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近十年自我概念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2012-09-20许婷婷陈秋珠郭文斌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象限热点图谱

许婷婷,陈秋珠,郭文斌,2

(1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温州325035;2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200062)

自我概念作为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对个体的行为起着调节和导向作用.但从James提出自我概念定义以来的100多年间,对于自我概念的界定,学者们一直众说纷纭.自我、自尊、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自我价值感等术语常常与自我概念混用.这种术语界定上的不清晰不但造成了研究者之间沟通的障碍,也使得来自不同研究的成果难以实现整合.自我概念的定义虽然分歧较大,但其衍变和发展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脉络.经过梳理后,可以发现心理学家对自我概念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进行界定:从内容上定义、从形成机制与作用上定义、统合角度的定义.

最初,James从内容上来界定自我概念,认为自我概念是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认识,包括四个方面:身体和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以及纯粹的自我概念[1].而符号互动论学派的Cooley C.H.则从自我概念产生机制的角度提出了“镜像自我”(looking-class self)的概念,认为自我概念来自个体对他人眼中自我形象的觉知.Mead G.H.继承了这一观点,并指出自我概念产生过程中一般他人和重要他人作用的区别.Rogers C.R.整合了James和Mead的观点,从内容和作用两个方面界定了自我概念,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自身有关的全部内容,是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不但统合着个体对环境知觉的意义,并高度决定着个体的反应[2].Burns R.进一步统合了前人的观点,认为自我概念包括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并将自我概念理解为个体的态度系统[3].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心理学家都能够认同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但是在侧重的方面和结构的划分上有所不同.直到Shanvelson提出了自我概念的多维层次模型之后,由于其结构的明晰性,理论上的争议基本终结,研究开始转向自我概念量表的开发以及各个具体领域内的应用研究,进而在学校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领域内都涌现了大量成果.

我国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研究时间较短,但是成果丰富.总的来看,我国早期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学校领域中,主要关注青少年发展相关问题.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研究领域开始扩展,在学校教育、精神卫生、医疗护理、消费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内展开研究,涌现了大量成果.如杨福义(2007)对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的研究[4],李学砦(2005)将身体锻炼、焦虑、抑郁等变量与自我概念结合进行的研究[5],赵卫宏(2009)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结构维度及其对品牌个性的影响力的研究[6],吴兰花(2010)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概念的关系展开的研究[7].由于自我概念研究触及各个具体领域,牵涉心理学变量较多,因此研究相对分散,对自我概念研究进行汇总分析也非常困难,而国内关于自我概念的综述文献大多在回顾西方自我概念的理论及模型建构的历史性衍变,而对于自我概念研究的前沿及热点关注较少[8-11].对自我概念的研究者来说,了解自我概念的研究领域以及相关热点分布又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对自我概念的前沿和热点进行分析综述,为研究者了解自我概念的研究现状提供便利.本文将尝试使用科学计量的方式进行文献分析,参考郭文斌等人论文中[12-14]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使用关键词共词分析技术,将科学计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绘制我国近10年自我概念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并进一步归纳分析,阐述现有研究成果及热点分布,为自我概念领域的研究者了解领域内研究现状提供便利,也为硕士论文的写作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首先,查找资料.进入中国知网总库,采用标准检索,期刊年限指定为“2001—2011”,来源类别限定为“核心期刊”,关键词自定为“自我概念”,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出775篇文献.其次,确定研究资料.剔除刊物总目录信息、产品介绍信息、无作者的文献、刊物征稿要求、会议信息、戏曲评论、征订启示、影评,获得有效文献323篇.

1.2 研究工具

将使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SPSS11.5和SPSS13.0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用Bicomb软件提取高频关键词;其次,用SPSS11.5进行聚类分析;第三,用SPSS13.5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本文中,研究资料来自CNKI检索出的323篇文章,涉及关键词1799个.

