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政风向标

2012-10-25

食品工业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声称功能性食品

食政风向标

纪正昆:紧抓新兴产业基础性研究,控制好功能食品的安全全局。

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

功能性食品现在被喻为“21世纪的食品”,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调查显示,我国功能性食品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2600亿元,增幅达到12%,位居国际第二位,预计到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的产值将超过1万亿,增速可能会增加到20%左右,这说明功能性食品一定会成为未来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亮点。而且功能性食品产业首次纳入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这些都为功能性食品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对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发展和建设,我想提几个建议:一是抓住战略性新型产业当中涉及的食品行业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大家都知道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这里面说了七大支柱和先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这七大支柱,其中的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材料都涉及到食品的长远和基础性研究。二要加强功能性食品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测,科学、合理而且定量确定它的功能.功能性食品的范围很广,但是绝不能炒作,既不能夸大功能食品的功能作用,也不能淹没功能食品的作用。科学合理不仅要定性地说,更要定量,没有量的概念就没有性质的确定。最后,建立相关的科学标准体系。这是整个行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对功能食品建议分出层次建立标准体系,适用对象不同,层次就不同,功能食品应该分出婴幼儿功能食品标准体系、青少年功能食品标准体系、中老年功能食品标准体系等,这些标准体系尤其要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相关的食品添加剂的限量标准,功能食品的核心是限量。建立标准体系过程中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生产力水平,积极地采用国际标准。目前我国国家标准有28000多个,国际标准的采标率达到68%,全国特殊膳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定要积极地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和活动。此外,在功能性食品标准制定当中,要紧紧抓住基础性标准、通用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强制性标准,采用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控制好功能性食品的安全全局。要优先制定这四种标准,由于产品标准之间是相互制肘,所以千万不要仅仅盯住某一个具体的功能性产品制定一大批具体的产品标准,否则就会失去全局控制。

陈锐:今后卫生部将继续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单位、行业协会、学会、企业的沟通,大力支持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和规范管理。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

近年来,卫生部依法履行职责,在食品相关的标准制定、风险标准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和全面倾力整合。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十二五规划,制定公布了近300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基本形成了比较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同时重点修订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2300多种食品添加剂的适用范围和用量,组织对食品包装材料进行系统清理,积极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的工作,加强与国际食品标准的相关衔接工作和跟踪研究。

二是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评估工作。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全国共设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114个,覆盖100%的省份,70%的地市和25%的区县;此外,建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设了8个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国家参比实验室。

三是公布了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6批。这为打击食品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专项行动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是做好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制定了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办法,加强信息通报和沟通机制,组织开展全国食品安全标准宣传活动,积极动员有关单位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解疑释惑。

五是规范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及应急处置工作。发布了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规范和技术指南,组建专家队伍,提高地方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水平。

卫生部食品安全工作特别是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立项、制修订、宣贯、解读等方面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食品行业的大力支持。今后卫生部将继续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单位、行业协会、学会、企业的沟通联系,大力支持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和规范管理,共同推进我国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的提高,促进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王红:产品创新是企业的责任,创新必须以履责为前提,履责必须以正确的认知为前提,履责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维权的过程。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副司长

在实现产品创新与安全守护问题上,我作为行政部门代表,有四句重要的话要说。

第一句话,产品创新是企业的责任。这种责任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消费需求的必然要求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要求,这些都要求企业去适应并创新。

第二句话,创新必须以履责为前提。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有四种责任,第一种是社会责任。除了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有社会认知的推度和社会救助。第二个责任是法律责任,即产品在更新换代过程中,它的新配方、新工艺、新添加、新包装、新标识的宣称都会有一个归置的要求。第三,要对投资方负责,对企业发展和员工负责。第四,保护消费者的责任,使其了解产品,特别是使用产品后发生损失时,企业要承担起赔偿、救助的责任。

第三句话,履责必须以正确的认知为前提。企业首先要正确学习法律和标准,我国的法律法规有200多部,涉及食品安全部门的规章就有1500多部,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标准有3000多个,这些数量巨大的、内容丰富的、互相配套的标准法规有时也会出现矛盾或冲突。但是企业要认真去学习、要体会,一个法规出来不是靠企业去解读,而是靠权威部门解读,碰到问题的时候要积极地和有关部门质监部门进行沟通,把你们的困惑、不理解及时地反馈给行政部门,要相信部门一定会履责,帮助企业合法合标地生产。

