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燃发电设备行业综述

2012-09-26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内燃发电设备分会秘书处王丰玉

电器工业 2012年9期
关键词:发电设备发电机组进口

文/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内燃发电设备分会秘书处 王丰玉/

一、概述

2011年我国经济受国外欧债危机深化蔓延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增速持续回落,全年实现经济增长9.2%,人均用电同比增长11.21%,超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2011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偏紧,全社会用电量4.6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10.84%;工业用电同比增长11.84%。受水利资源枯竭、电煤供应紧张、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的影响,部分地区、部分时段缺电严重,全国共有24个省级电网相继缺电,最大电力缺口达3000万千瓦。内燃发电设备行业企业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式下,完成和克服了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挑战和困难,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6.46亿元,同比增长21.20%;工业销售产值83.06亿元,同比增长21.85%;主营业务收入79.83亿元,同比增长20%(27家上报企业数据),实现了经济平稳增长。卡特彼勒、康明斯、珀金斯、沃尔沃等国际巨头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和布局,体现了对中国市场的决心和信心。

二、产品结构

2011年内燃发电设备行业23家企业共上报16类产品,见表1。普通机组市场份额同2010年相比,虽有所下降,但仍占80%以上份额。受全球造船业不景气所累,船用机组产量下降高达60%以上,市场份额也下降了2个百分点。随着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的增多和国家对应急救援的重视,应急产品近几年市场份额逐年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企业分类方式不同,在统计表中未能直接体现。为适应发展低碳经济,内燃发电设备行业企业积极探索新能源、节能减排、环保领域产品开发和电气控制部分技术研发,气体机组、双燃料机组、高压机组、低噪声、自动化产品产量增幅明显。

作为“十二五”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举措,2011年财政部、发改委联合宣布,通过大力度财政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高效节能电机在国内市场的应用。2011年全国高效节能电机的推广任务是3177万千瓦,约占全国国内电机销售量的30%,其中,低压高效电机2000万千瓦、高压高效电机1000万千瓦、稀土永磁电机177万千瓦。发电机是内燃发电设备产品主要配套件之一,机组成套企业积极选用高效电机配套机组,江苏鲲鹏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已有低耗能发电机组投入市场。

根据23家企业上报的产品数据,见表2。2011年国内市场小功率机组、1000 kW以上机组需求旺盛;从出口统计可以看出,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会员企业小功率机组、1000kW以下机组出口大幅下降,1000kW以上机组由于具备价格优势,体现出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出口增速明显。我国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产品结构调整,加大对大功率机组研发力度的举措取得了成效。

三、进出口形势

从海关得到的进出口数据见图1、图2,进出口对比见表3。

2011年我国压燃式发电机组产品进口量P≤75(kVA)容量段同比下降8.38%,其它容量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且容量越大增长幅度越小;点燃式发电机组产品进口同比下降3.45%。2011年,我国内燃发电机组产品出口形势好于2010年,整体呈上升趋势。同进口情况正好相反,压燃式发电机组产品容量越大,出口同比增幅越大,2000kVA以上产品同比增幅高达136.18%;点燃式发电机组持续增长速度趋缓,同比增幅降至10.89%。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内燃发电设备375kVA以上产品技术相对薄弱,进口需求较大;75<P≤375容量段产品出口增速减缓,2011年进口1865台,同比增幅高达40.65%,进口速度上扬,出口量与进口量比值降至12.61,说明我国企业仍需加大对比容量段的产品技术投入力度,保持产品出口优势;其余产品,尤其是P>2000容量段产品,随着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价格优势,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表1 2011年内燃发电设备产品产量及份额

表2 2011年内燃发电设备产品销售量

表3 2011年我国内燃发电机组产品进出口数据对比

进出口数据地域统计,见表4-表7。

可以看出,2011年内燃发电设备产品主要进口国仍为发动机、发电机技术领先的欧洲国家和有着廉价劳动力、不断设立生产基地的亚洲国家。我国压燃式发电机组出口亚洲占市场份额高达61.16%,同2010年相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非洲市场同去年持平,在13%左右;美洲市场下降了5%。点燃式发电机组亚洲、北美洲出口同去年基本持平,份额分别为31.02%、14.55%;非洲市场增幅达10个百分点。

我国发电机组主要进口地为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华东、华南、华北地区,压燃式发电机组在华东、华南两个地区的进口需求达80%以上。我国发电机组的主要出口地为华东地区,压燃式发电机组出口份额高达95.31%,点燃式发电机组出口份额达87.98%;西南地区小功率汽油机组出口具有一定的优势。

表4 2011年我国内燃发电机组产品主要进口国家分布 单位(个)

表5 2011年我国内燃发电机组产品主要出口国家分布 单位(个)

表6 2011年我国内燃发电机组产品进出口量地域分布 单位(台)

表7 2011年我国内燃发电机组产品进出口金额地域分布 单位(万美元)

四、经济指标

2011年共有27家企业上报经济数据,主要经济指标见表8。20家会员企业电站产品共实现销售收入52.76亿元,同比增长28.16%;实现产品利润7.63亿元,同比增长35.20%;出口交货值10.86亿元,同比增长111.71%。目前,国内电站产品销售主要是通过企业竞标,根据中国国际招标网柴油发电机组招标项目统计,截止2011年11月底,机组共招标3013项,比2010年全年增长9.36%;招标机组台数为4437台,同2010年全年基本持平;招标机组功率51.63万千瓦,比2010年全年增长2.10%。这表明内燃发电设备行业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保持平稳增长。

2011年,内燃发电设备行业会员企业新建、扩建厂房305278平方米,全年完成基建及更新改造项目共34615.96万元,同比增长97.99%;从业人数同比增长16.3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8920.85万元,同比增长36.88%。从生产规模、生产能力、产品外观、产品检测各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了产品质量,缩小了与国外知名品牌的差距,加大了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在国内外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扩大了国内市场份额,点燃式机组进口同比下降3.45%,压燃式小功率机组进口同比下降8.38%。

五、新产品、新技术及专利情况

2011年,内燃发电设备行业企业加大了新产品研发力度,同时重视专利的申请和成果转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3家会员单位共开发新项目35项,投入新产品开发经费21088.24万元,同比增长52.03%;实现新产品产值217981万元,同比增长41.37%;共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级科技进步奖、新产品奖5项,高新产品认定4项,省级自主创新产品2项。本行业发电机组产品共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8项,发明专利17项,外观专利37项。涉及结构、电气控制、排放、储能、新能源等领域,扩大了发电机组的使用范围。

表8 2011年内燃发电设备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六、市场预测

国内: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速度的回落,据中电联统计,2012年电力缺口初步预计将达到5000万千瓦。考虑到提高电价后发电企业停机现象相对减少,所以2012年电力缺口规模实际和2011年差不多,将在3000万千瓦左右,因此,仍然可能出现局部性电荒。内燃发电设备行业仍将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国外:2012年,预计压燃式小功率机组、点燃式机组的进口与2011年基本持平,甚至略有下降。我国产品主要出口地为人均用电量水平低的亚洲和非洲,出口仍将保持10%-20%的平稳增长,随着企业自主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2000kW以上大功率机组出口将大幅增长。

猜你喜欢

发电设备发电机组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煤气发电机组DEH控制系统的优化
2022年一季度全国发电设备生产完成情况
风力发电设备安全保护技术研究
发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润滑概要
基于PLC控制柴油发电机组3D 模型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八钢欧冶炉TRT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