1.3 研究过程

首先,将下载的文献信息保存为ANSI格式的文本文档,以便软件识别.其次,采用Bicomb软件对所选取的323篇文章进行关键词统计,抽取出词频大于等于5的30个关键词为主要关键词.第三,建立高频关键词共词频矩阵.对于确定的30个高频关键词,利用Bicomb软件的共词分析功能生成词篇矩阵,并导出为文本文件.第四,进行聚类分析.将共词矩阵导入SPSS11.5中,用样本聚类功能生成关键词聚类树图和相异系数矩阵.第五,结合聚类结果,对共词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绘制出自我概念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最后,结合聚类树图和知识图谱对研究热点进行解释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频关键词及分析

表1 前30位高频关键词排序

对高频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研究领域内的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对选取的323篇文章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关键词1799个.排序在前30位的关键词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频数排名前10的关键词依次为:自我概念(246)、学生(25)、大学生(24)、心理健康(18)、身体自我(16)、学业自我概念(13)、中学生(13)、学业成绩(12)、初中生(12)、消费行为(12).仅对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简单统计,难以发现这些关键词之间存在的联系,因此,下面将采用关键词共现技术来深入探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2.2 高频关键词的Ochiai系数相异矩阵

为了得到符合尺度分析要求的数据结构,应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对上述30个高频关键词汇进行共词分析,生成词篇矩阵.将词篇矩阵导入SPSS11.5,选取Ochiai系数生成共词相似矩阵,再转化为相异矩阵,结果见表2.

表2 高频关键词Ochiai系数相异矩阵(部分)

表2相异矩阵中的数字表示数据间的相异性,即对应的两个关键词距离的远近.数值越大则关键词间距离越远,相似度越低;而数值越接近零,则表示关键词间距离越近,相似度越高.下面将通过对知识图谱的分析清晰展现其研究现状.

2.3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聚类图显示出关键词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进一步反映自我概念的研究热点分布规律.关键词聚类分析是以关键词两两之间同时在一篇文章中出现的频率(共词)为分析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将关联紧密的关键词聚集成类团.先以最有影响力的关键词(种子关键词)生成聚类;然后,由聚类中的种子关键词及相邻的关键词再组成新的聚类.关键词之间越相似,它们的距离则越近;反之,则越远.使用SPSS11.5对关键词的相似系数矩阵进行系统逐次聚类分析,生成的聚类结果见图1.

图1 聚类图

根据图1的聚类分析的连线,可以将自我概念研究分为六大类.分类一是对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包括学业自我概念、学业成绩、初中生、性别差异、应对方式5个关键词;而分类二是精神卫生、自我概念与咨询的关系研究.由2个小分类构成.第一小分类为从精神卫生角度展开的研究,包括学生、精神卫生、回归分析、抑郁4个关键词,第二小分类为从身心发展的角度展开的研究,包括身体自我、体育锻炼、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咨询、小学生共7个关键词.分类三为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意识、自尊的关系研究,包括2个小分类.第一小分类为自我效能与成就动机的研究.由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教师、儿童4个关键词组成.第二小分类为自我评价与自尊的关系研究,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中学生、自尊共4个关键词.分类四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由主观幸福感、老年人、影响因素3个关键词构成.分类五是自我概念在消费心理学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消费行为、品牌个性2个关键词.分类六是自我,自我被单独划分为一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我概念术语在使用上依旧存在着混淆不清的现象,有待进一步加以规范.

2.4 自我概念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及分析

利用SPSS13.0的多维尺度分析ALSCAL功能对表2的相异系数矩阵进行分析,得到知识图谱,再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对图上的研究热点进行划分,见图2.

图2 2001—2011年我国自我概念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多维尺度坐标轴划分的四个象限中,第一象限的研究主题间联系紧密且位于研究网络的中央;第二象限的研究主题间结构松散且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第三象限的研究主题间联系紧密、明确,代表有研究机构对其进行正规的研究;第四象限的主题领域在整体工作研究中处于边缘地位,重要性较小[15].从我国近十年自我概念研究热点的分布可以看出:热点一全部处于第三象限,这代表着对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结构清晰,且比较正规和成熟;热点二的大部分及热点五处于第一象限,这说明自我概念在消费心理学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及和精神卫生的相关研究处于整个研究网络的核心,而精神卫生与心理咨询相关研究由于部分处于第二象限,说明其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热点六全部处于第二象限,说明身体自我的相关研究尚未形成稳定清晰的结构,整个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发展.热点三的大部分及热点五处于第四象限,这说明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意识、自尊的关系研究以及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位于整个自我概念研究的边缘地带,相对来说重要性较小.

