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商河方言的三种特殊重叠式*

2012-09-04

菏泽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中心语补语代词

张 虹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商河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是济南市所属五县中最北端的一个县,商河方言属于北方官话中的冀鲁官话。

商河方言的形容词生动形式非常丰富,其中有两种特殊的重叠式:AA特、BAA特。另外,商河方言中还有一类与这两种形容词特殊重叠式相类似的动词重叠式BAA动。这三种重叠式是普通话所没有的。下面从读音、语法意义、语法功能三方面认识这三种重叠式。(三种重叠式的重叠音节AA在文中以下加点的方式标出)

一、形容词特殊重叠式AA特

(一)AA特的读音

AA特的后一个音节读轻声,商河方言中AA一般的后一个音节读高平调55。比较下面两个例句中的重叠式:

(1)棉袄絮得薄薄的,穿起来轻巧。

(2)棉袄棱薄薄,不暖和。

例(1)的“薄薄”,后一个音节读高平调55,是AA一般,表示棉袄的厚度适中;例(2)的“薄薄”,后一个“薄”读轻声,是AA特,表示棉袄太薄了,厚度不适中。两个例句中“薄薄”的读音不能对换,否则,两句话都不能成立。

(二)AA特的语法意义

AA特表示事物的属性,是限制性的,描述性比AA一般要弱。比如:

(3)蔫蔫黄瓜难切菜。(谚语,比喻平时不声不响、看似软弱的人在关键时刻很难对付。)

(4)那个家伙一肚子花花肠子。

(5)圆圆脸就准比长长脸好看吗?

上述“蔫蔫”、“花花”、“圆圆”、“长长”分别表示中心语“黄瓜”、“肠子”、“脸”的属性,而不是程度。AA一般则带有明显的量的观念。试比较“长长脸”和“脸圆圆的”,前者主要表示脸是圆的,区别于长的、方的,后者则包含了对“圆”的程度的主观评价。

(三)AA特的句法特征

1、定语位置

AA特作定语时,直接修饰中心语。如上面例(3)、(4)、(5)。

朱德熙先生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一文中把形容词分成简单式(甲类成分)和复杂式(乙类成分)两类,简单形式指形容词的基本形式,包括单音节形容词和一般的双音节形容词,其余形容词的各类形式(重叠、带后加成分等)称为复杂形式,并在定语、状语、谓语、补语四种位置上观察了甲乙两类成分的区别。[1](P41)商河方言的AA特虽然在形式上与AA一般(属于朱德熙先生上述分类中的乙类成分)一致,但在做定语时,和中心语之间的关系却具有甲类成分的特点:

第一,AA特和中心语之间没有“的”,同甲类成分修饰名词的甲1格式相同。如例(3)(4)(5)的“蔫蔫黄瓜”、“花花肠子”、“圆圆脸”、“长长脸”。商河方言中AA一般与中心语之间必须有“的”,例如“高高的个子”、“蓝蓝的天”。

第二,中心语前如有数量词,AA特只能放在数量词之后,形容词的甲类成分也具有此特点。如例(4)的“一肚子花花肠子”不能说成“花花一肚子肠子”,再如“一根蔫蔫黄瓜”,不能说成“蔫蔫一根黄瓜”。AA一般则可以放在数量词前,也可以放在数量词后,例如“一双红红的棉鞋”,也可以说“红红的一双棉鞋”。

第三,“AA特+中心语”在结构上具有整体性的倾向。AA特和中心语之间不能加入其他成分,如“花花肠子”不能说成“花花的肠子”,“圆圆脸”不能说成“圆圆的脸”。但“圆圆脸”、“长长脸”都可以说成“圆脸”、“长脸”,“蔫蔫黄瓜”、“花花肠子”的搭配在商河方言中是有固定的比喻意义的,“蔫蔫黄瓜”比喻一个人平时不声不响、没精打采,但其实不好对付,“花花肠子”比喻奸诈的计谋或有奸诈心计之人,意义的这种固定性与结构的整体性是相对应的。

