关性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健康饮食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