第四句话,履责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维权的过程。第一,生产过程中的权利实施,即承担起食品安全的责任,其过程必须贯穿产品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追溯三个方面。第二,管理过程中的维权。对于食品安全的管理,分行政部门对企业的管理和企业内部的管理两个层面。如果行政部门不正当地行使权利,企业可以申请行政诉讼来维护你的权利。第三,消费过程中的维权。不要小看包装、标识,这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也是对企业自身责任的一种维护。最后一点是舆论维权。作为企业,面对突发事件,要以积极的态度,站在消费安全、遵纪守法、尊重媒体的角度去措辞,负责调查事情的真相,并向社会陈明观点。

张晋京:食品声称管理需要完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框架和食品声称法规体系,企业要真实、科学、合理地表述食品的营养与健康功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司副司长

首先,我们需要理清功能性食品和健康声称的范围、界定和类别,再来讨论与其有关的问题。食品声称涉及食品类别和形式非常广泛多样。主要包括营养素声称、营养素功能声称、结构/功能声称、健康声称,目前我国实行的是27种针对特殊保健食品的声称。根据类别不同,普通食品、营养强化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营养素补充剂各自声称管理规定也不相同。从食品形式上来说,我国普通食品形式和非普通食品形式都可以作为保健食品。在这里,要理清的问题是膳食指南类的声称在很多国家一般不做强制性的管理范畴要求。

国际上没有任何国家对功能性食品有法规上的定义,它只是一个大类,并不是法规的定义。美国叫做膳食补充剂,欧盟叫做食品补充剂,东盟叫做保健补充品,日本分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和健康食品,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将其作为天然食品或天然产品来管理的。从国际上来讲,并没有一类食品与我国保健食品是完全对应的产品。而且功能性食品的管理方法是国际上差异最大的,所以,不可能简单地对它们进行比较。国际上较普遍使用的食品声称分类包括营养声称、其他功能声称和降低疾病风险声称三类。其中营养声称是不需要经过备案、审批的;其他声称基本不需要备案;降低疾病风险声称需要经过注册、商检、审批来管理。国际上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都是通过多个法规在一个完整的框架下来管理食品声称的。而且食品声称各国均要求科学证实/依据,所需科学证据及其评价方法各国和地区之间有所不同。所有的证据除了要考虑支持性证据,还可以提出反面的文献证据。科学依据的评估方法是在领域里有显著的科学共识,对于判定依据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判定标准指南,科学证据如何评价、如何应用这些证据也是各个国家管理部门面临的挑战。

陈月仙:今年将制定相关通用技术的规范,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六个统一”的目标。

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领导小组秘书长全国特殊膳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

伴随着功能性食品行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的态势,功能性食品添加剂、配料的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开发和使用营养、绿色、健康、安全、可靠的产品及配料已经成为食品发展的主流,科技创新是功能性食品产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监管工作的主要技术依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2年上半年召开的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加大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力度,组织拟定13种原料技术标准、40种检验检测方法和6种快速检测方法,修订12项保健食品功能性的评价方法。今年将制定相关通用技术的规范,实现“六个统一”的目标,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相同的原料鉴定方法统一,原料标准的统一,安全指标的统一,检测方法的统一,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统一,适用人群的统一。全国特殊膳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特殊膳食标准体系的指定机构之一,愿与各行业机构、各知名的企业携手,为功能性食品的质量安全、企业的良性发展发挥基础平台的作用及标准技术规范的支撑作用。本次论坛的宗旨是:引导市场发展,弘扬技术创新、行业创新,搭建一个面对食品研发人员相互交流的平台,展示研发人员的风采,推广研发新成果,营造一个学习、共同探讨的氛围。本次论坛的发言人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是知名的品牌企业,企业的声音和认可就是市场的声音和信靠,这也是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将每届论坛作成中国食品行业研发人员的盛会——一个互相交流、携手共赢的盛会。

猜你喜欢

声称功能性食品
国外保健食品类似产品功能声称管理及对我国食品声称管理的启示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欧盟批准一项关于乳糖醇的健康声称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