由以上三点可见,AA特作定语时,具有形容词简单式的特点。

2、状语位置

AA特不能作状语。“由形容词构成的状语表示的是动作的方式或状态,就性质来说,这种状语是描写性的,不是限制性的。因此,甲类成分一般不宜于作状语,乙类成分——特别是形容词重叠式——则经常担任这种职务。”[1](P41)AA特只表示事物的属性,是限制性的,与甲类成分一致。而AA一般经常作状语。比较下面两个例句:

(6)天黑了,你可慢慢儿地走啊。

(7)你咋走得乜么慢慢啊。

例(6)“慢慢儿”是 AA一般,做状语修饰“走”,表示要小心,不要太快了,后一个“慢”是重音所在,读高平调55。例(7)“慢慢”是AA特,在句中与“乜么”一起做作“走”的补语,表示走得太慢了,应该快些,后一个“慢”读轻声。

3、补语位置

AA特不能单独作补语,往往和程度副词或指示代词一起作补语。如:

(8)把裤腿脚铰得乜么窄窄,让人家咋穿啊!

(9)饭做得这么香香的,你咋不吃呢?

(10)这个鸡蛋画得崭长长了。

“乜么窄窄”、“这么香香的”、“崭长长”在句中作补语,“乜么”、“崭”分别是指示代词、程度副词。

商河方言AA一般带“的”在句中作补语的情况很常见,但它前面不能加程度副词或指示代词。如:

(11)叶子让霜打得红红的。

(12)他的荷包装得鼓鼓的。

补语“红红的”、“鼓鼓的”前面不能加程度副词或指示代词。

4、谓语位置

AA特不能单独做谓语,往往和程度副词或指示代词以及“的”一起做谓语。如:

(13)他那么矮矮,他儿倒挺高的。

(14)快累累的,就不去了。

(15)大老远远的,你怎么来了!

“那么矮矮”、“快累累的”、“大老远远的”在句中作谓语,其中的AA特或者通过前加指示代词(“那么”),或者前加程度副词(“快”、“大”、“老”),同时后加“的”,在句中作谓语。但是,AA特不能单独加“的”作谓语,例如不能说“远远的,你怎么来了”。

动词性的AA特还可以和动态助词“着、哩”一起作谓语,如:

(16)黄瓜蔫蔫哩就不好吃了。

(17)乜个小媳妇黄黄着脸儿,可厉害了!

例(16)“蔫蔫”后面有动态助词“哩”,例(17)“黄黄”后面有动态助词“着”。

商河方言的 AA一般在句中作谓语时,与以上AA特的用法恰好相反,它前面不能被程度副词或指示代词修饰,后面不能带“着、哩”,而只能单独带语气词“的”作谓语。如:

(18)经哩霜的叶子红红的。

(19)他的荷包鼓鼓的。

通过表格,能够更加明晰地看出AA一般与AA特的不同: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AA特与AA一般在读音、语法意义、语法功能等方面特点迥异,具有明显的的相对性,是性质不同的重叠式。

二、形容词特殊重叠式BAA特

举例:

煞白白 通红红 黢黑黑 粉碎碎 梆硬硬喷香香

菲薄薄 呱湿湿 冰凉凉 稀甜甜 稀烂烂

齁咸咸 齁瘦瘦 齁湿湿 齁细细 齁薄薄

焦黄黄 焦绿绿 焦酸酸

(一)BAA特的读音:

BAA特的节律结构为:次重位+主重位+弱重位,最后一个音节读轻声。而一般的形容词重叠式BAA(如“慢腾腾”),节律结构为:次重位+轻重位+主重位,最后一个音节读高平调55。

