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乳腺癌66例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2012-09-09韩兴瑞李巧华李书芳肖景刚

当代医学 2012年26期
关键词:误诊率浸润性正确率

韩兴瑞 李巧华 李书芳 肖景刚

青年乳腺癌66例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韩兴瑞 李巧华 李书芳 肖景刚

目的 分析并总结青年乳腺癌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66例青年(年龄≤35岁)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6例患者误诊率46.97%(31/66);浸润性癌占89.39%(59/66);淋巴结转移65.15%;c-erbB-2阳性率72.73%。结论 青年乳腺癌症状隐匿,误诊率高;钼靶、彩超检查诊断正确率低;以浸润性癌为主,易淋巴结转移,c-erbB-2阳性率高,预后相对较差,应重视早期筛查与治疗。

乳腺癌;青年女性;病理

近年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同时呈现出发病年龄提前、年轻化趋势[1]。为了解青年乳腺癌(发病年龄在35岁以下[2])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以更有效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笔者对我院2009年7月~2011年9月收治的年龄≤35岁的66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23~34岁,平均(33.6±0.5)岁;其中未婚2例,已婚64例,包括已婚已育56例,已婚未育8例;合并妊娠4例,哺乳6例;乳腺癌家族史者2例。66例患者中以自觉乳腺包块就诊者45例,在健康体检时发现者21例;其中19例患者于外院已行肿块活检术并确诊为乳腺癌;27例术前钼靶X线检查诊断为乳腺癌者14例,占51.85%,其余3例乳腺癌待排除,10例诊断为良性乳腺疾病;45例患者术前彩超示乳腺癌者33例,占73.33%,良性乳腺疾病8例,乳腺癌待排查4例。

1.2 治疗方法 66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行乳腺癌根治术10例,改良根治术52例,乳腺区段切除及淋巴结清扫4例。术前14例进行新辅助化疗,术后66例患者均采取AT或CAF化疗,对腋窝淋巴结4个及以上转移患者加用局部放射治疗。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 66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均症状隐匿、不典型,其中18例患者仅感觉轻微乳腺疼痛,于体检时发现;13例患者临床上表现有乳头溢液、内陷,或无症状。31例患者均被误认为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误诊率46.97%。同时术前66例乳腺癌钼靶、彩超诊断正确率低,分别为51.85%、73.33%。

2.2 病理特征 66例患者病理类型分布如表1所示,其中以浸润性癌最为多见,占89/39%(59/66)。66例患者组织学分级中Ⅱ~Ⅲ级者占84.85%(56/66);病理分期Ⅲ~Ⅳ期者共16例,占24.24%。66例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见ER(+)、PR(+)及c-erbB-2(+)率分别为46.97%、43.94%、72.73%。所有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者共43例,占65.15%,其中转移数≥4个者共14例,占总例数21.21%。

表1 66例患者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免疫组织化学等分布

3 讨论

乳腺癌一般好发于年龄在40~65岁之间的女性患者,但近些年不断有研究报道[3]年龄≤35岁的青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上升,且恶性程度较中老年女性患者更高、预后更差。从本研究来看,青年乳腺癌患者临床上具有如下特点:⑴症状隐匿、不典型,误诊率高。这可能与青年女性好发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临床医生极易忽视乳腺癌的诊断有关。同时也与青年女性乳腺丰满、腺体致密,即使有肿块也不易触及有关。⑵钼靶、彩超检查诊断正确率低。如本研究中术前66例乳腺癌钼靶、彩超诊断正确率仅为51.85%、73.33%。刘新杰等[4]人对比分析了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与非青年乳腺癌患者的钼靶、彩超诊断正确率,观察发现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钼靶、彩超诊断正确率较非青年组降低。

从表1可以看出,66例患者以浸润性癌尤其是浸润性导管癌为主;组织学分级以Ⅱ~Ⅲ级多见,且淋巴结转移患者多达65.15%。患者ER(+)、PR(+)及c-erbB-2(+)率均较高,尤其c-erbB-2阳性率高达72.73%。而c-erbB-2阳性率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这提示青年乳腺癌多数预后相对较差,应重视早期筛查与治疗。

鉴于青年乳腺癌症状隐匿、误诊率高、钼靶及彩超诊断正确率低,易转移、c-erbB-2(+)多见等特点,应加强健康宣教,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6]:一是宣传早期筛查的意义,以及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的必要性。二是宣传乳腺癌的预防、治疗、预后,以及相关的生活调理。定期体检,提高患者及临床医师对青年乳腺癌的重视,定期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 胡江辉,汤梦娟,赵文健.乳腺癌患者2086例年龄和病理构成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10⑴:36-37.

[2] 陈文新,肖坚,林鸿侠.青年女性乳腺癌4l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8,19⑴:93.

[3] 刘德纯,赵云霞.乳腺癌易感基因研究的若干进展[J].淮海医药,2009,27⑴:42-43.

[4] 刘新杰,罗民,周平,等.可手术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J].现代肿瘤医学,2007,15(6):793-795.

[5] 储兵,侯襄河,黄光辉,等.ER、PR、C-erbB-2在不同年龄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J].医药论坛杂志,2008,1(14):124-126.

[6] 刘政红.乳腺癌早期筛查临床意义探讨[J].当代医学,2011, 17(33):154-155.

O 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66 cases w ith breast cancer in young women. Methods Data of 66 cases w ith breast cancer in young women (age ≤ 35 years) were reviewed. Results The misdiagnosis rate of breast cancer in young women was 46.97%(31/66), the major pathological type was invasive cancer, taking the rate of 89.39% (59/66); the rate of lymph nodes meta stases was 65.15%, the positive rates of c-erbB2 was 72.73%. Conclusion It is insidious clinical symptoms, high misdiagnosis rate, low diagnosis rate of molybdenum target and Color dopplar ultrasound exam ination, major of invasive cancer, easy to transfer, high of positive rates of c-erbB2of breast cancer in young wome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arly screening and treatment.

Breast Cancer;Young women ; Pathology

book=48,ebook=72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6.032

252600 山东省临清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韩兴瑞 李巧华 李书芳 肖景刚)

猜你喜欢

误诊率浸润性正确率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