对比图1和图2,可以看出多维尺度分析和前面聚类分析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多维尺度分析中,身体自我从心理健康的类团中独立出来,与自我合并为热点六.而“应对方式”这个关键词转移到了热点二,与心理健康结合了起来.这是因为关键词间的联系本来就存在着交叉和重叠,而聚类树图来自相似系数矩阵,多维尺度分析来自相异系数矩阵,计算距离的方式不同,结果自然会呈现一定差异.

3 结论与展望

整合前面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我国近十年在自我概念方面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围绕着六个热点分类展开: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精神卫生与自我概念及咨询的关系研究、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意识及自尊的关系研究、自我概念在消费心理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身体自我概念与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其中,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最为成熟,结构分明;而精神卫生和消费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位于整个研究网络的核心;身体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还存在着很大探索空间;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自尊和自我效能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次要,处于研究网络的边缘.

结合知识图谱显示的结果和相关文献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如下规律:首先,我国近十年的自我概念研究存在着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自我概念研究以应用研究为主,理论研究较少.多维尺度分析图上,大部分研究主题都与具体应用领域密切相关.第二,具有领域特殊性的自我概念开始成为研究主题,如身体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第三,多为与其他心理学或行为变量的相关研究.如关键词中出现的影响因素、成就动机、消费行为、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等.而这可能与自我概念量表的成熟密切相关.量表作为规范化的测量工具,不但能使研究者直接进行应用研究,而且也使得不同的研究间可以跨越理论上的争议进行沟通,以量表为桥梁,实现实证层面的整合.但是量表内在的局限性造成了相关研究泛滥,研究严重同质化的后果.这提醒着研究者创新思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将量化研究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使研究更具创新性,研究成果更富有实践意义.

其次,从各个领域内的研究来看,研究的细化产生了对与该领域密切相关的自我概念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量的需要.除学业自我概念和身体自我概念有较成熟的量表外,其他领域的量表多为研究者针对特殊研究目的自行编制,信度效度缺乏验证,量表间缺少一致性,降低了研究结果的可沟通性和可推广性.所以,有必要对相关的领域特殊性自我概念量表进行开发.

再次,我国自我概念的研究也大量出现在学校领域,如在高频关键词中,有6个是与学校环境直接相关.而从多维尺度分析的结果上也能看出,除热点四和热点五外,其他四个热点中都存在学生或教师的关键词.这提示研究者不必局限在学校领域,可以尝试选择其他人群.

综上所述,自我概念研究在各个具体领域内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而研究的深入需要心理学工作者对与各个具体领域相关的自我概念结构进行考察,开发出规范的测量工具,在有统一标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更加精确并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1]Hattie J.Self-concept[M].New work: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2.76 -93.

[2]Richard J,Butler,Sarah L,et al.Self Esteem/Self Concept Scale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Review[J].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1985,10(4):190 -201.

[3]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0-36.

[4]杨福义.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9):81 -88.

[5]李学砦.不同锻炼项目、强度和时间对大学生焦虑、抑郁及自我概念的影响[J].临床研究,2005,9(8):20-22.

[6]赵卫宏.消费者自我概念结构维度对品牌个性的相对影响力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1):84-90.

[7]吴兰花.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7):1873-1874.

[8]刘萍,王振宏.国外自我概念研究中的理论模型建构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4(2):84-86.

[9]刘凤娥,黄希庭.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研究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9(2):136-140.

[10]岑延远.自我概念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01,61(3):19 -23.

[11]孙灯勇,郭永玉.自我概念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37 -39.

[12]王敏,郭文斌.我国近十年情绪调节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心理研究,2011,4(5):56-59.

[13]郭文斌,方俊明,陈秋珠.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的我国自闭症热点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1):128-132.

[14]郭文斌,方俊明,陈秋珠.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脑认知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6(8):88-91.

[15]崔雷,郑华川.关于从MEDLINE数据库中进行知识抽取和挖掘的研究进展[J].情报学报,2003,22(4):425-433.

猜你喜欢

象限热点图谱
勘 误
热点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绘一张成长图谱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