(二)BAA特的语法意义

BAA特中的B表达一种量的观念或是对于A的属性的主观评价,形容词BA“煞白、黢黑”等,“从意念上看”,表示的不是“单纯的属性”,它“表示的属性都跟一种量的观念或是说话的人对于这种属性的主观估价作用发生联系”[1](P41)。

B和AA特组合的自由程度是不同的:有的B和AA特的组合是固定的,如“粉碎碎、喷香香”;有的同一个B可以跟两个 AA特组合,如“稀甜甜、稀烂烂”,有的一个B可以跟多个AA特组合,如“齁咸咸、齁瘦瘦、齁湿湿、齁细细、齁薄薄”;有的同一个AA特可以跟不同的B组合,如“菲薄薄、齁薄薄”、“呱湿湿、齁湿湿”。组合的自由程度取决于B的虚化程度。

与BA相比,BA A特语义程度加深,更生动形象。

(三)BA A特的语法功能

在组合关系上,BAA特不能被程度副词或指示代词修饰,如不能说“棱通红红”、“快焦绿绿”。

句法成分上,BAA特可以作定语。作定语时,和中心语之间要加结构助词“的”,如:

(22)这个小闺女,黢黑黑的头发,真俊。

(23)稀烂烂的饭他能吃上一碗。

BAA特可以作谓语,如:

(24)你看你做的这俩菜,一个齁咸咸,一个焦酸酸,咋吃呢?

(25)地上梆硬硬的,根本刨不动窝儿。

(26)外头黢黑黑的,你可小心着点儿啊。

BAA特也可以作补语,如:

(27)那么个好瓷碗让他摔得粉碎碎的,真可惜了[liao]了。

(28)我看见她把嘴抹得通红红的出门了。

三、动词重叠式BAA动

商河方言中还有一类与上述两种形容词特殊重叠式相似的动词重叠式BAA动,其中,BA是表示心理活动或意愿的动词,如“高兴、害怕、怵头”。BAA动是在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中所没有的。

(一)BAA动的读音

BAA动的节律结构与形容词特殊重叠式BAA特的节律结构相同。

(二)BAA动的语法意义

BAA动中,B和A都是有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语素,而形容词特殊重叠式BAA特中的BA虽然也成词,但B在大多数情况下,意义较为虚化或正在虚化,类似于词缀语素。

BAA动与动词BA相比,表示主观意愿的程度加深,进一步强调某种心理活动或意愿、情绪等。

(三)BAA动的语法功能

BAA动在句中不能单独充当任何句法成分,它前面必须有程度副词或指示代词修饰,后面必须带助词“的”,构成“程度副词/指示代词+BAA+的”格式,才能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

“程度副词/指示代词+BAA动+的”可以在句中作谓语,如:

(29)他棱怵头头的,就别硬逼他了。

(30)他俩乜么愿意意的,你非得拦挡啥呢?

可以作补语,如:

(31)你把他伺候得棱高兴兴的,他哪能不提拔你啊。

四、总结

由上所述,可以看到,商河方言的AA特、BAA特与一般的形容词重叠具有不同的特点,彼此貌合神离。而且AA特、BAA特、BAA动三种重叠式具有内在关联性:在读音上,重叠音节的轻重格式是一致的;在语法意义上,与非重叠的A、形容词BA及动词BA比较,更加生动形象,描述性增强;在语法功能上,往往与表示程度的语素或副词组合,在句中充当定语、谓语、补语等成分。形容词重叠式BAA特可以看作“B+AA特”构成,而BAA动现象的存在,则与AA特、BAA特格式的功能渗透和类化作用有关(棱红红—通红红——愿意意)。

[1]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A],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钱曾怡编纂.济南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3]王利涛.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综述[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4]吴为善.汉语韵律句法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中心语补语代词
浙江桐庐中学 晏铌 老师答疑
代词(一)
代词(二)
论维吾尔语中心语及其维汉翻译的作用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浅析汉语以形容词为中心语的定中结构——以《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所列例句为例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浅谈科技文章标题的翻译