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阳市人民医院儿科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满意度调查研究

2012-09-17李作娅唐昌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医患儿科科室

李作娅,唐昌奎,任 盛,李 伟

(1 绵阳市人民医院儿科,四川 绵阳 621000,ya2307509@yahoo.com.cn;2 绵阳市人民医院外四科,四川 绵阳 621000)

现就绵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以下简称“该院儿科”)在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前的2010年6月~2011年5月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后的2011年6月~2012年5月患儿家属满意度和医疗投诉、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调查对比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6月~2011年5月和2011年6月~2012年5月该院儿科住院患者家属。

1.2 资料

该院儿科住院科室管理卷宗:本研究将2010年6月~2011年5月和2011~6月~2012年5月儿科住院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卷宗进行整理分析(内容包括科室投诉记录、医疗事故记录、医疗纠纷记录),进行回顾性研究。

1.3 方法

对该院儿科医护人员进行“三好一满意”活动学习动员具体措施包括:①组织科室认真学习“三好一满意”的具体内容;②科室自查自律,认真分析不满意在哪些方面,做到有的放矢;③保持工作严谨,对待患者态度和蔼,切勿“生、冷、硬、顶”;④对待患者做到“三心”:细心、耐心、关心;⑤换位思考,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其需要什么,想要什么;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坚持每月一次业务学习,坚持疑难患者全科讨论;⑦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做到少花钱,看好病,使患者真正体会到新医改带来的实惠;⑧规范医患沟通,认真学习医患沟通技巧;⑨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医德医风,服务质量,以社会满意为其主要标准;⑩岗位竞聘,评优评先,以“三好一满意”活动的要求进行实事求是的考核。

开展此项活动后,采用自制“住院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为测量工具,通过现场调查,并将2010年6月~2011年5月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与2011年6月~2012年5月进行对比。

问卷采用1~5分级评分法,完全满意(5分)、很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由专人负责(笔者不在现场),以保证调查的保密性和真实性。派发问卷前,先向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目的、意义,让被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和主观感受评定打分。以不记名方式分别在20分钟内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回。总满意率=完全满意率+很满意率。医疗质量通过案宗整理得出。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采用百分比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2010年6月~2011年5月共调查在该院儿科住院患儿540人,发出问卷500份,收回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79份,有效率为95.8%,其中满意问卷417份,满意度为87.1%。2011年6月~2012年5月共调查在该院儿科住院患儿600人,发出问卷570份,收回570份,其中有效问卷542份,有效率为95.1%,其中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的问卷523份,满意度为96.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表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后的2011年6月~2012年5月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未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2010年6月~2011年5月(见表1)。

表1 开展活动前后的满意度调查比较

2.2 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后,医疗投诉、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前的2010年6月~2011年5月,医疗投诉、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后的2011年6月~2012年5月(P<0.05)(见表2)。

表2 开展活动前后的医疗质量比较(1/1000)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医生不仅要对自身的医疗技术精益求精,而且还需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1]部分医务人员忽视了这一点,加之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使患者丧失了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导致医患关系不断恶化。[2]在此背景下卫生部发出《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通知》,号召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三好一满意”是进行行风建设的重要举措,而加强行风建设是医院工作的永恒主题和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院,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以实现的客观要求,是医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3]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是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

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需要关心生命和尊重生命。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医疗活动中,注重对患者的保护,将医疗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医务人员要注重与患者的沟通。患者作为特殊群体,身体健康或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需要医院工作人员的关心和照顾,需要思想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5]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正是以此为目标。因此,使医务人员认识到这些问题,在实际的医疗活动中以“三好一满意”为标准,对患者多一份关爱,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使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以实现。

[1] 陈文姬.全科医学理念在医疗实践中的灵活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A):474-476.

[2] 林凯程,耿仁文,田柯,等.广州地区医患关系状况对医院危机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管理杂志,2011,31(3):48 -49.

[3] 马伟,胡睿.“三好一满意”视野下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793-794.

[4] 赵树仲,黎之静.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4):505-506.

[5] 孙福川,张英涛,吴雪松.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合理重构——论我国社会转型期医患利益的调节与平衡[J].医学与哲学,2005,26(2):12-15.

猜你喜欢

医患儿科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