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洱茶养生旅游开发初探

2012-10-24海,白

文山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普洱茶普洱茶文化

李 海,白 娜

(文山学院 政史系,云南 文山 663000)

1 普洱茶养生旅游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茶养生旅游的研究比较多,然而关于普洱茶养生旅游的研究目前还属于空白。笔者以茶养生旅游为主题搜索查阅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知名学术文库1994年到2012年的相关研究,有关茶养生旅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有关茶养生保健研究,代表文章有胡穗长的乌龙长寿茶养生作用研究[1]、孙威江的铁观音养生保健茶的生态和生化基础研究[2]、论道家养生与茶[3]、从古文献看古人对茶的保健功能的认识[4]。第二,茶养生旅游研究,代表文章有国内养生旅游研究述评[5]、有机茶养生旅游研究[6]、贵州茶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究——以凤冈茶旅游开发为例[7]。第三,茶文化旅游研究,代表文章有湖南茶文化旅游资源探研[8]、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发展[9]、论茶文化对旅游的牵引作用[10]、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探析——以四川省老峨山旅游区为例[11]。第四,有关普洱茶的研究集中在普洱茶成分及医药研究,代表文章有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12]、普洱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保健作用的研究[13];普洱茶文化旅游研究,代表文章有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性开发研究——以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14]、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15]、普洱茶与普洱茶文化[16]、普洱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研究[17];普洱茶经济研究,代表文章有我国普洱茶市场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18]、思茅市普洱茶可持续发展研究[19]、云南省普洱茶产区品牌竞争力分析[20]。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普洱茶养生旅游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谨以此为题,围绕普洱市进行探析。

2 普洱养生度假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客观选择

结合普洱市发展旅游的三个资源因素:气候——康乐气候,宜居气候;森林——多样性丰富,中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文化——普洱茶文化,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从气候、森林、茶文化与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养生度假旅游是普洱市发展旅游的客观选择。

2.1 高品位森林旅游资源的养生度假旅游导向

普洱市是旅游资源富集城市,原生态、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普洱茶文化、口岸文化、工商文化优势很明显,有文物古迹旅游资源52个,少数民族旅游资源32个,自然旅游资源307个,人文旅游资源397个。在全国72类旅游资源中,普洱就有59类,占了全部种类的79.73%。旅游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在普洱的旅游资源当中,最大的亮点是森林覆盖率高,享有“天然氧吧”、“绿海明珠”、“绿色普洱”等美誉,普洱的森林旅游资源被评价为最高品味的旅游资源,主要有菜阳河、佛连山、景东、镇沅哀牢山和无量山、孟连(大黑山)、普洱松山及茶水箐、景谷威远和万亩天然常绿叶、草山等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再加上普洱受工业污染少,所以养生度假旅游是普洱旅游发展的客观选择。

打造普洱茶文化精品旅游的亮点,要着力突出普洱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和森林覆盖面积高、自然生态好、自然风光优美的特点,以普洱资源所决定的绿色生态为主线,走回归自然、感觉自然、体验自然、休闲健康的发展道路。普洱“天然氧吧”以健康休闲为内涵,把休闲度假、健康娱乐与民族医药、健康疗养融为一体,辅以民族推拿按摩、药浴理疗,使游客调节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得到恢复将是客观的选择。

2.2 地理交通对观光旅游的限制

普洱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脉南段。哀牢山、无量山及怒山(余脉)三大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形成了北高南低的地势和北窄南宽的版图形状。最高点为北部无量山的猫头山(海拔3307 m);最低点为南部江城土卡河口(海拔317 m),相对高差3053 m。全市山区面积占98.29%,坝区面积占1.71%。澜沧江、李仙江、南卡江三大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由于三江纵流,形成帚状水系,有利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两股暖湿气流北上,使普洱成为云贵高原唯一一个海洋性气候的地区。

这样的地理条件给普洱市的旅游交通带来一些不便。而普洱市地理和交通上的特点,更适合时间较充裕的游客,可以有充足的疗养、度假、休闲的时间,对度假者具有绝对的吸引力。

2.3 气候为度假养生旅游提供高品位的旅游舒适度

根据温度和湿度之间的关系,人体在不同小气候条件下的舒适感的指数,称为舒适指数。计算公式为 :

式中:Kssd为人体舒适度指数;t为最高气温;f为相对湿度;v为风速。

按照中国气象局规定的统一标准,将人体舒适度指数分为1~9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别对应相应的体感状态,分别代表寒冷、冷、偏凉、凉爽、舒服、暖和、微热、炎热、酷热。各级指数与人体感觉大致如下表1所示:

表1 旅游气候人体舒适度指数分级表

普洱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年均日照时数在2000 h左右,年气温在15.3~20.2 ℃,年均降雨量1600 mm左右,年均相对湿度79%,年无霜期在315天以上;最冷的天气在1月,平均气温11.7 ℃;最热的天气在6月,平均气温21.9 ℃;冬夏相差10.2 ℃。以菜阳河为取样观测点,平均风速为1.192 m/s,相对湿度为82%,经过计算,区域内小气候舒适指数为64.75,属于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等级,非常适宜人居。

3 普洱茶养生旅游是普洱养生度假旅游发展的特色选择

普洱是中国茶叶的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种植茶叶的地区,普洱茶文化底蕴浓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然而,普洱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呈现出零散性、自发性的特点,还没有形成整体开发格局,缺乏开发理论指导。本文根据旅游资源开发的一般规律,结合旅游业对普洱茶养生旅游资源提出整体性开发构想,构建普洱茶文化养生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体系。

养生度假旅游是普洱旅游的客观选择,那么,普洱茶和养生度假旅游的结合将是普洱旅游的最大亮点和特色选择,然而,在现实旅游发展中,普洱茶没有丰富的旅游产品让游客购买体验,笔者力求提出关于普洱茶养生旅游的一些开发思路与设想。

4 普洱茶养生旅游开发分析

普洱市养生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生态养生环境和养生民俗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生态养生自然环境旅游资源是养生旅游的主要吸引物,养生民俗文化为附加产品。那么对普洱茶养生旅游开发的分析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展开。普洱市的特色旅游产品之一无疑是普洱茶养生旅游,根据现有的旅游资源和成熟产品来分析,普洱茶养生旅游产品包括:普洱茶茶山生态观光养生游、普洱茶馆养神静心品茶体验游、普洱茶茶叶生产加工制作参观考察体验游、走茶马古道健身康体游、普洱茶乡少数民族风情游、普洱茶节庆文化游。根据旅游消费者的偏好可以开发相应的旅游商品,如:普洱茶叶、普洱茶珍、普洱茶瓶装饮料、普洱茶膳、普洱茶宴、普洱茶温泉沐浴、普洱茶工艺品、普洱茶清心音乐、普洱茶艺等。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使普洱茶旅游产品贯穿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

4.1 普洱茶宴开发

普洱茶宴是指以普洱茶为主料或者配料的养生保健宴席,可结合普洱当地风味可以开发包括普洱茶菜肴、普洱茶面点、普洱茶粥品、普洱茶汤羹、普洱休闲茶食、普洱茶与当地土特产结合的菜肴等。普洱市重点开发普洱茶高档特色膳食系列产品的研制,尤其是与地方民族特色菜相结合,精心选用大山里的野生菌、石斛、刺五加、中草药材等配伍创制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普洱茶宴会菜肴系列、食品,向不同层次的游客全面推出,对普洱发展旅游餐饮业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普洱茶菜肴方面,可以开发凉拌普洱绿茶、普洱茶香芽虾仁、普洱红茶柠檬鸡丁、普洱红茶鸡片、茶肉子椒、普洱茶炒牛肉、普洱茶炒蛋、青蒸普洱茶鱼、油炸普洱茶排骨、茶烧牛肉、普洱茶籽煮鱼等。还可将茶叶与各种食品原料配合,制作成茶制食品,如普洱茶叶面条、普洱茶叶馒头、普洱茶叶蛋糕、普洱茶叶米饭、普洱茶粥等;各类茶糕点,如茶月饼、茶酥饼、茶蒸糕等、茶果冻、茶瓜子、茶软糖、茶巧果等。在普洱茶宴的餐具方面可以设计成普洱茶造型艺术,如普洱茶尖杯、盘、刀、茶等,集中体现高品位的普洱茶宴。也可以开发便于携带的茶膳旅游商品,把中国普洱茶乡做出普洱茶特色宴饮。

4.2 普洱沐浴温泉茶疗开发

普洱茶疗方面,当前各地茶乡及非茶乡都非常重视开发此类养生保健产品。茶水对人体皮肤、神经、呼吸系统的保健作用,医学上也早有证实,结合普洱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在星级酒店可以开发以普洱茶沐浴温泉茶疗项目,并且开发出系列茶疗商品。

根据普洱茶的种类和当地中药材开发普洱生茶沐浴温泉项目、普洱熟茶沐浴温泉项目、普洱花茶沐浴项目、普洱茶中药材配制温泉项目等,根据不同的消费市场细分,可以开发适合老年长寿普洱茶浴、中青年休闲保健养生普洱茶浴、女性普洱花茶沁心养生美容浴、婴幼儿童防蚊虫护肤戏水普洱茶浴等等。除了开发沐浴场所服务之外,还可以在旅游期间享受普洱茶沐浴的保健作用,购买便于携带的小包装茶药浴商品回程,以“保健疗程”的形式延伸普洱茶疗商品旅游购物的生命线。例如:普洱茶浴盐、普洱茶花浴糕、普洱茶沐浴露、普洱茶药包、普洱茶竹碳包等等。

4.3 民族普洱茶饮开发

增添普洱茶养生旅游的民族文化特色,是高附加值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使得普洱茶养生旅游不仅体现生态养生,而且结合文化养生的因素,各少数民族喝茶的习俗不同,如表2所示:

表2 普洱茶的民间喝法一览表

4.4 普洱茶文化艺术品开发

在《红楼梦》等著作中普洱茶就与文学艺术结合了起来。以茶益思,诗词歌赋自是广为流传。可以收集整理普洱茶诗词、普洱茶画、普洱茶书法、普洱茶艺、普洱茶歌、普洱茶谚、普洱茶楹联等,将普洱茶与艺术交融。以普洱茶为内容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艺术长河中有“无茶墨不香”之誉,在当代更受到喜爱艺术的人士青睐。除加强绝版木刻艺术的弘扬之外,以普洱茶为墨,开发“普洱茶墨汁”系列艺术品。如用各类浓茶汁为墨,融入绝版木刻艺术作品,或者在布、纸张上作画,增添画的普洱茶韵味。也可以开发多种普洱茶疗养保健商品,如:普洱茶枕、普洱茶车垫、普洱茶沙发垫、普洱茶抱枕等普洱茶手工艺品。

4.5 普洱茶音乐舞蹈开发

在发展普洱旅游业的同时,应注重加大对民族民间文艺的保护与发展,如普洱茶采茶歌、普洱采茶戏、普洱采茶舞等结合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门类,可以在一些大型节事活动期间,在广场、公园举行公益表演。

音乐是人们心灵的栖息地,是涵养人们道德品性的旋律,品茗普洱,若有音乐相伴,则可排遣躁忧,使心灵得以抚慰。音乐能把自然美渗透到饮茶人的思想深处,引发饮者心中的和美,为品普洱茶创造一个美好的气氛。同时,通过边饮茶边欣赏音乐也促使饮者问“茶道”,思悟中国养生哲学的思想及中国茶道的真谛。根据不同的场所开发不同的音乐和旋律,使品茶、静心、舞蹈、宗教音乐与信仰和普洱茶很好的结合起来。

4.6 加强普洱茶区域合作,促进普洱茶养生旅游的发展

普洱茶主要产区在云南的普洱市、临沧、西双版纳,在国外泰国、印度也有分布,应加强普洱茶产区的合作,规避省内同类项目重复开发造成的不必要竞争以及加强国际区域间有关普洱茶养生旅游合作,并且举行区域间国际间普洱茶养生旅游的学习与交流,探讨普洱茶养生文化旅游,以及普洱茶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借助“普洱”品牌效应,推出区域间系列普洱茶养生体验产品,推动普洱茶养生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1]胡穗长,承伯钢.乌龙长寿药茶养生作用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7):11-12.

[2]孙威江,廖少华,林秀云.铁观音茶养生保健功能的生态和生化基础[C].98上海茶与抗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39-41.

[3]李文杰.论道家养生与茶[J].中国茶叶,2008(11):36-37.

[4]张维慎,张铭洽.从古文献看古人对茶的养生保健功能的认识[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1):37-41.

[5]周波,方微.国内养生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论坛,2012(1):40-45.

[6]张跃西.基于有机茶产业的养生旅游开发探讨——以中国有机茶之乡武义为例[J].热带农业科学,2010(1):73-78.

[7]吴莎.贵州茶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究——以凤冈茶旅游开发为例[J].旅游纵览,2012(5):112-113.

[8]朱海燕,王秀萍.湖南茶文化旅游资源探研[J].茶叶科学技术,2010(3):50-53.

[9]王京传.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发展[J].农业考古,2005(2):1-5.

[10]李伟.郭芳.论茶文化对旅游业的牵引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1):75-80.

[11]刘姗姗.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探析——以四川省老峨山旅游区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69-70.

[12]吕海鹏,谷记平.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2007(1):8-18.

[13]薛水英.张勇.普洱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保健作用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8(5):71-73.

[14]文南薰.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性开发研究——以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81-85.

[15]和献中,王世金.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6):52-57.

[16]黄桂枢.普洱茶与普洱茶文化[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4-25.

[17]幸岭.普洱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9-22.

[18]贺宝山.我国普洱茶市场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

[19]杨文秀.思茅市普洱茶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8.

[20]褚海燕.云南省普洱茶产区品牌竞争力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普洱茶普洱茶文化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第十四界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在昆开幕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普洱茶怎么泡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